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锂电废水资源再利用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5-3-1 8:34:4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10.24

申请日:2023.09.06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2F1/56(2023.01)N;C02F1/00(2023.01)N;C02F1/46(2023.01)N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锂电废水资源再利用处理装置,涉及锂电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锂电废水资源再利用处理装置包含反应罐,所述从动组件上设置有受所述从动组件驱动而转动的上层滤盘和下层滤盘,上层滤盘和下层滤盘的交错设计,使废水在搅拌过程中不断形成湍流,可以对相邻的上层滤盘以及相邻的下层滤盘之间的堆积物进行清除,使废水和PAM之间的混合度得以提升,贯穿孔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废水的不规则流动,穿过贯穿孔处的废水的流速会增加,对PAM的混合能力进一步增强,穿过贯穿孔处的废水同时会对贯穿孔处进行冲洗,降低絮凝物对贯穿孔处造成的堵塞。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锂电废水资源再利用处理装置,包含安装于工作台下层的反应罐(1),工作台上层设置有和所述反应罐(1)连通的添料斗(2),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反应罐(1)上设置有混合机构(3),所述混合机构(3)包含作为驱动源的混料电机(31),所述混料电机(31)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反应罐(1)内,所述混料电机(3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从动组件(32),所述从动组件(32)上设置有受所述从动组件(32)驱动而转动的上层滤盘(33)和下层滤盘(34);所述混料电机(31)的输出端键连接有主动轴(311),所述主动轴(311)延伸至所述反应罐(1)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盘(312),所述转盘(312)镂空设计;所述从动组件(32)包含键连接于所述主动轴(311)上的主动齿轮(321),以及圆周设置于所述主动齿轮(321)周侧的从动齿轮(322),其中所述从动齿轮(322)和所述主动齿轮(321)啮合,所述从动齿轮(322)轴心处贯穿设置有从动轴(323),所述从动轴(323)远离所述从动齿轮(32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312),所述从动轴(323)连接所述转盘(312)的一端呈封口设置,所述从动轴(323)的另一端敞口设置,所述从动轴(323)的侧壁上圆周均匀设置有贯穿侧壁的气孔(324),所述气孔(324)沿所述从动轴(323)的轴向均匀设置;所述上层滤盘(33)和所述下层滤盘(34)以所述反应罐(1)的轴心处为轴圆周间隔设置,所述上层滤盘(33)和所述下层滤盘(34)沿所述反应罐(1)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上层滤盘(33)和所述下层滤盘(34)的结构大小完全相同;所述上层滤盘(33)包含圆盘状的底盘(331),所述底盘(331)的轴心处连接有轴套(332),所述轴套(332)套设于所述从动轴(323),所述底盘(331)的上端面以所述轴套(332)为轴圆周阵列设置有隔板(333);所述底盘(331)上设置有气道(334),所述轴套(332)侧壁上圆周设置有单向阀(335),所述隔板(333)上均匀设置有贯穿孔(336);所述气道(334)和所述单向阀(335)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单向阀(335)和所述气孔(324)一一对应连通,所述气道(334)和所述贯穿孔(336)分别对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废水资源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内底部设置有加热层(11),所述加热层(11)内置电热环(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废水资源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添料斗(2)的进料端通过管道连通有泵体(21),所述添料斗(2)的出料端通过另一管道连通于所述反应罐(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废水资源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336)上沿所述从动轴(323)的轴向连通设置有连接通道(337),所述贯穿孔(336)内圆周设置有出气口(338),所述贯穿孔(336)、所述连接通道(337)和所述出气口(338)分别连通;所述气道(334)和所述连接通道(337)一一连通;所述反应罐(1)内置增强机构(4),所述增强机构(4)包含固接于所述反应罐(1)外侧的气源(41)以及转动套设于所述主动轴(311)上的气盘(42),其中所述气盘(42)和所述反应罐(1)的内顶部固接;所述从动轴(323)远离所述转盘(31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旋转接头(43),所述旋转接头(43)和所述气盘(42)固定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废水资源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41)的输出端连通有连接管(411),所述连接管(411)和所述气盘(42)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电废水资源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12)朝向所述反应罐(1)底端的一侧连接有辅助组件(6),所述辅助组件(6)包含固接于所述转盘(312)的出料轴(61),所述出料轴(61)上固定套设有安装套(62),所述安装套(62)上设置有搅拌叶(63),其中所述安装套(62)位于所述反应罐(1)底端的排污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废水资源再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63)沿所述安装套(62)的轴向螺旋设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锂电废水资源再利用处理装置,包含安装于工作台下层的反应罐,工作台上层设置有和所述反应罐连通的添料斗,还包括:

所述反应罐上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含作为驱动源的混料电机,所述混料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反应罐内,所述混料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从动组件,所述从动组件上设置有受所述从动组件驱动而转动的上层滤盘和下层滤盘;

所述上层滤盘和所述下层滤盘以所述反应罐的轴心处为轴圆周间隔设置,所述上层滤盘和所述下层滤盘沿所述反应罐的轴向间隔设置。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锂电废水资源再利用处理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罐内底部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内置电热环。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添料斗的进料端通过管道连通有泵体,所述添料斗的出料端通过另一管道连通于所述反应罐。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混料电机的输出端键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延伸至所述反应罐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盘;

所述转盘镂空设计。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从动组件包含键连接于所述主动轴上的主动齿轮,以及圆周设置于所述主动齿轮周侧的从动齿轮,其中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所述从动齿轮轴心处贯穿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远离所述从动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盘;

所述从动轴连接所述转盘的一端呈封口设置,所述从动轴的另一端敞口设置;

所述从动轴的侧壁上圆周均匀设置有贯穿侧壁的气孔,所述气孔沿所述从动轴的轴向均匀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层滤盘和所述下层滤盘的结构大小完全相同;

所述上层滤盘包含圆盘状的底盘,所述底盘的轴心处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从动轴,所述底盘的上端面以所述轴套为轴圆周阵列设置有隔板;

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气道,所述轴套侧壁上圆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隔板上均匀设置有贯穿孔;

所述气道和所述单向阀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单向阀和所述气孔一一对应连通,所述气道和所述贯穿孔分别对应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上沿所述从动轴的轴向连通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贯穿孔内圆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贯穿孔、所述连接通道和所述出气口分别连通;

所述气道和所述连接通道一一连通;

所述反应罐内置增强机构,所述增强机构包含固接于所述反应罐外侧的气源以及转动套设于所述主动轴上的气盘,其中所述气盘和所述反应罐的内顶部固接;

所述从动轴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和所述气盘固定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气源的输出端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和所述气盘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盘朝向所述反应罐底端的一侧连接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含固接于所述转盘的出料轴,所述出料轴上固定套设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上设置有搅拌叶,其中所述安装套位于所述反应罐底端的排污口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沿所述安装套的轴向螺旋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锂电废水资源再利用处理装置,有益效果是:

1.利用混料电机通过从动组件驱动上层滤盘和下层滤盘同步转动,上层滤盘和下层滤盘以主动轴为轴心圆周设置,且转动的时候上层滤盘和下层滤盘各自形成自转,并没有围绕主动轴发生转动,故而在转动的时候会使反应罐内的废水在搅拌过程中出现湍流而非涡流,使废水在氧化反应的同时增强了自身和PAM的混合程度,继而增强PAM对废水中氧化颗粒的捕捉能力,提升絮凝效果;

2.上层滤盘和下层滤盘的交错设计,使反应罐内的废水在搅拌过程中不断形成湍流,其中湍流带来的壁面剪切力比传统的搅拌形成的涡流带来的错流效果得以提升,并可以对相邻的上层滤盘以及相邻的下层滤盘之间的堆积物进行清除,促进废水处理效果;

3.转动的上层滤盘和下层滤盘,因其上隔板上均匀设置有贯穿孔,故在转动的时候,加强废水中不规则流动的程度,且穿过贯穿孔处的废水的流动速度会因通道变小而增加流速,对废水以及废水中的PAM的混合能力进一步增强;

4.转动过程中,因废水流体处于高速剪切运动状态,水力扰动能力提升,穿过贯穿孔处的废水同时会对贯穿孔处进行冲洗,降低絮凝物对贯穿孔处造成堵塞;

5.利用气源向从动轴内注入气体,气体经过轴套上的单向阀进入底盘,并从底盘上进入隔板内,最终从隔板上的贯穿孔内排出,可以使废水在搅拌过程中形成气泡,进一步增强湍流效果;

6.利用加热层中置放的电热环,对废水进行升温处理,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PAM对颗粒的捕捉速度,并减小形成絮凝体的大小;

7.利用螺旋设置的搅拌叶,可以在对絮凝体进行排放的时候增加排放速度,减少反应罐排污口处可能因絮凝体堆积而造成堵塞的几率。

(发明人:唐叶红)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