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处理电厂生活废水的环保工艺

发布时间:2017-12-14 18:09:0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7.12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处理电厂生活废水的环保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电厂生活废水首先通过格栅,去除块状固体物,然后进入酸碱调节池,调节pH为6.5‑7.5之间,再进入微生物反应池,按照每立方米液体添加3‑5g的量来加入微生物制剂,处理时间为60‑72小时,液体通过滤网后排出,用于土壤灌溉。本发明工艺操作简便,环境友好,成本低廉,能够有效地修复废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处理电厂生活废水的环保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电厂生活废水首先通过格栅,去除块状固体物,然后进入酸碱调节池,调节pH为6.5-7.5之间,再进入微生物反应池,按照每立方米液体添加3-5g的量来加入微生物制剂,处理时间为60-72小时,液体通过滤网后排出,用于土壤灌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制剂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得:

  1)将环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嗜氨微杆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施氏假单胞菌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分别按照常规培养获得环状芽孢杆菌发酵液、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嗜氨微杆菌发酵液、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发酵液、施氏假单胞菌发酵液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发酵液;

  2)将环状芽孢杆菌发酵液、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嗜氨微杆菌发酵液、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发酵液、施氏假单胞菌发酵液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发酵液按照5-7:3-5:3-5:2-3:2-3:1-2的体积比混合均匀,然后置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2小时,得到混合培养液,再浓缩至原体积的五分之一,得到浓缩液;

  3)将环糊精和海藻酸钠1: 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添加到占混合物两倍重量的水中,制得粘稠物;

  4)将浓缩液与粘稠物按照4-7:3-5的体积比混合,搅拌均匀,涂覆在玻璃纤维布的正反两面,干燥,再置于CaCl2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反应时间为120min,取出,20-30℃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3wt%,即得微生物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得:取从酸碱调节池中排出的废水,然后往废水中添加葡萄糖30g,酵母粉12g,磷酸二氢钾2g,磷酸氢二钾2g,硫酸镁2g,硫酸亚铁1g,搅拌均匀,定容至1L,制得液体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芽孢杆菌发酵液、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嗜氨微杆菌发酵液、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发酵液、施氏假单胞菌发酵液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发酵液的浓度均为1×1010cuf/m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芽孢杆菌为ATCC 13403、巨大芽孢杆菌为ATCC14581、嗜氨微杆菌为ATCC 15354、木糖氧化无色杆菌为ATCC 27061、施氏假单胞菌为ATCC 17588、嗜盐四联球菌为ATCC 1362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CaCl2溶液的浓度为0.8wt%。

  说明书

  一种处理电厂生活废水的环保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电厂生活污水的环保工艺。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主要是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厨房用水、洗涤用水和卫生间用水所产生的排放水,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 中含氮、磷、硫多。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00L以上,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恶化,尤其是生态水环境的污染,伴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生活用水的水体中的营养元素浓度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使得生活污水增多,难以有效的进行集中处理,直接影响到地表水体的环境质量与饮用水的安全。电厂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废水,电力部门需要对生活废水进行处理。

  目前处理生活废水的方法有较多,包括物理吸附法、化学法以及生物修复法等。生物修复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主要依靠菌群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环境友好性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但是存在菌株配伍不合理,处理效果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电厂生活废水的环保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处理电厂生活废水的环保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电厂生活废水首先通过格栅,去除块状固体物,然后进入酸碱调节池,调节pH为6.5-7.5之间,再进入微生物反应池,按照每立方米液体添加3-5g的量来加入微生物制剂,处理时间为60-72小时,液体通过滤网后排出,用于土壤灌溉。

  具体地,所述微生物制剂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得:

  1)将环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嗜氨微杆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施氏假单胞菌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分别按照常规培养获得环状芽孢杆菌发酵液、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嗜氨微杆菌发酵液、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发酵液、施氏假单胞菌发酵液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发酵液;

  2)将环状芽孢杆菌发酵液、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嗜氨微杆菌发酵液、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发酵液、施氏假单胞菌发酵液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发酵液按照5-7:3-5:3-5:2-3:2-3:1-2的体积比混合均匀,然后置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2小时,得到混合培养液,再浓缩至原体积的五分之一,得到浓缩液;

  3)将环糊精和海藻酸钠1: 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添加到占混合物两倍重量的水中,制得粘稠物;

  4)将浓缩液与粘稠物按照4-7:3-5的体积比混合,搅拌均匀,涂覆在玻璃纤维布的正反两面,干燥,再置于CaCl2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反应时间为120min,取出,20-30℃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3wt%,即得微生物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培养基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得:取从酸碱调节池中排出的废水,然后往废水中添加葡萄糖30g,酵母粉12g,磷酸二氢钾2g,磷酸氢二钾2g,硫酸镁2g,硫酸亚铁1g,搅拌均匀,定容至1L,制得液体培养基;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芽孢杆菌发酵液、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嗜氨微杆菌发酵液、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发酵液、施氏假单胞菌发酵液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发酵液的浓度均为1×1010cuf/ml。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芽孢杆菌为ATCC 13403、巨大芽孢杆菌为ATCC 14581、嗜氨微杆菌 为ATCC 15354、木糖氧化无色杆菌为ATCC 27061、施氏假单胞菌为ATCC 17588、嗜盐四联球菌为ATCC 13623。

  进一步地,所述CaCl2溶液的浓度为0.8wt%。

  一方面,本发明的菌株扩大培养获得发酵液的方式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可以参考工具书记载的方式。

  另一方面,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技术方案中,对微生物制剂中菌株浓度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选择,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预定的用途不同,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制剂可以制备为不同的剂型,并添加相应的赋形剂等成分。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但是并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本发明修复生活废水的工艺操作简便,可实现环保绿色修复的目的,经济高效,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泛;

  本发明微生物制剂中各菌株配伍合理,协同作用强,能够有效利用废水中氨氮以及SS,大幅度降低COD含量;

  玻璃纤维布具备耐腐蚀以及透气性能好的特点,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可作为微生物附着体,本发明采用糊精、海藻酸钠以及氯化钙作为交联剂和有机反应剂,将菌株附着到玻璃纤维布上,使玻璃纤维布表面形成有效的孔道和缝隙,增加了比表面积,提高了菌株附着力;

  本发明微生物制剂首先经过驯化处理,使得更加适应废水环境;制剂和水体密度接近,能够悬浮与废水中,避免了密度过大沉淀于池底造成的微生物分布不均而影响除污效果,还能减少污泥的产量;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更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实验方法中,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的实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

  实施例1

  一种处理电厂生活废水的环保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电厂生活废水首先通过格栅,去除块状固体物,然后进入酸碱调节池,调节pH为6.7,再进入微生物反应池,按照每立方米液体添加5g的量来加入微生物制剂,处理时间为60小时,液体通过滤网后排出,用于土壤灌溉。

  所述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环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嗜氨微杆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施氏假单胞菌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分别按照常规培养获得环状芽孢杆菌发酵液、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嗜氨微杆菌发酵液、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发酵液、施氏假单胞菌发酵液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发酵液;

  2)将环状芽孢杆菌发酵液、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嗜氨微杆菌发酵液、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发酵液、施氏假单胞菌发酵液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发酵液按照5:3:3:2:2: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然后按照5%的接种量置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2小时,得到混合培养液,再浓缩至原体积的五分之一,得到浓缩液;

  所述液体培养基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得:取从酸碱调节池中排出的废水,然后往废水中添加葡萄糖30g,酵母粉12g,磷酸二氢钾2g,磷酸氢二钾2g,硫酸镁2g,硫酸亚铁1g,搅拌均匀,定容至1L,制得液体培养基;

  所述环状芽孢杆菌发酵液、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嗜氨微杆菌发酵液、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发酵液、施氏假单胞菌发酵液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发酵液的浓度均为1×1010cuf/ml;所述环状芽孢杆菌为ATCC 13403、巨大芽孢杆菌为ATCC14581、嗜氨微杆菌 为ATCC 15354、木糖氧化无色杆菌为ATCC 27061、施氏假单胞菌为ATCC 17588、嗜盐四联球菌为ATCC 13623;

  3)将环糊精和海藻酸钠1: 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添加到占混合物两倍重量的水中,加热至70℃,保温条件下,200rpm搅拌10min,停止搅拌,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粘稠物;

  4)将浓缩液与粘稠物按照4:3的体积比混合,搅拌均匀,涂覆在玻璃纤维布的正反两面,20-30℃干燥处理30min,再置于0.8wt%的CaCl2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反应时间为120min,取出,20-30℃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3wt%,即得微生物制剂。

  实施例2

  一种处理电厂生活废水的环保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电厂生活废水首先通过格栅,去除块状固体物,然后进入酸碱调节池,调节pH为7.1,再进入微生物反应池,按照每立方米液体添加3g的量来加入微生物制剂,处理时间为72小时,液体通过滤网后排出,用于土壤灌溉。

  所述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环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嗜氨微杆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施氏假单胞菌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分别按照常规培养获得环状芽孢杆菌发酵液、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嗜氨微杆菌发酵液、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发酵液、施氏假单胞菌发酵液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发酵液;

  2)将环状芽孢杆菌发酵液、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嗜氨微杆菌发酵液、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发酵液、施氏假单胞菌发酵液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发酵液按照7:5:5:3:3:2的体积比混合均匀,然后按照5%的接种量置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2小时,得到混合培养液,再浓缩至原体积的五分之一,得到浓缩液;

  所述液体培养基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得:取从酸碱调节池中排出的废水,然后往废水中添加葡萄糖30g,酵母粉12g,磷酸二氢钾2g,磷酸氢二钾2g,硫酸镁2g,硫酸亚铁1g,搅拌均匀,定容至1L,制得液体培养基;

  所述环状芽孢杆菌发酵液、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嗜氨微杆菌发酵液、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发酵液、施氏假单胞菌发酵液以及嗜盐四联球菌发酵液的浓度均为1×1010cuf/ml;所述环状芽孢杆菌为ATCC 13403、巨大芽孢杆菌为ATCC14581、嗜氨微杆菌 为ATCC 15354、木糖氧化无色杆菌为ATCC 27061、施氏假单胞菌为ATCC 17588、嗜盐四联球菌为ATCC 13623;

  3)将环糊精和海藻酸钠1: 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添加到占混合物两倍重量的水中,加热至70℃,保温条件下,200rpm搅拌10min,停止搅拌,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粘稠物;

  4)将浓缩液与粘稠物按照4-7:3-5的体积比混合,搅拌均匀,涂覆在玻璃纤维布的正反两面,20-30℃干燥处理30min,再置于0.8wt%的CaCl2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反应时间为120min,取出,20-30℃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3wt%,即得微生物制剂。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