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净化系统及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7-12-16 16:07:0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号­CN201710414083.2

  申请日2017.06.05

  公开(公告)号­CN107162176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IPC分类号C02F3/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包括筒体、底座和端盖,筒体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筒体分为第一沉淀室、第二沉淀室和曝气室,第一沉淀室、第二沉淀室和曝气室之间通过导流管件连接,第一沉淀室的内壁上设置有进水管,曝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通过衔接管连接导流管件,第二沉淀室内设置有滗水装置,曝气室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其处理方法包括:筒体框架安装、滗水装置安装、导流管件安装、曝气装置安装和污水处理。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不仅简化了污水处理的步骤,而且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占地面积小,能快速将污水与上清液进行分离,同时提高了曝气效果,增加了水中的含氧量。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包括筒体、底座和端盖,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筒体的下方,所述端盖位于所述筒体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筒体分为第一沉淀室、第二沉淀室和曝气室,所述第一沉淀室、所述第二沉淀室和所述曝气室之间通过导流管件连接,所述第一沉淀室的内壁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曝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衔接管连接所述导流管件,所述第二沉淀室内设置有滗水装置,所述曝气室内设置有曝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件包括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和第三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连通所述第一沉淀室和所述曝气室,所述第二导流管连通所述第二沉淀室和所述曝气室,所述第三导流管连通所述第一沉淀室和所述第二沉淀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沉淀室内的所述第三导流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流管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滗水装置包括电机、转轴和滗水板,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转轴连接在所述电机上,且垂直于所述底座,两个所述滗水板上下平行分布在所述第二沉淀室内,所述滗水板通过卡接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滗水板的转动角度为a,所述转动角度a的范围为0゜~9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滗水板的上方设置有渗透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上曝气台和下曝气台,所述下曝气台固定连接在所述曝气室的底部,所述上曝气台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曝气台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曝气台内设置有第一射流泵和第一曝气板,所述第一射流泵位于所述上曝气台的中心处,所述第一曝气板分布在所述上曝气台的顶面和侧面上,所述第一射流泵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曝气板,所述第一曝气板上均匀设置有第一曝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曝气台内设置有第二射流泵和第二曝气板,所述第二射流泵位于所述下曝气台的中心处,所述第二曝气板分布在所述下曝气台的顶面和侧面上,所述第二射流泵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曝气板,所述第二曝气板上均匀设置有第二曝气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筒体框架安装

  a、首先根据污水处理的设计要求选择相应容积的筒体、底座和端盖,并在底座的顶面圆周上开设安装孔和密封槽,在密封槽上埋设密封圈,密封圈的一般露出在外部,然后在筒体的底面上开设密封槽,再将筒体与底座进行安装,并在其连接的缝隙处进行密封处理;

  b、然后根据设计的要求在筒体的顶面圆周上画出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安装位置,并做上标记,根据标记先将第一隔板沿着筒体的内壁插入,直至与底板接触,将底板与第一隔板之间、筒体内壁与第一隔板之间的缝隙处进行密封处理,第一隔板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限位孔;

  c、接着在第一隔板的顶面和筒体的顶面上做上标记,将第二隔板沿着筒体和第一隔板的侧面插入,直至与底板接触,将底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第二隔板与筒体内壁和第一隔板之间的缝隙处进行密封处理,使筒体的内部形成第一沉淀室、第二沉淀室和曝气室,在第一沉淀室的侧面上安装进水管,进水管与筒体的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15cm,在曝气室的侧面上安装出水管,出水管与筒体的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15cm;

  2)滗水装置安装

  a、待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安装结束后,根据设计要求在第二沉淀室的设计高度位置做上标记,并用钻孔机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连接位置水平钻取两个盲孔,两个盲孔上下水平设置;

  b、然后在盲孔内安装卡接环,并从底板的底部插入转轴,使转轴沿着限位孔伸入,将卡接环固定在转轴上,接着在转轴的底端安装电机,并将电机固定在底座内;

  c、待卡接环能随着转轴旋转时,在上下两个卡接环上分别安装滗水板;

  d、最后在每个滗水板的上方5~10cm的位置安装渗透膜;

  3)导流管件安装

  待滗水装置安装结束后,首先选取第一导流管,根据设计要求将第一导流管架设在第一隔板上的设定位置处,然后选取第二导流管,将第二导流管架设在第一隔板上的设定位置处,接着选取第三导流管,将第三导流管架设在第二隔板的设定位置处,最后用辅助管将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和第三导流管进行固定连接,使其形成输水通道,其中第二沉淀室内的第三导流管的端口位于下方的滗水板以下10cm,第二导流管的端口位于上方的滗水板以上10cm,曝气室内的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通过衔接管连接出水管;

  4)曝气装置安装

  首先将上曝气台通过支撑柱连接在下曝气台上,连接后在外部对曝气装置进行测试,待曝气装置运行稳定后,将其安装在曝气室内,并进行固定;

  5)污水处理

  待整个污水净化系统安装结束后,首先将外部管道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进行连接,然后连续通入污水,使污水在第一沉淀室内沉淀10~15分钟,然后在第三导流管的作用下输入第二沉淀室,第二沉淀室内的污水在滗水装置的作用下使污水通过渗透膜上升,直至淹没第二导流管,当污水超过第二导流管的端口30~40cm后通过第二导流管流入曝气室,经曝气室内的曝气装置曝气后,通过衔接管从出水管输出。

  说明书

  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净化系统是用于为使污水达到排放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

  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净化系统占地面积较大,安装维修不方便,而且使用寿命不长,同时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及其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该处理方法不仅简化了污水处理的步骤,而且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占地面积小,能快速将污水与上清液进行分离,同时提高了曝气效果,增加了水中的含氧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包括筒体、底座和端盖,底座位于筒体的下方,端盖位于筒体的上方,其特征在于:筒体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筒体分为第一沉淀室、第二沉淀室和曝气室,第一沉淀室、第二沉淀室和曝气室之间通过导流管件连接,第一沉淀室的内壁上设置有进水管,曝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通过衔接管连接导流管件,第二沉淀室内设置有滗水装置,曝气室内设置有曝气装置;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筒体分成第一沉淀室、第二沉淀室和曝气室的设计,可以使污水的沉淀、净化、曝气在同一装置内实现,减小了污水净化系统的占地面积,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滗水装置的设计,可以将污水中的上清液通过第二导流管排放至曝气室内,有效地提高了上清液与杂质的分离效果,提高上清液的水质,曝气装置的设计,可以增加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液体中的溶解氧,从而保证曝气室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提高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进一步,导流管件包括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和第三导流管,第一导流管连通第一沉淀室和曝气室,第二导流管连通第二沉淀室和曝气室,第三导流管连通第一沉淀室和第二沉淀室,通过三个导流管的设计,可以使各个室内的污水处理后快速进入下一步处理,第一沉淀室、第二沉淀室和曝气室独立分开工作,互不影响,便于维修。

  进一步,位于第二沉淀室内的第三导流管的长度大于第二导流管的长度,此设计可以使滗水后的上清液在不搅拌的情况下快速进入曝气室,提高上清液与杂质的分离效果。

  进一步,滗水装置包括电机、转轴和滗水板,电机位于底座内,转轴连接在电机上,且垂直于底座,两个滗水板上下平行分布在第二沉淀室内,滗水板通过卡接环固定连接在转轴上,通过电机带动转轴旋转,进而带动滗水板在第二沉淀室内旋转,对污水进行滗水处理,将上清液与杂质进行分离。

  进一步,滗水板的转动角度为a,转动角度a的范围为0°~90°,此角度范围内可以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滗水板的上方设置有渗透膜,通过两层渗透膜的设计,可以使滗水后的上清液通过渗透膜上浮,大大提高了污水的分离效率。

  进一步,曝气装置包括上曝气台和下曝气台,下曝气台固定连接在曝气室的底部,上曝气台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在下曝气台的上方,通过上曝气台和下曝气台的设计,可以实现单独曝气和双向曝气,不仅提高了曝气的效率,而且可以根据曝气室内不同的水深进行选择,在不影响曝气效果的情况下降低了能耗。

  进一步,上曝气台内设置有第一射流泵和第一曝气板,第一射流泵位于上曝气台的中心处,第一曝气板分布在上曝气台的顶面和侧面上,第一射流泵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第一曝气板,第一曝气板上均匀设置有第一曝气孔,第一射流泵通过第一连接管作用于第一曝气板,并经过上曝气台的顶面和侧面上的第一曝气孔作用于水中,提高了曝气的范围和面积,使曝气效果更显著。

  进一步,下曝气台内设置有第二射流泵和第二曝气板,第二射流泵位于下曝气台的中心处,第二曝气板分布在下曝气台的顶面和侧面上,第二射流泵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第二曝气板,第二曝气板上均匀设置有第二曝气孔,第二射流泵通过第二连接管作用于第二曝气板,并经过下曝气台的顶面和侧面上的第二曝气孔作用于水中,提高了曝气的范围和面积,使曝气效果更显著。

  如上述的一种活性污泥生态污水净化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筒体框架安装

  a、首先根据污水处理的设计要求选择相应容积的筒体、底座和端盖,并在底座的顶面圆周上开设安装孔和密封槽,在密封槽上埋设密封圈,密封圈的一般露出在外部,然后在筒体的底面上开设密封槽,再将筒体与底座进行安装,并在其连接的缝隙处进行密封处理;

  b、然后根据设计的要求在筒体的顶面圆周上画出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安装位置,并做上标记,根据标记先将第一隔板沿着筒体的内壁插入,直至与底板接触,将底板与第一隔板之间、筒体内壁与第一隔板之间的缝隙处进行密封处理,第一隔板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限位孔;

  c、接着在第一隔板的顶面和筒体的顶面上做上标记,将第二隔板沿着筒体和第一隔板的侧面插入,直至与底板接触,将底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第二隔板与筒体内壁和第一隔板之间的缝隙处进行密封处理,使筒体的内部形成第一沉淀室、第二沉淀室和曝气室,在第一沉淀室的侧面上安装进水管,进水管与筒体的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15cm,在曝气室的侧面上安装出水管,出水管与筒体的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15cm;

  2)滗水装置安装

  a、待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安装结束后,根据设计要求在第二沉淀室的设计高度位置做上标记,并用钻孔机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连接位置水平钻取两个盲孔,两个盲孔上下水平设置;

  b、然后在盲孔内安装卡接环,并从底板的底部插入转轴,使转轴沿着限位孔伸入,将卡接环固定在转轴上,接着在转轴的底端安装电机,并将电机固定在底座内;

  c、待卡接环能随着转轴旋转时,在上下两个卡接环上分别安装滗水板;

  d、最后在每个滗水板的上方5~10cm的位置安装渗透膜;

  3)导流管件安装

  待滗水装置安装结束后,首先选取第一导流管,根据设计要求将第一导流管架设在第一隔板上的设定位置处,然后选取第二导流管,将第二导流管架设在第一隔板上的设定位置处,接着选取第三导流管,将第三导流管架设在第二隔板的设定位置处,最后用辅助管将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和第三导流管进行固定连接,使其形成输水通道,其中第二沉淀室内的第三导流管的端口位于下方的滗水板以下10cm,第二导流管的端口位于上方的滗水板以上10cm,曝气室内的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通过衔接管连接出水管;

  4)曝气装置安装

  首先将上曝气台通过支撑柱连接在下曝气台上,连接后在外部对曝气装置进行测试,待曝气装置运行稳定后,将其安装在曝气室内,并进行固定;

  5)污水处理

  待整个污水净化系统安装结束后,首先将外部管道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进行连接,然后连续通入污水,使污水在第一沉淀室内沉淀10~15分钟,然后在第三导流管的作用下输入第二沉淀室,第二沉淀室内的污水在滗水装置的作用下使污水通过渗透膜上升,直至淹没第二导流管,当污水超过第二导流管的端口30~40cm后通过第二导流管流入曝气室,经曝气室内的曝气装置曝气后,通过衔接管从出水管输出。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筒体分成第一沉淀室、第二沉淀室和曝气室的设计,可以使污水的沉淀、净化、曝气在同一装置内实现,减小了污水净化系统的占地面积,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2、滗水装置的设计,可以将污水中的上清液通过第二导流管排放至曝气室内,有效地提高了上清液与杂质的分离效果,提高上清液的水质;

  3、曝气装置的设计,可以增加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液体中的溶解氧,从而保证曝气室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提高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4、通过两层渗透膜的设计,可以使滗水后的上清液通过渗透膜上浮,大大提高了污水的分离效率;

  5、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不仅简化了污水处理的步骤,而且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占地面积小,能快速将污水与上清液进行分离,同时提高了曝气效果,增加了水中的含氧量。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