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废水预处理沉淀池

发布时间:2017-12-23 14:05:3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2.14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IPC分类号B01D21/02; B01D2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污水 预处理沉淀池,包括进水端以及斜管填料区,所述斜管填料区内固定有填料模块,填料模块内固定有斜管填料;所述进水端与斜管填料区之间设有四块挡板,外侧两块挡板与中间挡板转动连接,形成对开向进水端开启的活动门。本发明通过填料模块将斜管填料进行固定,便于将斜管填料统一吊起或进行移动,提高作业效率;填料模块对内部的斜管填料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移动填料模块的过程中不易对斜管填料造成损害,极大地减少了掉落斜管填料碎片的情况,加强了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保护;四块挡板可作为沉淀池中的进水挡墙,活动门的设置方便了填料模块的移动,进一步提高灵活性和清理淤泥的便捷性。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废水预处理沉淀池,包括进水端以及斜管填料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填料区内固定有填料模块,填料模块内固定有斜管填料;所述进水端与斜管填料区之间设有四块挡板,外侧两块挡板与中间挡板转动连接,形成对开向进水端开启的活动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废水预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料支架以及用于支撑填料模块的槽钢支架,所述槽钢支架固定在沉淀池中,所述填料支架固定在槽钢支架上,填料模块安装在填料支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废水预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支架上设有从进水端往后延伸的轨道,填料模块底部设有适应轨道的脚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废水预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支架包括固定在槽钢支架上的多个竖向支架、连接相邻竖向支架中部的中部横向支架以及连接相邻竖向支架上部的上部横向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废水预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泥斗区,所述泥斗区包括多根排泥管和多个泥斗,一根排泥管对应一个泥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废水预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填料通过绳索固定在填料模块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废水预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模块上部安装有吊耳。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废水预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模块顶部安装有玻璃钢格栅板。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废水预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絮凝池以及反应池,所述絮凝池和反应池位于进水端与挡板间;所述絮凝池与反应池均设有走道板,走道板上布设有冲洗管,冲洗管末端安装有手动蝶阀及消防接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废水预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H调节池,所述PH调节池置于斜管填料区出水侧;所述PH调节池设有走道板,走道板上布设有冲洗管,冲洗管末端安装有手动蝶阀及消防接头。

  说明书

  一种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废水预处理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斜管沉淀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废水预处理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并且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其中斜管沉淀池为近年设计的新型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管的沉淀池,组装形式有斜管和支管两种,在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的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的平行管或平行管道(有时可利用蜂窝填料)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利用了层流原理的同时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以及处理效率。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每两块平行斜板间(或平行管内)相当于一个很浅的沉淀池,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

  但是在斜管沉淀池运行时,泥斗积泥较为严重,特别是脱硫废水,含有大量石膏成分,在沉淀过程中污泥沉淀快,粘度较大,不利于泥斗排泥,而且一般的斜管沉淀池中两个泥斗共用一根排泥管,其中一根排泥管一旦堵塞,污泥就会在排泥管堵塞的那个泥斗中大量沉积,造成沉淀池进水分布不均匀,还有当大部分污泥沉积在沉淀池前端时,泥斗排泥不畅会导致大量污泥沉淀到进水挡墙位置,造成斜管填料底部局部进水流速过大,废水快速从斜管填料底部进入,从填料上部出来,大量污泥沉积在斜管填料上部,严重影响沉淀池沉淀效果,对沉淀池统出水水质悬浮物指标影响较大。

  因此斜管沉淀池需要定期进行清理,需要人工移开斜管填料,清理泥斗积泥后也需要人工将填料回装,但定期清理沉淀池需要移动斜管填料作业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斜管填料移动难度较大,人工作业强度大,在池内作业有一定安全隐患(需要在填料支架上敷设木板作为平台作业移动填料,且填料上及木板上污泥较多,一不留神会发生脚底踩空或滑倒等意外);

  (2)填料移动过程中填料很容易出现部分损坏,很可能掉落填料碎片,而填料碎片可能会堵塞排泥泵,使得沉淀池污泥螺杆泵运行时存在设备隐患;

  (3)清理沉淀池时间较长,影响废水正常排放;

  (4)下雨或其他特殊天气影响沉淀池清泥作业。

  在公开号为CN205340236U的专利申请公开文本中提供了:一种废水沉淀装置,包括废水沉淀装置本体,还包括设置在废水沉淀装置本体前端的进水布水装置,废水沉淀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相连的一段沉淀区、二段沉淀区、三段沉淀区,一段沉淀区和二段沉淀区之间设置有导流板,二段沉淀区和三段沉淀区之间设置有挡流墙,三段沉淀区内设置有斜管填料;废水沉淀装置本体上还设置有和三段沉淀区相连的出水装置;一段沉淀区、二段沉淀区和三段沉淀区设置有若干个污泥斗,污泥斗连接设置有污泥排放装置。

  上述现有技术设置三段沉淀区:一段沉淀区、二段沉淀区以高污泥负荷为主,不设置填料,承担了污泥负荷的70-80%;三段沉淀区以加强出水效果为主,设置填料,由于污泥负荷低20-30%。通过在一、二段沉淀区不设置填料,先沉淀70-80%污泥的方式,减缓了三段沉淀区中填料的积泥问题,但这个方案治标不治本,随着污泥的日积月累,还是需要定期清理三段沉淀区,而在清理过程中会遇到上文所述的四个问题,同时,该方案三部分(段)沉淀区的设置极大地降低了沉淀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提供一种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废水预处理沉淀池,可方便快捷地完成清理积泥工作,移动斜管填料的过程中不易造成损害,消除人工移动填料时的人身和设备安全隐患。

  针对本专利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解决的:一种方便移动斜管填料的废水预处理沉淀池,包括进水端以及斜管填料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填料区内固定有填料模块,填料模块内固定有斜管填料;所述进水端与斜管填料区之间设有四块挡板,外侧两块挡板与中间挡板转动连接,形成对开向进水端开启的活动门。

  本专利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填料模块将斜管填料进行固定,便于将斜管填料统一吊起或进行移动后进行沉淀池清理积泥的工作,提高作业效率;填料模块对内部的斜管填料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移动填料模块的过程中不易对斜管填料造成损害,极大地减少了掉落斜管填料碎片的情况,加强了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保护;四块挡板可作为沉淀池中的进水挡墙,活动门的设置方便了填料模块的移动,进一步提高灵活性和清理淤泥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填料支架以及用于支撑填料模块的槽钢支架,所述槽钢支架固定在沉淀池中,所述填料支架固定在槽钢支架上,填料模块安装在填料支架内。

  所述填料支架对填料模块的形状和位置进行了限定,能够防止填料模块吊起时模块填料四周的填料变形或坍塌,避免填料模块不能回装到原位置的情况,可靠性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槽钢支架上设有从进水端往后延伸的轨道,填料模块底部设有适应轨道的脚轮。

  所述填料模块可以沿轨道移动,增加了清理积泥的便利性,灵活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支架包括固定在槽钢支架上的多个竖向支架、连接相邻竖向支架中部的中部横向支架以及连接相邻竖向支架上部的上部横向支架。

  所述竖向支架、中部横向支架以及上部横向支架共同构成结构稳定的填料支架,以保证填料模块被吊起的时候不会变形,提高可靠性,清泥作业的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泥斗区,所述泥斗区包括多根排泥管和多个泥斗,一根排泥管对应一个泥斗。

  相比于现有的一根排泥管对应两个泥斗,增加排泥管能有效提高排泥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斜管填料通过绳索固定在填料模块上。

  在斜管填料安装在填料模块的过程中用绳索固定好,可以防止斜管填料沉淀池在工作时上浮,保证沉淀池的工作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模块上部安装有吊耳。

  所述吊耳可以使起吊设备更方便地吊起填料模块,提高作业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模块顶部安装有玻璃钢格栅板。

  玻璃钢格栅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以及成本低的特点,其中重量轻可以减少吊起填料模块所需的负荷,同时安装格栅板的时候不需要起吊设备,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度高可以方便人或设备在玻璃钢格栅板上移动;成本低可以提高本专利的综合经济效益。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絮凝池以及反应池,所述絮凝池和反应池位于进水端与挡板间;所述絮凝池与反应池均设有走道板,走道板上布设有冲洗管,冲洗管末端安装有手动蝶阀及消防接头。

  所述冲洗管可利用消防水定期冲散并排走积泥,减少进入斜管填料区的污泥量,降低斜管填料区的运行负荷。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PH调节池,所述PH调节池置于斜管填料区出水侧;所述PH调节池设有走道板,走道板上布设有冲洗管,冲洗管末端安装有手动蝶阀及消防接头。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专利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通过填料模块将斜管填料进行固定,便于将斜管填料统一吊起或进行移动后进行沉淀池清理积泥的工作,提高作业效率;填料模块对内部的斜管填料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移动填料模块的过程中不易对斜管填料造成损害,极大地减少了掉落斜管填料碎片的情况,加强了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保护;四块挡板可作为沉淀池中的进水挡墙,活动门的设置方便了填料模块的移动,进一步提高灵活性和清理淤泥的便捷性。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