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废水光催化降解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25 12:46:3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2.27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IPC分类号C02F9/08; C02F1/32; C02F1/28; C02F10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废水光催化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装置、光催化降解池、活性炭反应沉淀区、活性炭回收装置,所述供电装置、所述光催化降解池、所述活性炭反应沉淀区、所述活性炭回收装置依次相连接,活性炭反应沉淀区设有饱和炭出口、活性炭入口,饱和炭出口与活性炭回收装置相连通,活性炭回收装置的活性炭出口通过活性炭运输装置分别与活性炭入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活性炭和光催化的净化废水作用,提高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率,解决了水污染问题。

  权利要求书

  1.废水光催化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装置、光催化降解池、活性炭反应沉淀区、活性炭回收装置,所述供电装置、所述光催化降解池、所述活性炭反应沉淀区、所述活性炭回收装置依次相连接,所述光催化降解池包括光催化叶片装置、螺旋状导流片、紫外灯,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紫外灯相连接,所述光催化降解池内沿深度方向均匀地排布有所述光催化叶片装置,所述紫外灯设置对应所述光催化叶片装置设置在所述光催化降解池的池壁上,所述光催化叶片装置包括支撑轴和若干转盘,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光催化降解池的两侧壁上、并与所述光催化降解池的池体的底壁平行设置,所述转盘通过其中心孔处设置的轴承配合支撑于所述支撑轴上,所述转盘的侧面设有沿径向凸起的叶片,所述叶片的外端部固定有聚丙烯纤维,所述螺旋状导流片设置于所述光催化叶片装置的下方,所述螺旋状导流片两侧的外缘与所述光催化降解池固定连接,所述聚丙烯纤维表面、所述螺旋状导流片表面均匀涂有纳米二氧化钛层,所述光催化降解池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活性炭反应沉淀区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转盘、所述螺旋状导流片与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反应沉淀区包括导流筒、挡水板、活性炭层、滤水帽和纯净水排出口,所述导流筒的上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导流筒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活性炭反应沉淀区池体的中部,所述导流筒的底端设有扰流帽,所述扰流帽的下方设有所述挡水板,所述活性炭层上设有饱和炭出口、活性炭入口,所述活性炭层设置于所述活性炭反应沉淀区的中上部,所述导流筒设置于所述活性炭反应沉淀区的下部,所述活性炭反应沉淀区的底部设有纯净水排出口,所述饱和炭出口与所述活性炭回收装置相连通,所述活性炭回收装置的活性炭出口通过活性炭运输装置分别与所述活性炭入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光催化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运输装置由回填炭子传送通道、供气层组成,所述回填炭子传送通道的端部与所述活性炭回收装置的活性炭入口相连通,所述回填炭子传送通道包括运输活性炭的输送带装置、防尘盒,所述输送带装置穿过所述防尘盒,所述防尘盒延所述输送带装置运输方向处依次开设有供输送带装置中输送带穿过的进料口、出料口,所述供气层由若干个出气单元组成,所述防尘盒对应所述供气层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出气单元对应设置的进气单元,所述出气单元中包含4个出气孔,该4个出进气孔按正方形排列并分列于正方形的4个顶点上,正方形的侧边与所述输送带装置运输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光催化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回收装置 上安装有微波发生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光催化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单元、进气单元与气体循环机构相连接,所述气体循环机构包括用于为各所述出气孔供气的气风机,用于与各所述进气孔配合抽气的抽气风机,以及用于连通各所述进气孔和进气风机、出气孔和抽气风机的输气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光催化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单元、所述进气单元结构相同,大小一致,并且出气孔和进气孔能够互换,实现进气、出气的转换。

  说明书

  废水光催化降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回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废水光催化降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和煤矿业等领域都在快速发展,而这些领域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水中包含大量的固体杂质以及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些工业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往往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灾害,但是现有的废水净化装置因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并不能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废水光催化降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废水光催化降解装置,包括供电装置、光催化降解池、活性炭反应沉淀区、活性炭回收装置,所述供电装置、所述光催化降解池、所述活性炭反应沉淀区、所述活性炭回收装置依次相连接,所述光催化降解池包括光催化叶片装置、螺旋状导流片、紫外灯,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紫外灯相连接,所述光催化降解池内沿深度方向均匀地排布有所述光催化叶片装置,所述紫外灯设置对应所述光催化叶片装置设置在所述光催化降解池的池壁上,所述光催化叶片装置包括支撑轴和若干转盘,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光催化降解池的两侧壁上、并与所述光催化降解池的池体的底壁平行设置,所述转盘通过其中心孔处设置的轴承配合支撑于所述支撑轴上,所述转盘的侧面设有沿径向凸起的叶片,所述叶片的外端部固定有聚丙烯纤维,所述螺旋状导流片设置于所述光催化叶片装置的下方,所述螺旋状导流片两侧的外缘与所述光催化降解池固定连接,所述聚丙烯纤维表面、所述螺旋状导流片表面均匀涂有纳米二氧化钛层,所述光催化降解池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活性炭反应沉淀区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转盘、所述螺旋状导流片与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反应沉淀区包括导流筒、挡水板、活性炭层、滤水帽和纯净水排出口,所述导流筒的上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导流筒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活性炭反应沉淀区池体的中部,所述导流筒的底端设有扰流帽,所述扰流帽的下方设有所述挡水板,所述活性炭层上设有饱和炭出口、活性炭入口,所述活性炭层设置于所述活性炭反应沉淀区的中上部,所述导流筒设置于所述活性炭反应沉淀区的 下部,所述活性炭反应沉淀区的底部设有纯净水排出口,所述饱和炭出口与所述活性炭回收装置相连通,所述活性炭回收装置的活性炭出口通过活性炭运输装置分别与所述活性炭入口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活性炭运输装置由回填炭子传送通道、供气层组成,所述回填炭子传送通道的端部与所述活性炭回收装置的活性炭入口相连通,所述回填炭子传送通道包括运输活性炭的输送带装置、防尘盒,所述输送带装置穿过所述防尘盒,所述防尘盒延所述输送带装置运输方向处依次开设有供输送带装置中输送带穿过的进料口、出料口,所述供气层由若干个出气单元组成,所述防尘盒对应所述供气层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出气单元对应设置的进气单元,所述出气单元中包含4个出气孔,该4个出进气孔按正方形排列并分列于正方形的4个顶点上,正方形的侧边与所述输送带装置运输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进一步,所述活性炭回收装置上安装有微波发生器。

  进一步,所述出气单元、进气单元与气体循环机构相连接,所述气体循环机构包括用于为各所述出气孔供气的气风机,用于与各所述进气孔配合抽气的抽气风机,以及用于连通各所述进气孔和进气风机、出气孔和抽气风机的输气管道。

  进一步,所述出气单元、所述进气单元结构相同,大小一致,并且出气孔和进气孔能够互换,实现进气、出气的转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支撑轴支撑于水池内,涂布有光催化剂的聚丙烯纤维、转盘悬浮于污水中,通过紫外灯催化,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该光催化填料与薄层光催化相比,其光催化剂与污水接触面积大,光催化效率高,能够用于大水量的污水处理场合,并且后续收集处理方便;控制装置能够带动螺旋状导流片、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流体运动,促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流动;活性炭可以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有害化学物质,防止废水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破坏,使水的排放更加安全可靠;微波加热速度快,能耗低。可实现活性炭在线再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易于实现工业;微波加热时,活性炭内部的水分迅速汽化所产生的高温蒸气将吸附在其微孔内的有机物迅速吹出、剥离脱落,有机物不易碳化、不会堵塞微孔,活性炭再生效率高;防尘盒为封闭状态,输送带装置和供气层并列的设计结构,使活性炭冷却干燥更为均匀;本实用新型利用活性炭和光催化的净化废水作用,提高了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率,缩短了反应时长,降低了能耗,最终解决了水污染问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