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4.28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56; C02F1/5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法;所述的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混合絮凝剂的制备;2)去除大颗粒;3)pH的调节;4)混合絮凝剂的加入;5)搅拌混匀;本发明使用混合絮凝剂,能够避免单独使用聚丙稀铣胺导致的颗粒物去除率较低的问题,在污水中形成较好的絮凝剂,能够使得在去除率较高,不带入其他有害杂质;将混合絮凝剂和污水的比例进行限定,能够在颗粒物去除率较高的同时,不会导致混合絮凝剂的浪费;本发明将pH限定到6‑8之间,在此pH条件下,本发明的混合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较佳;本发明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较低,适用性较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絮凝剂的制备
按比例将铝矾土、废盐酸和聚丙烯酰胺加入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备用;
2)去除大颗粒
将待处理的污水经过格栅,去除大颗粒杂质;
3)pH的调节
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污水pH调节至6-8;
4)混合絮凝剂的加入
在调节好pH污水中加入步骤1)制备的混合絮凝剂;
5)搅拌混匀
加入混合絮凝剂后,使用搅拌桨将含有混合絮凝剂的污水搅拌均匀,静置2h后,抽取上层液体进入下一道工序。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铝矾土、废盐酸和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2-3:1:1-3。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格栅孔径为可调节大小的孔径。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使用的pH调节剂NaH2PO4或Na2HPO4中的一种。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加入混合絮凝剂的体积为污水体积的1-3/1000。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法还包括步骤6),将步骤5)下层凝胶经过滤后重复1)-5)步骤。
说明书
一种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中过程中,颗粒物的去除为整个污水处理的第一步,颗粒物去 除的效率会影响到整个污水处理的流程。
现有的去除颗粒物的方法,去除效率低下,在没有将颗粒物大部分去除则 进行下一步的工序,其他的需要去除的有害成分,比如铅和镉等重金属元素会 吸附在颗粒物的表面或浸入到颗粒物内,造成重金属的去除也不完全,另外, 现有的去除颗粒物的方法,一般都是单独加入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将颗粒物 进行絮凝后沉降,最后去除带有颗粒物的聚丙烯酰胺,但是,单独的聚丙烯酰 胺对污水中颗粒物的去除效率低下。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法,能够使得去除污水中颗 粒物的效果较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 法,能够使得污水中颗粒物去除率较高,并且产生的沉降胶体容易处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一种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絮凝剂的制备
按比例将铝矾土、废盐酸和聚丙烯酰胺加入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备用;
2)去除大颗粒
将待处理的污水经过格栅,去除大颗粒杂质;
3)pH的调节
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污水pH调节至6-8;
4)混合絮凝剂的加入
在调节好pH污水中加入步骤1)制备的混合絮凝剂;
5)搅拌混匀
加入混合絮凝剂后,使用搅拌桨将含有混合絮凝剂的污水搅拌均匀,静置2h 后,抽取上层液体进入下一道工序。
进一步,在步骤1)中,所述的铝矾土、废盐酸和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 2-3:1:1-3。
进一步,在步骤2)中,格栅孔径为可调节大小的孔径。
进一步,在步骤3)中,使用的pH调节剂NaH2PO4或Na2HPO4中的一 种。
进一步,在步骤4)中,加入混合絮凝剂的体积为污水体积的1-3/1000。
进一步,所述的去除污水中颗粒物的方法还包括步骤6),将步骤5)下层 凝胶经过滤后重复1)-5)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1.使用混合絮凝剂,能够避免单独使用聚丙稀铣胺导致的颗粒物去除率较低 的问题,并且将铝矾土、废盐酸和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进行限定,三者之间相 互作用,在污水中形成较好的絮凝剂,能够使得在去除率较高,不带入其他有 害杂质;
2.将混合絮凝剂和污水的比例进行限定,能够在颗粒物去除率较高的同时, 不会导致混合絮凝剂的浪费;
3.混合絮凝剂的效果与pH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在合适的pH条件下,絮 凝剂的絮凝效果较好,本发明将pH限定到6-8之间,在此pH条件下,本发明 的混合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较佳;
4.本发明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较低,适用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