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3.06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生产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点是:包括进水渠、电控柜、风机、风机总管、集水池、厌氧塔及生物污泥流化床;进水渠与集水池连通,集水池内设置有水泵;所述厌氧塔内设置有滤层,滤层下侧的厌氧塔内设置有污泥搅拌泵,滤层上侧的厌氧塔的塔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水泵上连接有输送管;生物污泥流化床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好氧生化池一池、沉淀池、好氧生化池二池、斜管沉淀池及生物滤池;电控柜与风机、水泵和污泥搅拌泵电连接;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好氧生化池一池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效率高、低耗能、不须化学絮凝剂、运转全自动及无余量污泥外排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食品生产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渠(1)、电控柜(2)、风机(3)、与风机(3)连接的风机总管(4)、设置在地平面下的集水池(5)、设置在1/3地面下2/3地平面上的厌氧塔(6)及生物污泥流化床;
所述进水渠(1)与集水池(5)连通,所述集水池(5)内设置有水泵(7);所述厌氧塔(6)内设置有滤层(8),所述滤层(8)下侧的厌氧塔(6)内设置有污泥搅拌泵(9),所述滤层(8)上侧的厌氧塔(6)的塔壁上设置有出水管(10);所述水泵(7)上连接有输送管(11),所述输送管(11)的出水口设置在厌氧塔(6)内的滤层(8)上侧;
生物污泥流化床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好氧生化池一池(12)、沉淀池(13)、好氧生化池二池(14)、斜管沉淀池(15)及生物滤池(16),所述好氧生化池一池(12)和好氧生化池二池(14)中各设置有填料层(17),填料层(17)下设置有曝气器(18),所述曝气器(18)与风机总管(4)连通;所述斜管沉淀池(15)中设置有六角斜管沉降层(19),所述生物滤池(16)中设置有滤料层(20),生物滤池(16)的池壁上设置有排放管(21);所述好氧生化池一池(12)、沉淀池(13)、好氧生化池二池(14)、斜管沉淀池(15)及生物滤池(16)之间的池壁上分别设置有折流过水管(22);所述好氧生化池一池(12)与沉淀池(13)之间及好氧生化池二池(14)与斜管沉淀池(15)之间分别设置有生物污泥回流管(23),所述沉淀池(13)和斜管沉淀池(15)中各设置有与生物污泥回流管(23)配合且能使生物污泥回流管(23)吸取并传送污泥的空气管(24),所述空气管(24)与风机总管(4)连通;
所述电控柜(2)与风机(3)、水泵(7)和污泥搅拌泵(9)电连接;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设置在好氧生化池一池(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生产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渠(1)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格栅(25)和格网(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生产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塔(6)、沉淀池(13)、斜管沉淀池(15)和生物滤池(16)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斜坡集泥室(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生产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21)上设置有出水流量计(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生产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管(24)上设置有空气开关(29)。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食品生产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污泥回流管(23)的底端设置为双斜口,所述空气管(24)的底端倾斜45°向上并与生物污泥回流管(23)连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生产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过水管(22)为90°折弯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生产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采暖器(30),所述太阳能采暖器(30)的暖气管与集水池(5)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生产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塔(6)的塔顶设置有安全阀(31)和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生产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搅拌泵(9)的出水口连接有十字支管(32)。
说明书
食品生产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食品生产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人口剧增,污水的排放量及污水中污染物的品种、数量及表面活性剂、激素等化学物质种类急剧增长、近几年我国排放污水总量以6%的年增长率,加上人口的城市化,在人类聚居的城镇居民点耕地不断减少,城市污水厂未及的城郊生活污水直排、城郊水系污染日趋严重,这是有目共睹的现状。
利用土地来净化达标污水实际上是一种极为古老的方法,公元前雅典及我国的人民就已采用污水灌溉的方法,16世纪德国出现了污灌农场,以后美国及英国广泛地采用,我国农村几千年以来一直用人畜粪尿等有机废物给农田施肥、粪尿的有机物首先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矿化、然后被作物吸收,这实际上也是借助土壤净化有机废物的一种方法。作物产量也有提高,土壤免被矿化、因此乐于人们所接受。
1992年1月4日中国国家环保局批准颁布的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全国以地面水、地下水和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及城市污水水质相近的工业废水作水源的农田灌溉用水”。目前我国达标污灌农田已超4000多万亩。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同时强调“水利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习近平主席说水没有了到那儿去进口?陈吉宁部长2017年1月10日讲话中,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净化肉类、鱼类、粮食制品、果蔬制品、淀粉业、制糖业等生产加工废水、(本文简称食品类)废水浓度差别大,须分门别类预处理后与居民区生活污水混合处理,使之成为达标的农灌水。
因此,食品类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工作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食品生产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系统,它具有结构简单、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效率高、低耗能、不须化学絮凝剂、运转全自动及无余量污泥外排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品生产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达标农灌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进水渠、电控柜、风机、与风机连接的风机总管、设置在地平面下的集水池、设置在1/3地面下2/3地平面上的厌氧塔及生物污泥流化床;
所述进水渠与集水池连通,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水泵;所述厌氧塔内设置有滤层,所述滤层下侧的厌氧塔内设置有污泥搅拌泵,所述滤层上侧的厌氧塔的塔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水泵上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出水口设置在厌氧塔内的滤层上侧;
生物污泥流化床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好氧生化池一池、沉淀池、好 氧生化池二池、斜管沉淀池及生物滤池,所述好氧生化池一池和好氧生化池二池中各设置有填料层,填料层下设置有曝气器,所述曝气器与风机总管连通;所述斜管沉淀池中设置有六角斜管沉降层,所述生物滤池中设置有滤料层,生物滤池的池壁上设置有排放管;所述好氧生化池一池、沉淀池、好氧生化池二池、斜管沉淀池及生物滤池之间的池壁上分别设置有折流过水管;所述好氧生化池一池与沉淀池之间及好氧生化池二池与斜管沉淀池之间分别设置有生物污泥回流管,所述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中各设置有与生物污泥回流管配合且能使生物污泥回流管吸取并传送污泥的空气管,所述空气管与风机总管连通;
所述电控柜与风机、水泵和污泥搅拌泵电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好氧生化池一池内。
所述进水渠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格栅和格网。
所述厌氧塔、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和生物滤池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斜坡集泥室。
所述排放管上设置有出水流量计。
所述空气管上设置有空气开关。
所述生物污泥回流管的底端设置为双斜口,所述空气管的底端倾斜45°向上并与生物污泥回流管连体。
所述折流过水管为90°折弯管。
还包括太阳能采暖器,所述太阳能采暖器的暖气管与集水池连通。
所述厌氧塔的塔顶设置有安全阀和人孔。
所述厌氧塔内污泥搅拌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十字支管。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 新型的结构简单,采用厌氧塔和生物污泥流化床对污水进行厌氧、硝化氧化及沉淀过滤处理,其处理效率高,实现无余量污泥外排,低耗能,利用电控柜进行自动操作,实现操控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