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10.20
申请日:2023.07.31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2F1/00(2023.01)N;C02F1/40(2023.01)N;C02F1/52(2023.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餐厨垃圾废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物聚沉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箱体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推板清理组件,箱体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清理水中漂浮物的打捞组件,推板清理组件包括移动机构与清理机构,移动机构与清理机构之间设置有传动杆,移动机构用于箱体组件内部的水源混合,所述清理机构用于清理箱体组件底部的杂质,本发明通过挡板在净水仓内部左右摆动,在左右摆动的过程中,通过水对阀门施加压力,使挡板向隔离板移动方向时打开,挡板内部空腔的药液流出,在第二往复丝杆回转时,移动块与挡板向远离隔离板方向移动,通过阀门关闭,通过挡板带动水流移动时,使药液充分混合,絮凝状杂质快速形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物聚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组件(1),所述箱体组件(1)的一端设置有推板清理组件(3),所述箱体组件(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清理水中漂浮物的打捞组件(2),所述推板清理组件(3)包括移动机构(31)与清理机构(32);所述箱体组件(1)包括净化箱(107),所述净化箱(107)分为净水仓(108)与排水仓(109),所述净水仓(108)和排水仓(109)之间设置有隔离板(1010),所述隔离板(1010)上端设置有均匀排布的过滤孔;所述移动机构(31)包括挡板(314),所述挡板(314)内设置有空腔,所述挡板(314)上设置有阀球(3111),所述阀球(3111)远离打捞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复位件(3113);所述清理机构(32)包括第二电机(3215),所述第二电机(3215)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旋杆(3217),所述螺旋杆(3217)的末端位置设置有排污泵(3219);所述清理机构(32)包括刮取机构(203),所述刮取机构(203)底端转动设置有连接板(2011),所述刮取机构(203)靠近移动机构(31)的一侧设置有膨胀气囊(2020),所述膨胀气囊(2020)上设置有安装管(2021),所述安装管(2021)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均设置有单向阀(2022),所述安装管(2021)的出气端设置有连通管(2023),所述连通管(2023)与挡板(314)内的空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物聚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07)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框(101),所述净化箱(107)远离排水仓(109)的一侧设置有贯穿净化箱(107)的入水管(105),所述入水管(105)贯穿净化箱(107)处设有过滤板(106),所述净化箱(107)远离净水仓(108)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物聚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31)与清理机构(32)之间设置有传动杆(3014),所述传动杆(301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移动机构(31)用于箱体组件(1)内部的水源混合,所述清理机构(32)用于清理箱体组件(1)底部的杂质,所述移动机构(31)还包括滑动槽(313),所述滑动槽(313)开设在净水仓(108)仓壁顶端,且所述滑动槽(313)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滑动槽(31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往复丝杆(312)和从动杆,所述滑动槽(313)内部均设置有移动块(316),所述第二往复丝杆(312)远离排水仓(10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11),所述第一锥齿轮(311)与传动杆(3014)顶端的第三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往复丝杆(312)与移动块(316)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316)之间设置有挡板(314),所述移动块(316)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相对面开设有卡槽(317),所述连接槽的内部与挡板(314)卡接,所述挡板(314)与连接槽连接处设置有卡块(315),所述卡块(315)与卡槽(317)卡接,所述挡板(314)的内部空腔设置有多个,所述空腔的底端设置有阀门(31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物聚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3114)包括开设在挡板(314)端面的贯穿孔(318),所述贯穿孔(318)的内部设置有阀球(3111),所述阀球(3111)靠近打捞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阻挡阀球(3111)的限位长板(3110),所述阀球(3111)远离打捞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阻挡块(3112),所述阻挡块(3112)与阀球(3111)之间设置有复位件(3113),所述贯穿孔(318)的顶端开设有用于连通空腔内部的通孔(31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物聚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32)包括框体(3220),所述框体(3220)的一侧与净水仓(108)底端倾斜面贯通,所述框体(3220)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杆(3217),所述螺旋杆(3217)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机(3215)之间设置有第二锥齿轮(3216),所述第二锥齿轮(3216)与传动杆(3014)下端的第三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框体(3220)与排污泵(3219)之间设置有用于排污的倾斜板(321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物聚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箱体组件(1)端面的第一往复丝杆(207),所述第一往复丝杆(207)上设置有刮取机构(203),所述刮取机构(203)下方设置有接料板(204),所述接料板(204)用于接取刮取机构(203)收集的杂质,所述打捞组件(2)还包括设置于净水仓(108)仓壁顶端的支撑板(201)与固定块(205),所述支撑板(201)与固定块(205)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02),所述第一电机(202)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201)与第一往复丝杆(207)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杆(207)的另一端与固定块(20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杆(207)两侧设置有滑杆(206),所述滑杆(206)位于支撑板(201)与固定块(20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物聚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取机构(203)设置于第一往复丝杆(207)与滑杆(206)的外圆面,所述刮取机构(203)的端面中间开设有螺纹孔(208),所述第一往复丝杆(207)穿过螺纹孔(208),所述净水仓(108)的内部侧壁设置有接料板(204),所述接料板(204)与固定块(205)连接,所述接料板(204)底端开设有贯穿净化箱(107)侧壁的排污孔(102),所述排污孔(102)的下端设置有排污通道(103),所述排污通道(103)设置在净化箱(107)的侧壁上,所述接料板(204)设置为倾斜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物聚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取机构(203)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板(2011),所述连接板(2011)的两端均设置有刮板(2010),所述刮板(2010)在连接板(2011)上进行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物聚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取机构(203)的底端设置有卡孔(2024),所述卡孔(2024)的位置与刮板(2010)匹配,所述膨胀气囊(2020)靠近推板清理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支架(2025),所述支架(2025)上转动设置有轮子(2026)。
10.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物聚沉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物聚沉处理装置来实现对餐厨垃圾废水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首先,餐厨垃圾废水通过入水管(105)进入到净水仓(108)内部,过滤板(106)对餐厨垃圾废水进行初步过滤;S2:其次,通过移动机构(31)带动挡板(314)在净水仓(108)内部左右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阀门(3114)打开,储液腔内部药液流出,与餐厨垃圾废水混合;S3:再次,打捞机构对药液与餐厨垃圾废水混合产生的絮凝状杂质进行打捞;S4:然后,经过打捞装置打捞的水源通过隔离板(1010)端面的过滤孔流向排水仓(109),之后经过排水管(104)排出;S5:最后,通过清理机构(32)对净水仓(108)进行统一的清理,将没有流向排水仓(109)剩余水源和没有打捞干净的杂质通过清理机构(32)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物聚沉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箱体组件,所述箱体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推板清理组件,所述箱体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清理水中漂浮物的打捞组件,所述推板清理组件包括移动机构与清理机构;
所述箱体组件包括净化箱,所述净化箱分为净水仓与排水仓,所述净水仓和排水仓之间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端设置有均匀排布的过滤孔;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内设置有空腔,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阀球,所述阀球远离打捞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复位件;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末端位置设置有排污泵;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刮取机构,所述刮取机构底端转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刮取机构靠近移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上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安装管的出气端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挡板内的空腔连通。
本发明通过设置膨胀气囊、连接板和刮板等装置,使设备在进行废水处理时,避免隔离板的过滤孔堵塞,并且膨胀气囊内的气体能够对挡板空腔中的药液排出进行辅助,并且即使净水仓内的水在进行晃动与药液混合时,受到浮力的影响,刮板始终位于水面上进行浮沫等杂质的刮除,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废水处理效果和使用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框,所述净化箱远离排水仓的一侧设置有贯穿净化箱的入水管,所述入水管贯穿净化箱处设有过滤板,所述净化箱远离净水仓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与清理机构之间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移动机构用于箱体组件内部的水源混合,所述清理机构用于清理箱体组件底部的杂质,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开设在净水仓仓壁顶端,且所述滑动槽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往复丝杆和从动杆,所述滑动槽内部均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第二往复丝杆远离排水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传动杆顶端的第三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往复丝杆与移动块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移动块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相对面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与挡板卡接,所述挡板与连接槽连接处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所述挡板的内部空腔设置有多个,所述空腔的底端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阀门包括开设在挡板端面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部设置有阀球,所述阀球靠近打捞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阻挡阀球的限位长板,所述阀球远离打捞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与阀球之间设置有复位件,所述贯穿孔的顶端开设有用于连通空腔内部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一侧与净水仓底端倾斜面贯通,所述框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机之间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传动杆下端的第三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框体与排污泵之间设置有用于排污的倾斜板。
优选的,所述打捞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箱体组件端面的第一往复丝杆,所述第一往复丝杆上设置有刮取机构,所述刮取机构下方设置有接料板,所述接料板用于接取刮取机构收集的杂质,所述打捞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净水仓仓壁顶端的支撑板与固定块,所述支撑板与固定块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与第一往复丝杆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杆的另一端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往复丝杆两侧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位于支撑板与固定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刮取机构设置于第一往复丝杆与滑杆的外圆面,所述刮取机构的端面中间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往复丝杆穿过螺纹孔,所述净水仓的内部侧壁设置有接料板,所述接料板与固定块连接,所述接料板底端开设有贯穿净化箱侧壁的排污孔,所述排污孔的下端设置有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设置在净化箱的侧壁上,所述接料板设置为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刮取机构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在连接板上进行滑动。
优选的,所述刮取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卡孔,所述卡孔的位置与刮板匹配,所述膨胀气囊靠近推板清理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设置有轮子。
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物聚沉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是利用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物聚沉处理装置来实现对餐厨垃圾废水进行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餐厨垃圾废水通过入水管进入到净水仓内部,过滤板对餐厨垃圾废水进行初步过滤;
S2:其次,通过移动机构带动挡板在净水仓内部左右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阀门打开,储液腔内部药液流出,与餐厨垃圾废水混合;
S3:再次,打捞机构对药液与餐厨垃圾废水混合产生的絮凝状杂质进行打捞;
S4:然后,经过打捞装置打捞的水源通过隔离板端面的过滤孔流向排水仓,之后经过排水管排出;
S5:最后,通过清理机构对净水仓进行统一的清理,将没有流向排水仓剩余水源和没有打捞干净的杂质通过清理机构排出。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挡板在净水仓内部左右摆动,在左右摆动的过程中,通过水对阀门施加压力,使挡板向隔离板移动方向时打开,挡板内部空腔的药液流出,在第二往复丝杆回转时,移动块与挡板向远离隔离板方向移动,通过阀门关闭,通过挡板带动水流移动时,使药液充分混合,絮凝状杂质快速形成。
2、本发明打捞机构进行打捞,通过挂取机构对絮凝状杂质进行打捞,打捞的杂质输送到接料板处,接料板底端的排污孔将杂质排出,排污通道对絮凝状杂质输送到装置箱体外部,可以快速的清理杂质,方便对漂浮物进行清理。
3、本发明絮凝状杂质在净水仓底端聚沉时,净水仓底端为倾斜状,方便杂质流动在框体内部,之后通过螺旋杆输送到排污泵内部,排污泵将杂质排出装置,避免杂质造成堵塞,影响使用,同时避免人工清理,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清理速度较快。
4、本发明通过设置膨胀气囊、连接板和刮板等装置,使设备在进行废水处理时,避免隔离板的过滤孔堵塞,并且膨胀气囊内的气体能够对挡板空腔中的药液排出进行辅助,并且即使净水仓内的水在进行晃动与药液混合时,受到浮力的影响,刮板始终位于水面上进行浮沫等杂质的刮除,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废水处理效果和使用的便捷性。
(发明人:杜超;张贯杰;陈培林;邓明利;张荣荣;张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