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发布时间:2017-12-22 17:56:0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4.25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与污水进水管道连通的缺氧池、内部设置有MBR膜组件的MBR膜生物反应池、内部设置有絮凝反应装置的絮凝池、内部设置有斜管沉淀装置的斜管沉淀池、内部设置纤维转盘的纤维转盘滤池,所述缺氧池、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所述絮凝池、所述斜管沉淀池、所述纤维转盘滤池顺次连接;其优点是:采用缺氧池和MBR膜生物反应池循环处理工艺,提高脱氮效率,克服农村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影响,有效去除磷;依次通过絮凝池、斜管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的污水处理工艺,适合农村水量水质的处理,使出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利于推广;装置大小可自由调节,占地面积小,设备组合灵活;可就近处理,邻村建设,提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污水进水管道(11)连通的缺氧池(1)、内部设置有MBR膜组件(21)的MBR膜生物反应池(2)、内部设置有絮凝反应装置(31)的絮凝池(3)、内部设置有斜管沉淀装置(41)的斜管沉淀池(4)、内部设置纤维转盘(51)的纤维转盘滤池(5),所述缺氧池(1)、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2)、所述絮凝池(3)、所述斜管沉淀池(4)、所述纤维转盘滤池(5)顺次连接;

  其中,所述缺氧池(1)与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2)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出水堰(6),且所述缺氧池(1)底部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7)与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2)底部连通,使得经所述缺氧池(1)处理的污水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堰(6)进入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2)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管道(7)再次进入所述缺氧池(1),进行次循环处理;

  所述MBR膜组件(21)与所述絮凝池(3)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8),用于水流从所述MBR膜组件(21)运输至所述絮凝池(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3)外接一臭氧发生器(9),用于向所述絮凝反应装置(31)提供臭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7)、所述第二管道(8)上分别设置有混合液循环泵(71)、膜出水抽吸泵(81);

  所述第二管道(8)上还设置有一管式混合器(82),用于向经过所述第二管道(8)的污水中投放混凝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组件(21)底部设置有一与气体抽吸泵(22)电连接的气体反冲洗装置(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3)与所述斜管沉淀池(4)之间设置有平行设置的第一隔板(32)、第二隔板(33),且所述第一隔板(32)顶端与所述絮凝池(3)的顶部固定,下端与所述絮凝池(3)的底部具有间隙;所述第二隔板(33)的顶端与所述斜管沉淀池(4)的顶部具有间隙,底端与所述斜管沉淀池(4)的底部固定,且所述第一隔板(32)与所述第二隔板(33)之间具有间隙,使得经所述絮凝池(3)处理后的污水依次流经所述第一隔板(32)、所述第二隔板(33)后进入所述斜管沉淀池(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32)与所述第二隔板(33)之间设置有一导流板(34),所述导流板(34)一端与所述第二隔板(33)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絮凝池(3)底部,且所述导流板(34)底部与所述第一隔板(3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隔板(32)、所述第二隔板(33)、所述导流板(34)之间围合为一导流区,使得经所述絮凝池(3)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所述导流区进入所述斜管沉淀池(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4)与所述第二隔板(33)所形成的夹角为50°~6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4)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隔板(32)底部平齐或者低于所述第一隔板(32)底部。

  9.一种农村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污水通入缺氧池(1)进行缺氧处理,然后通过第一出水堰(6)流入MBR膜生物反应池(2),再通过第一管道(7)将MBR膜生物反应池(2)内的水导入缺氧池(1)内进行循环处理;

  S2、经MBR膜生物反应池(2)处理的污水进入通过所述第二管道(8)导入絮凝池(3),使得污水从下由上进入,向絮凝池(3)的四周流动;

  S3、经絮凝池(3)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斜管沉淀池(4)进行斜管沉淀,污水经过斜管沉淀装置(41)处理后,颗粒物沉淀于斜管沉淀池(4)内,而经斜管沉淀装置(41)处理后的液体进入纤维转盘滤池(5),最后方可达标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污水进行絮凝反应的同时,通过臭氧发生器(9)产生的臭氧进行消毒处理。

  说明书

  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农村污水污染已对农村地区的水体、土地等自然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为确保农村水源安全和农民身体健康,农村污水治理刻不容缓。

  农村污水的主要特点包括:(1)农村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污水的混合体,基本上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可生化性好,但水质水量变化较大;

  (2)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大部分没有排水管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难度较大,如果集中收集处理,管网投资部分往往较大,且容易造成重复建设。

  中国当前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应用最广泛的工艺是:传统二级处理工艺A2/O(或厌氧)+人工湿地法,新技术的应用比例还比较低,传统技术虽然运行成熟,但缺点也很明显。A2/O+人工湿地法,出水达到一级B标准,但达到一级A标准较难,且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时,工艺运行管理技术较复杂,如果管理不善或者运行复杂都会导致农村污水处理陷入困境;厌氧+人工湿地法虽然也能达到一级B标准,但占地大,脱氮除磷效果差,滤料宜堵塞。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使得在农村进行污水处理占地面积小,并且可就地收集,规模化建设,设备组合灵活度高,避免了管网的大规模重复建设,利于推广。

  本发明第一方面保护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与污水进水管道连通的缺氧池、内部设置有MBR膜组件的MBR膜生物反应池、内部设置有絮凝反应装置的絮凝池、内部设置有斜管沉淀装置的斜管沉淀池、内部设置纤维转盘的纤维转盘滤池,所述缺氧池、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所述絮凝池、所述斜管沉淀池、所述纤维转盘滤池顺次连接;

  其中,所述缺氧池与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出水堰,且所述缺氧池底部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底部连通,使得经所述缺氧池处理的污水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堰进入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管道再次进入所述缺氧池,进行次循环处理;

  所述MBR膜组件与所述絮凝池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用于水流从所述MBR膜组件运输至所述絮凝池。

  本发明第二方面保护一种农村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污水通入所述缺氧池进行缺氧处理,然后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堰流入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再通过所述第一管道将MBR膜生物反应池内的水导入所述缺氧池内进行循环处理,用于脱氮与生物除磷;

  S2、经所述MBR膜生物反应池处理的污水进入通过所述第二管道导入所述絮凝池,使得污水从下由上进入,向所述絮凝池的四周流动,用于提高脱稳颗粒的碰撞,加强大颗粒絮凝体;

  S3、经所述絮凝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所述斜管沉淀池进行斜管沉淀,污水经过所述斜管沉淀装置处理后,颗粒物沉淀于所述斜管沉淀池内,而经所述斜管沉淀装置处理后的液体进入所述纤维转盘滤池,最后方可达标排出。

  一种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其优点是:

  (1)采用缺氧池和MBR膜生物反应池循环处理工艺,利用缺氧、好氧条件提高了脱氮效率,再者,利用好氧+膜的有效分离作用,克服了农村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影响,并实现了对磷的有效去除;

  (2)依次通过絮凝池、斜管沉淀池、臭氧消毒、纤维转盘滤池的污水处理工艺,适合不同农村水量水质的处理,使得出水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利于新工艺的推广;

  (3)本发明装置大小可进行自由调节,占地面积小,设备组合灵活;

  (4)该一体化装置可就近处理,邻村建设,避免了管网的大量重复建设,且提升了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