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1.20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IPC分类号C02F3/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有射流循环结构的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其池体下部为一个平底的锥斗,池体内设有生物填料反应器,生物填料反应器架空支撑在池体下部锥斗的锥面上方;所述生物填料反应器的竖直中心设有一条上下连通的竖直通道;池体顶部的水面上方架设有一个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由大流量泵通过管路进行供水,所述大流量泵通过管路连接至池体中部从池体内进行取水,由此构成一个射流循环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池体水面上方设置一个喷射器,将池体下部设置成锥斗的结构,并对生物填料反应器的形状进行改进,使污水在喷射器的驱动下形成射流循环和内循环相结合的循环流动,从而使污水得到进一步的混合,极大的提高了污水的处理能力。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设有射流循环结构的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的池体下部为一个平底的锥斗(1),池体内设有生物填料反应器(2),生物填料反应器(2)架空支撑在池体下部锥斗(1)的锥面上方;所述生物填料反应器(2)的竖直中心设有一条上下连通的竖直通道(3);池体顶部的水面上方架设有一个喷射器(4),喷射器(4)的喷嘴正对着池体内的生物填料反应器(2)的竖直通道(3);所述喷射器(4)由大流量泵(5)通过管路进行供水,所述大流量泵(5)通过管路连接至池体中部从池体内进行取水,由此构成一个射流循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生物填料反应器(2)上部的水平截面上还设有水平通道(6),水平通道(6)的内端连通竖直通道(3),外端连通生物填料反应器(2)的外侧面,由此在池体内部形成一个内循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的进水管路(7)设置在池体下部的一侧,出水管路(8)设置在池体下部和进水管路(7)相对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的池体上部采用圆形或矩形结构,池体下部锥斗(1)的锥度为20~60°,池体的高度为4~10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大流量泵(5)采用流量为5~100m3/H的水泵,喷射器(4)采用流量为0.3~20m3/H的喷射器,大流量泵(5)与池体中部的连接管路通径为DN40~DN200mm,大流量泵(5)与喷射器(4)的连接管路通径为DN30~DN200mm,大流量泵(5)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有控制阀。
说明书
一种设有射流循环结构的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具体是一种设有射流循环结构的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属于环保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断绝氧气的条件下,利用厌氧细菌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转化成比较简单的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处理过程。常规的厌氧生物处理池由于结构简单,导致在池体内部的污水无法形成有效地循环,因此污水与生物填料反应器中的厌氧细菌接触不够充分,生物填料反应器中的厌氧细菌的活性也比较差,导致污水处理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有射流循环结构的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其通过在池体水面上方设置一个喷射器,将池体下部设置成锥斗的结构,并对生物填料反应器的形状进行改进,使污水在喷射器的驱动下形成射流循环,池内的污水得到充分混合,并与生物填料反应器充分接触,污水处理效率大为提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设有射流循环结构的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其池体下部为一个平底的锥斗,池体内设有生物填料反应器,生物填料反应器架空支撑在池体下部锥斗的锥面上方;所述生物填料反应器的竖直中心设有一条上下连通的竖直通道;池体顶部的水面上方架设有一个喷射器,喷射器的喷嘴正对着池体内的生物填料反应器的竖直通道;所述喷射器由大流量泵通过管路进行供水,所述大流量泵通过管路连接至池体中部从池体内进行取水,由此构成一个射流循环结构。
所述生物填料反应器上部的水平截面上还设有水平通道,水平通道的内端连通竖直通道,外端连通生物填料反应器的外侧面,由此在池体内部形成一个内循环结构。
所述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的进水管路设置在池体下部的一侧,出水管路设置在池体下部和进水管路相对的另一侧。
所述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的池体上部采用圆形或矩形结构,池体下部锥斗的锥度为20~60°,池体的高度为4~10米。
所述大流量泵采用流量为5~100m3/H的水泵,喷射器采用流量为0.3~20m3/H的喷射器,大流量泵与池体中部的连接管路通径为DN40~DN200mm,大流量泵与喷射器的连接管路通径为DN30~DN200mm,大流量泵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池通过在池体水面上方设置一个喷射器,将池体下部设置成锥斗的结构,并对生物填料反应器的形状进行改进,使污水在喷射器的驱动下形成射流循环和内循环相结合的循环流动,由于喷射器将污水向池内喷射时可以产生真空状态,吸入大料沼气进入循环系统,从而使污水得到进一步的混合,极大的提高了污水的处理能力,其中COD去除率达85%,BOD去除率达85%,氨氮去除率达80%,色度去除率达50%。由于处理效率提高,与常规的厌氧生物处理池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相同处理量的条件下可以大大减小体积,从而减小占地面积,节省水处理设施的固定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