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1.30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IPC分类号B01D21/24; B01D21/18; B01D21/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淀池水处理吸泥机,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设置有插入池底的传动轴;还包括一组设置在池底的吸泥管,吸泥管和传动轴相接;吸泥管上分布有一组吸泥孔;吸泥管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泥管,吸泥孔的孔径自池边至池中心由大逐渐变小。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沉淀池在排泥方面存在的吸泥不均匀、容易堵塞管路、占用过多沉淀池空间的问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沉淀池水处理吸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设置有插入池底的传动轴(13);还包括设置在池底的吸泥管(17),吸泥管(17)和传动轴(13)相接;吸泥管(17)上分布有一组吸泥孔(20);吸泥管(17)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泥管(18),吸泥孔(20)的孔径自池边至池中心由大逐渐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水处理吸泥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轴(13)竖直设置,吸泥管(17)水平设置,吸泥管(17)的一端端部和传动轴(13)的侧部相接,吸泥管(17)和传动轴(13)组成的整体都呈L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淀池水处理吸泥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轴(13)的底部轴向向下设置有用于可拆卸的连接轴(19);吸泥管(17)的一端端部设置在连接轴(19)的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淀池水处理吸泥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轴(13)的底部设置有卡箍(14),连接轴(19)通过卡箍(14)装置在传动轴(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沉淀池水处理吸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池底的水下轴承座(15),连接轴(19)的底端设置在水下轴承座(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沉淀池水处理吸泥机,其特征在于:水下轴承座(15)内设置有和连接轴(19)相适配的密封装置(16),密封装置(16)包括两块叠在一起拉制成瓶颈状的橡胶板(21),密封装置(16)的上部圆柱部分和连接轴(19)的底端相适配,下部裙底面贴合在水下轴承座(15)的水平滑板(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沉淀池水处理吸泥机,其特征在于:吸泥管(17)为空心钢管,吸泥管(17)下方安装有橡胶刮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水处理吸泥机,其特征在于: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沉淀池上方的机座(6),设置在机座(6)上的减速电机(2),减速电机(2)的下端设置传动轴(13),减速电机(2)的上端输入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1);还包括第二链轮(5),第一链轮(1)和第二链轮(5)通过链条(4)连接在一起;还包括设置在池内的出水堰槽(7),出水堰槽(7)下方连接有与其相通的出水管(8),出水管(8)的下端连接有排水管(12),出水管(8)内设置有还包括带有水轮(10)的水轮轴(9),水轮轴(9)的上部伸出沉淀池和机座(6)支撑连接,水轮轴(9)的上端和第二链轮(5)相接;出水管(8)内设置有和水轮轴(9)底部相适配的轴承座(11)。
说明书
一种沉淀池水处理吸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沉淀池水处理吸泥机。
背景技术
由于农村分散的村、镇、及远离城市分散的学校、企业、海岛、景区上等人口集中但日污水量相对城镇小,要集中处理管网投资大,有必要建造一体化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就地解决污水净化处理问题。而这些小型装置的污泥沉淀池(设备化)钢池的排泥和污泥回流需要先将底泥收集在一起后通过吸泥泵排出,
当前,公知的上述钢制沉淀池排泥方法,是通过在沉淀池底部修建一个或多个锥形的集泥坑,集泥坑底部连接吸泥管,通过污泥泵的抽吸作用将污泥排走;还有一种是将排泥管在沉淀池底部交叉布置,并均匀在排泥管上钻孔,通过污泥泵的抽吸作用进行排泥。现有的设备化小型钢沉淀池排泥工艺具有如下缺陷:
1)吸泥不均匀,无论是锥形的集泥坑还是多条吸泥管,其吸泥位置总是固定不动的点,即便是通过集泥坑还是布满池地的吸泥管的方法来使吸泥更加全面,但还是不能保证对池底的污泥等量均匀的抽吸。
2)容易堵塞管路,通常对于沉淀池吸泥仅采用一台吸泥泵,由于上述多个锥形集泥坑以及多条吸泥管使得一台吸泥泵需要分成多条管路进行吸泥,因为前文提及的吸泥不均匀的问题,就容易导致吸泥阻力大的管路流速慢从而形成堵塞。
3)占用过多沉淀池空间,对于采用锥形集泥坑的方案,由于锥形的缘故,使得沉淀池下锥斗外部大量空间不能利用,从而导致沉淀池的沉降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淀池水处理吸泥机,解决现有沉淀池在排泥方面存在的吸泥不均匀、容易堵塞管路、占用过多沉淀池空间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淀池水处理吸泥机,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设置有插入池底的传动轴;还包括设置在池底的吸泥管,吸泥管和传动轴相接;吸泥管上分布有一组吸泥孔;吸泥管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泥管,吸泥孔的孔径自池边至池中心由大逐渐变小。
优选的,传动轴竖直设置,吸泥管水平设置,吸泥管的一端端部和传动轴的侧部相接,吸泥管和传动轴组成的整体都呈L形。
优选的,传动轴的底部轴向向下设置有用于可拆卸的连接轴;吸泥管的一端端部设置在连接轴的侧部。
进一步,传动轴的底部设置有卡箍,连接轴通过卡箍装置在传动轴上。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池底的水下轴承座,连接轴的底端设置在水下轴承座上。
优选的,水下轴承座内设置有和连接轴相适配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两块叠在一起拉制成瓶颈状的橡胶板,密封装置的上部圆柱部分和连接轴的底端相适配,下部裙底面贴合在水下轴承座的水平滑板上
吸泥管为空心钢管,吸泥管下方安装有橡胶刮板,对底污泥起液化作用,使其具有流动性便于吸除干净。
通过水轮驱动、无须电力,达到节省能源和成本的目的,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沉淀池上方的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下端设置传动轴,减速电机的上端输入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还包括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在一起;还包括设置在池内的出水堰槽,出水堰槽下方连接有与其相通的出水管,出水管的下端连接有排水管,出水管内设置有还包括带有水轮的水轮轴,水轮轴的上部伸出沉淀池和机座支撑连接,水轮轴的上端和第二链轮相接;出水管内设置有和水轮轴底部相适配的轴承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传动轴带动吸泥管转动,加上吸泥管上的吸泥孔的孔径自池边至池中心由大逐渐变小,使得池底泥层连续排放,保证了吸泥的均匀性,确保了吸泥过程的流畅不堵塞。池底扫描式吸泥,无须建造锥形集泥坑,也不用密布吸泥管,减少了沉淀池的容积损耗,确保了污水足够长的停留时间。有效解决现有沉淀池在排泥方面存在的吸泥不均匀、容易堵塞管路、占用过多沉淀池空间的问题。水轮和水轮轴的设置,加上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减速电机的配合,能够实现水轮驱动减速电机,从而带动传动轴,无需电力,实现水力驱动,无须消耗电能以及配备减速电机和控制元器件等,用清洁简单的水能代替了繁琐的电能,提高了能源效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