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广东佛山:生物菌“吃”污水 净化内河涌

发布时间:2009-7-9 11:17:2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顺德勒流冲鹤番村段环村涌,微孔曝气管正在河涌中“鼓鼓”冒气,给“生物带”上的生物菌补充氧气,而河中生物菌们正奋力“吃”掉水中的污水分子。昨日(7月7日),勒流冲鹤村的农村污水处理试点工程完成验收。
 
效果:河水不臭鱼儿肥
 
昨日上午10时多,阳光猛烈。勒流冲鹤东源街的林笑梅和村里的老人一同坐在阴凉处聊天,她家门口便是冲鹤番村段环村涌。此时,浙江科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河涌治污养护的李仁斌划着艇仔经过梅姨家。“啊,一条鱼。”李仁斌突然的叫声让梅姨他们立即冲过去看热闹。原来是一条斤多重的鲩鱼从河中跳上李仁斌的船。梅姨兴奋地说:“很久没看到这么大的鱼啦!”
 
不仅这样,就连叫上老朋友来家门口聊天,也是等门前的河涌污染有所好转后,梅姨才敢这么做。冲鹤番村段环村涌长约1.5公里,是番村村民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排放地。梅姨说,在枯水期(秋冬季),河涌没有活水补充,河水又黑又臭,根本没法在门前久坐。“河里也能看到鱼,但小鱼居多,而且也没人敢吃,鱼肉都有机油味的。”
 
今年5月底,顺德建设局将冲鹤番村段环村涌作为农村污水处理试点工程,如今该河涌治理已初见成效。昨日走在河边,记者发现,河水虽然算不上透亮清澈,但是看不到黑色,而且完全没有臭味。
 
技术:水中“篱笆”净污垢
 
今年5月底,顺德区建设局引进浙江科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内河涌污染“解困”。该公司经理周先娥说,结合顺德内河涌为工业污水、村民生活污水排放地的特点,该公司通过在河涌里设置生物带,将生物菌“种”在生物带上,并设置充氧气泵帮助生物菌繁殖。“这些生物菌可以快速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增强河水自净能力。”据周先娥介绍,这是该治污办法首次在广东使用。
 
记者昨日在冲鹤番村段环村涌看到,该生物带是白色纤维制成的“门帘”状物品,一米长三个手指宽。“在这里我们设置了两个生物带点,每个点有10条生物带。”周先娥说,生物带是横放在河涌中,如同水中“篱笆”。“生物带安置好再撒上专门的生物菌粉,生物菌便会附着在生物带上,开始吃污水治污。
 
“整个工程造价约20万元左右。”顺德建设局工作人员说,如果采用污水收集管网的方法,每米管网的造价高达1万元以上,像番村这个河涌需要1500多万元。
 
参加验收的顺德区环保局工作人员说,如今是汛期,试点的效果不够明显;但从监测数据来看,污水处理已初见成效。
 
未来:有望在全区推广
 
顺德区建设局工作人员说,该试点工程加以完善后,未来有望在全区推广。顺德区河网密布,全区有内河涌1498条,长2012公里,这些内河涌多数成为农村污水的直接排放地。
 
农村治污难的原因最主要是缺乏相关的规划,各级政府都没有编制关于农村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规划,使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缺少依据。同时,各级政府对农村污水处理也重视不够。目前,在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顺德区才刚刚起步,各级政府都把重点放在了建设规模较大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而忽略了对农村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其次,基层干部缺乏环保和依法报建意识。村委会作为农村道路的建设者,对道路的要求仅仅在通行方面,没有配套排水设施。
 
针对这些问题,顺德建设部门将一方面尝试“生物治污”办法,在勒流冲鹤的试点经验上加以总结、推广;同时开展《顺德区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将农村污水处理规划纳入为重要内容。
 
名词解释
 
生物带净化污水技术,主要是通过特殊纤维织成的带状生物带,安置在河水中形成“过滤网”;然后将特殊生物菌渗透在生物带中,通过微孔曝气管促使其快速繁殖,由生物菌对污水进行分解,达到河水自净目的。而不同水质适用的菌种不同。该办法对河涌亦有一定要求:河涌较宽,水深在0.8米以上,河水流动性不强,污染程度较高。生物带的“带”是空心的,汛期开闸放水时水流较急,因此生物菌可依附在生物带里而不被冲走。工作人员需隔一段时间对生物带进行“补菌”,保证有足够的生物菌进行污水处理。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记者 叶辉丽
追踪此项目建设进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