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深圳:九项措施保护海岸线和海洋资源

发布时间:2009-9-28 17:06:2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近日,深圳市农业渔业部门针对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采取措施保护我市海岸线和海洋资源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作出回复,我市(深圳市,下同)已采取九项措施保护海岸线和海洋资源。

在今年召开的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有人大代表在提交的《关于采取措施保护我市海岸线和海洋资源的建议》中称,由于高强度开发,部分陆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海域受污染。有些单位在海岸线上开发房地产,将海岸线和沙滩划在其中。东西部海域旅游资源都不同程度的被其他产业切割、侵蚀和污染。到目前为止,除福田红树林等少数区段外,西部大部分海岸作为公共生态和旅游资源的价值已经损耗严重。东部海岸的盐田至葵涌区段,真正可用来开发旅游的公共岸线已剩不多,基本没有再度开发的空间。东部海岸的港口区比邻旅游区,加上大鹏湾海水交换的滞缓,湾内港口运输功能所产生的海水污染已使整个区域的景观价值和旅游功能受到影响。西乡海域紧邻西乡排污区,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紧邻深圳河排污区,官湖角海域紧邻乌泥涌排污区,南澳渔港紧邻南澳排污区,部分海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海域的海洋生物及海洋渔业资源在衰退。保护海岸线和海洋资源迫在眉睫,市人大代表建议我市全面启动保护海岸线和海洋资源行动,对在海岸线和海域开发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大对陆地河道污染的整治力度,尽量减少污水排入海域,穷尽办法保护我市的海岸线和海洋资源。

市农业渔业部门在回复中表示,近几年来,我市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海洋环境保护制度,目前我市在近岸海域已经布设了50多个固定监测站位,开展了海洋环境质量现状及趋势性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监测,海水增养殖区、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等重要海洋功能区监测,以及海洋赤潮和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调查等,每年获取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超过2万个,定期编制和发布深圳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和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同时加大了近岸海域、入海河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污水处理能力逐步提高,陆源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减少等。

针对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市农业渔业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采取九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海岸线和海洋资源保护力度。一是开展海洋资源承载力研究,为制定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加强海岸线与海域资源管理,实现资源利用效能最大化。三是大力开展近岸海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四是以项目为依托,严格审查、审批海洋工程项目,科学规划和实施填海工程。五是加快海洋管理设施建设,提升海洋环境监测、海域监视能力。六是加快推进海洋管理立法及发展规划工作。七是建立完善海洋灾害应急机制,提升我市对海上突发性污染事故和自然灾害的防控能力。八是继续抓好海洋与渔业资源修复工作。九是加大海洋管理和科研项目投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服务工作质量。来源:圳特区报

追踪此项目建设进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