公布日:2024.04.12
申请日:2024.02.08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2F3/30(2023.01)I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水解酸化处理池、缺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筛选池、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所述水解酸化处理池中设置有第一气提装置;所述缺氧反应池与水解酸化池底部连通;所述好氧反应池与缺氧反应池上部连通;所述筛选池与好氧反应池底部连通;所述一级沉淀池与筛选池上部连通;所述二级沉淀池与一级沉淀池上部连通。本发明能够对污水进行多级沉淀,而且还能够对活性污泥进行筛选,形成高浓度聚团状生化污泥,以处理北方寒冷地区的生物污水,同时还能实现污泥的回流,为前端补充养分和生化菌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于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互连通的水解酸化处理池、缺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筛选池、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所述水解酸化处理池中设置有第一气提装置,所述第一气提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缺氧反应池与水解酸化池底部连通,所述缺氧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穿孔曝气管,所述穿孔曝气管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好氧反应池与缺氧反应池上部连通,所述好氧反应池中设置有微孔曝气器,所述微孔曝气器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好氧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吹扫管,所述底部吹扫管位于微孔曝气器下方,并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好氧反应池的末端还设置有第二气提装置,所述第二气提装置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筛选池与好氧反应池底部连通,所述筛选池的底板倾斜设置;所述一级沉淀池与筛选池上部连通,所述一级沉淀池中设置有中心管和第三气提装置,所述第三气提装置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中心管套设在第三气提装置外部;所述二级沉淀池与一级沉淀池上部连通,所述二级沉淀池中设置有竖管,所述竖管底部设置有隔板组件,且其内部设置有第四气提装置,所述第四气提装置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二级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加药装置,底部还设置有排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提装置包括第一气管和第一外管,所述第一气管竖直设置,并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第一外管套设在第一气管外侧,且其底部与水解酸化池的池底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气管底部与第一外管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0-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曝气管形成为圆管,其一端密封,另一端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穿孔曝气管的下方管壁上开设有小孔;所述小孔的直径为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提装置包括第二气管、第二外管和斜管,所述第二气管竖直设置,并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第二外管套设在第二气管外侧,且其底部与好氧反应池的池底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气管底部与第二外管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0-300mm;所述斜管的上端与第二外管的上部连通,下端穿过第二隔板,延伸至缺氧反应池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的倾斜角度为30°-4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池中处理后的污水从第三隔板的底部进入筛选池中,所述筛选池的底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65°;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向着远离好氧反应池的方向弯折,且弯折部分占第三隔板300总长度的1/8-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包括直管和设置在直管底部的锥管,所述锥管较小一端的直径与直管的直径相同,所述连通管与直管的侧壁连接,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三气提装置包括第三气管、第三外管和缓降管,所述第三气管竖直设置,并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第三外管套设在第三气管外侧,且其底部与一级沉淀池的池底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气管的底部与第三外管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0-300mm;所述缓降管的上端与第三外管的上部连通,下端依次穿过第四隔板、第三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延伸至水解酸化池中,且所述缓降管的上端高于液面50-100mm,下端的1/2没入水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管的倾斜角度为3°-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气提装置包括第四气管和第四外管,所述第四气管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第四外管套设在第四气管外部;所述隔板组件包括变径管和换向板,所述变径管内部设置有十字形板,所述换向板设置在变径管下方,并与变径管间隔设置;所述变径管较小一端的直径与竖管的直径相同,所述换向板形成为圆锥状,且所述换向板的轴线与所述变径管的轴线重合;所述排泥装置包括排泥管,以及设置在排泥管上的阀门,所述排泥管的一端设置在二级沉淀池的底部,另一端从水位高度的中间位置处的侧板上向外穿出;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加药斗和加药泵,所述加药斗设置在二级沉淀池的顶部,且其底部形成为锥斗装,所述加药斗中还设置第五气管,所述第五气管与风机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加药斗的顶部设置有加药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寒冷地区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相互连通的水解酸化处理池、缺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筛选池、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
所述水解酸化处理池中设置有第一气提装置,所述第一气提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
所述缺氧反应池与水解酸化池底部连通,所述缺氧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穿孔曝气管,所述穿孔曝气管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
所述好氧反应池与缺氧反应池上部连通,所述好氧反应池中设置有微孔曝气器,所述微孔曝气器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好氧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吹扫管,所述底部吹扫管位于微孔曝气器下方,并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好氧反应池的末端还设置有第二气提装置,所述第二气提装置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
所述筛选池与好氧反应池底部连通,所述筛选池的底板倾斜设置;
所述一级沉淀池与筛选池上部连通,所述一级沉淀池中设置有中心管和第三气提装置,所述第三气提装置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中心管套设在第三气提装置外部;
所述二级沉淀池与一级沉淀池上部连通,所述二级沉淀池中设置有竖管,所述竖管底部设置有隔板组件,且其内部设置有第四气提装置,所述第四气提装置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二级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加药装置,底部还设置有排泥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提装置包括第一气管和第一外管,所述第一气管竖直设置,并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第一外管套设在第一气管外侧,且其底部与水解酸化池的池底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气管底部与第一外管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0-300mm。
进一步,所述穿孔曝气管形成为圆管,其一端密封,另一端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穿孔曝气管的下方管壁上开设有小孔;所述小孔的直径为3-5mm。
进一步,所述第二气提装置包括第二气管、第二外管和斜管,所述第二气管竖直设置,并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第二外管套设在第二气管外侧,且其底部与好氧反应池的池底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气管底部与第二外管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0-300mm;所述斜管的上端与第二外管的上部连通,下端穿过第二隔板,延伸至缺氧反应池中。
进一步,所述斜管的倾斜角度为30°-40°。
进一步,所述好氧反应池中处理后的污水从第三隔板的底部进入筛选池中,所述筛选池的底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65°;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向着远离好氧反应池的方向弯折,且弯折部分占第三隔板300总长度的1/8-1/6。
进一步,所述中心管包括直管和设置在直管底部的锥管,所述锥管较小一端的直径与直管的直径相同,所述连通管与直管的侧壁连接,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三气提装置包括第三气管、第三外管和缓降管,所述第三气管竖直设置,并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第三外管套设在第三气管外侧,且其底部与一级沉淀池的池底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气管的底部与第三外管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0-300mm;所述缓降管的上端与第三外管的上部连通,下端依次穿过第四隔板、第三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延伸至水解酸化池中,且所述缓降管的上端高于液面50-100mm,下端的1/2没入水中。
进一步,所述缓降管的倾斜角度为3°-5°。
进一步,所述第四气提装置包括第四气管和第四外管,所述第四气管通过管路与风机连接,所述第四外管套设在第四气管外部;所述隔板组件包括变径管和换向板,所述变径管内部设置有十字形板,所述换向板设置在变径管下方,并与变径管间隔设置;所述变径管较小一端的直径与竖管的直径相同,所述换向板形成为圆锥状,且所述换向板的轴线与所述变径管的轴线重合;所述排泥装置包括排泥管,以及设置在排泥管上的阀门,所述排泥管的一端设置在二级沉淀池的底部,另一端从水位高度的中间位置处的侧板上向外穿出;
所述加药装置包括加药斗和加药泵,所述加药斗设置在二级沉淀池的顶部,且其底部形成为锥斗装,所述加药斗中还设置第五气管,所述第五气管与风机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加药斗的顶部设置有加药泵。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污水处理设备通过相互连接的多个池体能够对污水进行多级沉淀,而且还能够对活性污泥进行筛选,形成高浓度聚团状生化污泥,以处理北方寒冷地区的生物污水,同时还能实现污泥的回流,为前端补充养分和生化菌种。
(发明人:王树志;谢宙良;谢伟;袁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