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2.08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IPC分类号E02D29/045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检修的雨污水共舱型综合管廊断面结构,包括综合舱、燃气舱、污水舱和雨水舱,综合舱、燃气舱及污水舱并排设置,且综合舱位于燃气舱和污水舱之间,雨水舱设于污水舱的上方,污水舱中敷设有污水管,污水管的上部间隔设有若干用于检修的检查井,检查井的顶板与雨水舱底板共壁,雨水舱的上部间隔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井,雨水井的井筒自雨水舱顶板垂直延伸至地面。本实用新型雨水舱位于污水舱的上方,当污水管需要检修时,可从经雨水井进入雨水舱,打开雨水舱底板中密封井盖,便于检修人员进行检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于检修的雨污水共舱型综合管廊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综合舱、燃气舱、污水舱和雨水舱,所述综合舱、燃气舱及污水舱并排设置,且综合舱位于燃气舱和污水舱之间,所述雨水舱设于污水舱的上方,所述污水舱中敷设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的上部间隔设有若干用于检修的检查井,所述检查井的顶板与雨水舱底板共壁,所述雨水舱的上部间隔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井,所述雨水井的井筒自雨水舱顶板垂直延伸至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检修的雨污水共舱型综合管廊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舱和燃气舱的高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检修的雨污水共舱型综合管廊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的井筒内壁设有便于检修人员出入的爬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检修的雨污水共舱型综合管廊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舱底板中设有与检查井配合的密封井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检修的雨污水共舱型综合管廊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井盖的直径为650-750mm。
说明书
便于检修的雨污水共舱型综合管廊断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检修的雨污水共舱型综合管廊断面结构。
背景技术
为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称为综合管廊,雨水管、污水管是综合管廊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种管线,传统的综合管廊工程中,通常不考虑将雨水、污水管纳入综合管廊中,即使进入综合管廊中也是利用综合管廊底部空间,并辅助设置雨水排水沟,当遇到雨季时会出现排水不及时现象,影响其他管线的正常运行。
专利号为201620624892.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断面结构,它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它包括综合仓、燃气仓、雨水仓、初期雨水仓和清水仓,综合仓一侧设置有燃气仓、清水仓,燃气仓设置在清水仓上方,清水仓的上层还设置有初期雨水仓,初期雨水仓的上层设置有雨水仓,雨水仓末端设置有河道连通口以及净化处理装置连通口,雨水仓通过净化处理装置与清水仓连接,清水仓的内部设置有可将内部清水提升至地面浇洒的清水提升泵,综合仓内部布置有污水管、通信管、电力管、给水管及预留管,综合仓一侧布置的污水管通过管道与设置在初期雨水仓中的污水提升泵连接。这种综合管廊断面结构较好地实现了雨污水共舱,但是其存在检修不方便的问题,需要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检修的雨污水共舱型综合管廊断面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检修的雨污水共舱型综合管廊断面结构,包括综合舱、燃气舱、污水舱和雨水舱,所述综合舱、燃气舱及污水舱并排设置,且综合舱位于燃气舱和污水舱之间,所述雨水舱设于污水舱的上方,所述污水舱中敷设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的上部间隔设有若干用于检修的检查井,所述检查井的顶板与雨水舱底板共壁,所述雨水舱的上部间隔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井,所述雨水井的井筒自雨水舱顶板垂直延伸至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舱和燃气舱的高度相等,污水舱呈L型,缺口处为雨水舱设置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井的井筒内壁设有便于检修人员出入的爬梯。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舱底板中设有与检查井配合的密封井盖。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井盖的直径为650-7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综合舱中收纳电力、通信、给水等各种管道,燃气舱通过综合舱与污水舱分离;雨水舱位于污水舱的上方,当污水管需要检修时,可从经雨水井进入雨水舱,打开雨水舱底板中密封井盖,便于检修人员进行检修。主要适用于下游雨水排出口较浅的情况,可以大大减小综合管廊的断面尺寸,节省造价。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