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7.14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IPC分类号E03F5/2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雨、污水泵站用污泥提升系统,包括悬吊式淤积提升装置和淤积接收井;悬吊式淤积提升装置安装在淤积接收井内,包括上层板,在上层板两侧设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配装行走小车,行走小车上垂直上层板方向安装有两个立板,立板下端延伸至淤积接收井的底部靠上位置,在两个立板的上端部之间安装主动轮组,主动轮组通过传动构件连接回转驱动装置;立板下端部之间安装从动轮组,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之间安装有皮带,皮带的外侧均布挂装有数个舀泥斗,行走小车上对应舀泥斗位置放置有接料斗。将人力从繁重的泵站集水池清淤工作中解脱、消除安全隐患,降低泵站运行的能耗和维护成本,让泵站集水池清淤尽快实现经常化和连贯化,清淤效果好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市政雨、污水泵站用污泥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吊式淤积提升装置和淤积接收井,所述淤积接收井设置在泵站集水池的一侧;所述悬吊式淤积提升装置安装在淤积接收井内,包括上层板,在上层板两侧沿淤积接收井的长度方向设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配装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上安装有驱动行走小车沿直线导轨移动的行走驱动装置,所述行走小车上垂直上层板方向安装有两个立板,所述立板的下端延伸至淤积接收井的底部靠上位置,所述立板的上端部向上延伸,在两个立板的上端部之间安装主动轮组、所述主动轮组通过传动构件连接驱动主动轮组转动的回转驱动装置;所述立板的下端部之间安装从动轮组,所述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之间安装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外侧均布挂装有数个舀泥斗,所述行走小车上对应舀泥斗位置放置有接料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雨、污水泵站用污泥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舀泥斗在下极限位置距离淤积接收井淤积接收井的底部3~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雨、污水泵站用污泥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潜水排干泵,所述潜水排干泵安装在淤积接收井内,所述潜水排干泵位于淤积接收井底部以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雨、污水泵站用污泥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淤积接收井的周围设有护栏。
说明书
市政雨、污水泵站用污泥提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雨、污水泵站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市政雨、污水泵站用污泥提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当前我国一些城市的雨、污水泵站集水池,普遍存在淤泥沉积、板结的情况,已经妨碍了泵站运行和正常排水,影响到了人民群众日常的生活、出行;当前技术及解决办法:
1、人力下井清淤:定期组织人力下井清淤,人工下井作业需要配备的工具包括:气体检测设备、铁锹、刮泥板、绳索、提桶等;该种清淤方式具有以下缺陷,人员下井安全隐患多、耗时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经常性不强。
2、高压水冲式:在泵站集水池内利用预先安装在池底的高压水泵,通过出水管路上密布的喷嘴进行冲洗,将沉积的淤积激活,然后用吸泥泵车多点位抽吸、运走;经常是高压水泵被淤堵后,清淤工作就无法继续进行,而且高压冲洗结合吸泥泵车,实际操作的连贯性不强,人力投入和劳动强度都非常大,而且设备运行和维护成本高。
3、搅拌式:在泵站集水池内预先安装搅拌设备,通过搅拌让大量沉积的淤泥悬浮,然后启动泵站的主水泵将泥水排到下游管网或沿河水系;搅拌、提升、排出在这一过程没有根本解决淤泥的出处,反而加大了下游排水管网的负担,另外随着河长制的实施,直排黑臭水体到沿河水系已经不被允许。
为此提供一种将人力从繁重的泵站集水池清淤工作中解脱、消除安全隐患,降低泵站运行的能耗和维护成本,让泵站集水池清淤尽快实现经常化和连贯化,节约社会资源,为环境保护做贡献的市政雨、污水泵站用污泥提升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将人力从繁重的泵站集水池清淤工作中解脱、消除安全隐患,降低泵站运行的能耗和维护成本,让泵站集水池清淤尽快实现经常化和连贯化,节约社会资源,节能环保的市政雨、污水泵站用污泥提升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市政雨、污水泵站用污泥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吊式淤积提升装置和淤积接收井,所述淤积接收井设置在泵站集水池的一侧;所述悬吊式淤积提升装置安装在淤积接收井内,包括上层板,在上层板两侧沿淤积接收井的长度方向设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配装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上安装有驱动行走小车沿直线导轨移动的行走驱动装置,所述行走小车上垂直上层板方向安装有两个立板,所述立板的下端延伸至淤积接收井的底部靠上位置,所述立板的上端部向上延伸,在两个立板的上端部之间安装主动轮组、所述主动轮组通过传动构件连接驱动主动轮组转动的回转驱动装置;所述立板的下端部之间安装从动轮组,所述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之间安装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外侧均布挂装有数个舀泥斗,所述行走小车上对应舀泥斗位置放置有接料斗。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舀泥斗在下极限位置距离淤积接收井淤积接收井的底部3~5cm。
还包括潜水排干泵,所述潜水排干泵安装在淤积接收井内,所述潜水排干泵位于淤积接收井底部以下位置。
所述淤积接收井的周围设有护栏。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人力从繁重的泵站集水池清淤工作中解脱、消除安全隐患,降低泵站运行的能耗和维护成本,让泵站集水池清淤尽快实现经常化和连贯化,清淤效果好,节约社会资源,为环境保护做贡献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