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1.23
申请日:2023.11.09
分类号:C02F7/00(2006.01)I;G05D16/20(2006.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处理智能曝气控制系统,包括一号池体、二号池体和三号池体,每个池体内底部分别设有曝气装置,每个曝气装置分别通过管路连通外界电子气体控制阀门,且每条管路上均设有电子气体流量计和电子气体压力计;所述三号池体内还设置NH3‑N检测计;电子气体流量计和电子气体压力计分别用于测量气体流量和气体压力;在某个池体需要提供更高压气体时,控制该池体所连接管路上的电子气体控制阀门开合大小,这只需后台通过控制台控制便可,且不需要工作人员来的现场测量观察,后台工作人员全览整个曝气控制系统,实现多个池体的协同配合运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智能曝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池体(1)、二号池体(2)和三号池体(3),一号池体(1)、二号池体(2)和三号池体(3)的池体高度依次递减且呈阶梯式排布;一号池体(1)、二号池体(2)和三号池体(3)内底部分别设有曝气装置,每个曝气装置分别通过管路(4)连通外界电子气体控制阀门,且每条管路(4)上均设有电子气体流量计和电子气体压力计;所述一号池体(1)、二号池体(2)和三号池体(3)内部均设置有电子溶解氧检测计;所述三号池体(3)内还设置NH3-N检测计;所述电子气体控制阀门、电子气体流量计、电子气体压力计、电子溶解氧检测计和NH3-N检测计均电连接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通过无线传送模块连接控制平台;所述一号池体(1)与二号池体(2)靠近的侧壁上端开设泄流口(5);所述二号池体(2)与三号池体(3)靠近的侧壁上开设泄流口(5),三号池体(3)远离二号池体(2)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智能曝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池体(1)外两侧设有供水管(7),两个供水管(7)之间设有多个横管(8),横管(8)垂直架设且连通一号池体(1)内设置的管路(4);每个所述横管(8)内设有螺纹叶片体(9),螺纹叶片体(9)沿横管(8)内侧壁设置,螺纹叶片体(9)轴线位置为污水流动通道,每个横管(8)上设置多个曝气装置;所述二号池体(2)内的管路(4)以及三号池体(3)的管路(4)上也设置有横管(8),二号池体(2)和三号池体(3)内的横管(8)上也设置多个曝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智能曝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叶片体(9)内部呈空心状,螺纹叶片体(9)的表面开设多个微孔(91),且螺纹叶片体(9)内部通过支管(10)连通管路(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智能曝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微孔(91)的排气方向与横管(8)内污水流动方向相同设置;每个所述微孔(91)内圈设有多个形状不同的尖锥体(9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智能曝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基座(11)和曝气头(12);所述基座(11)固接在横管(8)上,基座(11)端面开设插孔,曝气头(12)的下端设置的插管(13)能够插设在插孔内;所述基座(11)的外圈上对称开设卡口(111);所述曝气头(12)下表面两侧固接有轴体(14),轴体(14)的两端设有衔接杆(15),衔接杆(15)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在轴体(14)上,同一个轴体(14)上的两个衔接杆(15)端部之间固接有卡杆(16),同一个轴体(14)上的两个衔接杆(15)上固接有翻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智能曝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13)的外圈上套设有环形橡胶圈(18),环形橡胶圈(18)上表面与曝气头(12)下表面之间设有压簧(19),且压簧(19)套设在插管(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智能曝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泄流口(5)位置设有斜板(20)和导流板(21);所述斜板(20)位于泄流口(5)的进水一侧,斜板(20)的一边缘固接在泄流口(5)的进水一侧上边缘,斜板(20)的一边缘的另一边缘倾斜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导流板(21)位于泄流口(5)的出水一侧,导流板(21)的一边缘固接在泄流口(5)的出水一侧下边缘,导流板(21)的另一边缘倾斜向下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智能曝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流板(21)的下边缘下方设有镂空状的传送带(22),每个传送带(22)的两端分别贯穿二号池体(2)和三号池体(3)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智能曝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池体(2)靠近于一号池体(1)的位置设有挡板(23),挡板(23)延伸至二号池体(2)底部,且挡板(23)下边缘与二号池体(2)底部之间留有流通口(24),挡板(23)的一侧设有限位条(25),限位条(25)固接在二号池体(2)内侧壁上;所述流通口(24)位置设有矩形框(26),矩形框(26)内转动连接有多个叶轮(27),且叶轮(27)有防水电机驱动;所述矩形框(26)的两端设有限位板(28),限位板(28)能够沿着挡板(23)与限位条(25)之间的间隙上下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智能曝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26)的上表面两侧固接有钩体(29),钩体(29)够挂在二号池体(2)上边缘位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智能曝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池体、二号池体和三号池体,一号池体、二号池体和三号池体的池体高度依次递减且呈阶梯式排布;一号池体、二号池体和三号池体内底部分别设有曝气装置,每个曝气装置分别通过管路连通外界电子气体控制阀门,且每条管路上均设有电子气体流量计和电子气体压力计;所述一号池体、二号池体和三号池体内部均设置有电子溶解氧检测计;所述三号池体内还设置NH3-N检测计;所述电子气体控制阀门、电子气体流量计、电子气体压力计、电子溶解氧检测计和NH3-N检测计均电连接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通过无线传送模块连接控制平台;所述一号池体与二号池体靠近的侧壁上端开设泄流口;所述二号池体与三号池体靠近的侧壁上开设泄流口,三号池体远离二号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一号池体外两侧设有供水管,两个供水管之间设有多个横管,横管垂直架设且连通一号池体内设置的管路;每个所述横管内设有螺纹叶片体,螺纹叶片体沿横管内侧壁设置,螺纹叶片体轴线位置为污水流动通道,每个横管上设置多个曝气装置;所述二号池体内的管路以及三号池体的管路上也设置有横管,二号池体和三号池体内的横管上也设置多个曝气装置。
优选的,所述螺纹叶片体内部呈空心状,螺纹叶片体的表面开设多个微孔,且螺纹叶片体内部通过支管连通管路。
优选的,每个所述微孔的排气方向与横管内污水流动方向相同设置;每个所述微孔内圈设有多个形状不同的尖锥体。
优选的,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基座和曝气头;所述基座固接在横管上,基座端面开设插孔,曝气头的下端设置的插管能够插设在插孔内;所述基座的外圈上对称开设卡口;所述曝气头下表面两侧固接有轴体,轴体的两端设有衔接杆,衔接杆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在轴体上,同一个轴体上的两个衔接杆端部之间固接有卡杆,同一个轴体上的两个衔接杆上固接有翻板。
优选的,所述插管的外圈上套设有环形橡胶圈,环形橡胶圈上表面与曝气头下表面之间设有压簧,且压簧套设在插管。
优选的,每个所述泄流口位置设有斜板和导流板;所述斜板位于泄流口的进水一侧,斜板的一边缘固接在泄流口的进水一侧上边缘,斜板的一边缘的另一边缘倾斜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导流板位于泄流口的出水一侧,导流板的一边缘固接在泄流口的出水一侧下边缘,导流板的另一边缘倾斜向下延伸设置。
优选的,每个所述导流板的下边缘下方设有镂空状的传送带,每个传送带的两端分别贯穿二号池体和三号池体侧壁。
优选的,所述二号池体靠近于一号池体的位置设有挡板,挡板延伸至二号池体底部,且挡板下边缘与二号池体底部之间留有流通口,挡板的一侧设有限位条,限位条固接在二号池体内侧壁上;所述流通口位置设有矩形框,矩形框内转动连接有多个叶轮,且叶轮有防水电机驱动;所述矩形框的两端设有限位板,限位板能够沿着挡板与限位条之间的间隙上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的上表面两侧固接有钩体,钩体够挂在二号池体上边缘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电子气体流量计和电子气体压力计分别用于测量气体流量和气体压力;在某个池体需要提供更高压气体时,控制该池体所连接管路上的电子气体控制阀门开合大小,这只需后台通过控制台控制便可,且不需要工作人员来的现场测量观察,后台工作人员全览整个曝气控制系统,实现多个池体的协同配合运行。
2.污水与气体在横管接触,且横管内设置有螺纹叶片体,污水沿螺纹叶片体流动,螺纹叶片体对污水起到扰动的效果,初次实现污水与气体混合,实现在液流中溶解氧的目的,之后气液混合从曝气装置的细小孔排出,在排出过程中,再次实现液流中溶解氧的目的,当污水流入到一号池体内后,曝气装置曝气处的气体又可以与污水接触,又一次实现液流中溶解氧的目的。
(发明人:王淦;叶勇;孙长远;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