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乱排乱倒已成为影响农民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正于此间召开的山西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山西省政协委员李兰萍建议,应根据农村人口分布密度、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按照因地制宜、技术可行、投资节省、效果可靠的原则选择处理方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李兰萍建议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首先可以使用人工湿地模式。即利用村中闲置地建设一个人工湿地,并在湿地四周进行绿化,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达到绿化村庄、整治环境的效果。黑臭的生活污水通过填料床和水生植物的净化,变得清澈。这种人工湿地不仅运行时不需要动力设施,而且维护费用低,只要每隔半年左右的时间清理鹅卵石等填充物,清洗后再重新放回填料床中就可以继续使用。
李兰萍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还可利用阿科蔓生态修复技术。即采用“泛氧化塘”工艺对池塘进行水体维护,并对每天排入池塘的生活污水、畜禽废水、菜地残留的化肥、农药污水等进行生态性处理,处理后的池塘水用于下游农田浇灌。在水体生态修复的同时,池塘中还可设置喷泉,在其周边也可建设生态公园。
李兰萍建议说,也可采用家庭式污水处理方法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以一个或几个家庭为单位,使用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建沼气池。农户充分利用自家门前屋后的杂地,按人均0.5立方米以上要求建处理池,建成后对污水统一进行处理。来源:新华网 (记者晏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