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1.08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IPC分类号C02F3/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A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脉冲式布水器、ABR反应室、输送管、布水管道、至少一个折流板,所述输送管通过脉冲式布水器与布水管道连通,继而与ABR反应室连通,所述折流板间隔的设置在ABR反应室内部,从ABR反应室的顶部向底端延伸,将ABR反应室隔离成依次串联的至少一个上向流室和至少一个下向流室,形成上下折流的迂回连通的排水通道;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传统ABR反应室沟流和死角多的现象,提高了容积利用率,并且可降低废水中毒性物质对前面隔室的冲击,同时可为后面隔室提供足够的微生物营养。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A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式布水器(2)、ABR反应室(3)、输送管(5)、布水管道(6)、至少一个折流板(9),所述输送管(5)通过脉冲式布水器(2)与布水管道(6)连通,继而与ABR反应室(3)连通,所述折流板(9)间隔的设置在ABR反应室(3)内部,从ABR反应室(3)的顶部向底端延伸,将ABR反应室(3)隔离成依次串联的至少一个上向流室(31)和至少一个下向流室(32),形成上下折流的迂回连通的排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9)为四个,且ABR反应室(3)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分隔成四个联通的腔室,所述布水管道(6)依次与ABR反应室(3)的内部腔室联通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设在ABR反应室(3)和布水管道(6)之间,且保持连通的至少一个支管(7),所述支管(7)一端与布水管道(6)连通,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深入ABR反应室(3)内部的容腔延伸的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7)平行间隔的与布水管道(6)保持连通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式布水器(2)的型号为EBMC-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道(6)和支管(7)上还设置有电磁阀(8),所述电磁阀(8)与外置的电源和PLC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升泵(1)、进水管(4)和输送管(5),所述进水管(4)一端连通污水源,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通过提升泵(1)与输送管(5)连通,继而与脉冲式布水器(2)连通。
说明书
一种基于A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特别涉及一种基于A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是McCarty和Bachmann等人于1982年在总结了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工艺性能的基础上,开发和研制的一种新型高效的厌氧生物处理装置。其特点是:反应器内置竖向导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几个串联的反应室,每个反应室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上流式污泥床系统,其中的污泥以颗粒化形式或絮状形式存在。水流由导流板引导上下折流前进,逐个通过反应室内的污泥床层,进水中的底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而得以降解去除。ABR 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水力流态,并且通过构造上的改进,可使其中的水流大多呈推流与完全混合流相结合的复合型流态,因而具有高的反应器容积利用率,可获得较强的处理能力。另外 ABR 反应器还具有良好的生物固体的截留能力,可使一个反应器内微生物在不同的区域内生长,与不同阶段的进水相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生物相的分离,从而可稳定和提高设施的处理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在高负荷条件下因大量产生的气体的剧烈混合作用,很容易造成污泥的流失,使得 ABR 反应器对高负荷的污水中的处理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且现有的ABR沟流和死角多,降低了容积的利用率,在反应室中,废水中毒性物质对前面隔室的冲击大,难以为后面隔室提供足够的微生物营养,处理的效率低。
这也构成了需要进一步改进基于A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以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A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ABR沟流和死角多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基于A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脉冲式布水器、ABR反应室、输送管、布水管道、至少一个折流板,所述输送管通过脉冲式布水器与布水管道连通,继而与ABR反应室连通,所述折流板间隔的设置在ABR反应室内部,从ABR反应室的顶部向底端延伸,将ABR反应室隔离成依次串联的至少一个上向流室和至少一个下向流室,形成上下折流的迂回连通的排水通道,以此,污水经过输送管后,经过脉冲式布水器的脉冲混合后,提速进入布水管道内,继而进入ABR反应室内部,经过底层的下向流室初步处理后,进入顶部的上向流室内,污水由底层的水层进入顶层的水层过程,可有效的对净化过程中杂质进行沉淀,如此经过若干下向流室和上向流室的迭代处理,可实现污水的净化处理,通过设置多个连通的上向流室和下向流室,避免进入ABR反应室内腔联通的各室下部沉积的废水混进其他腔室,以免污水处理过程中二次重复污染,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折流板为四个,且ABR反应室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分隔成四个联通的腔室,所述布水管道依次与ABR反应室的内部腔室联通的设置。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的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还包括夹设在ABR反应室和布水管道之间,且保持连通的至少一个支管,所述支管一端与布水管道连通,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深入ABR反应室内部的容腔延伸的布置。
优选地,所述支管平行间隔的与布水管道保持连通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脉冲式布水器的型号为EBMC-50。
优选地,所述布水管道和支管上还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外置的电源和PLC控制器电连接,以实现ABR反应室内即时工作智能化、系统化的监控,提升污水处理的自动化。
优选地,还包括提升泵、进水管和输送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连通污水源,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通过提升泵与输送管连通,继而与脉冲式布水器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ABR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脉冲式布水器和电磁阀,脉冲式布水器每次的脉冲量通过布水布水管道上的电磁阀控制,避免了传统ABR反应室沟流和死角多的现象,提高了容积利用率,并且可降低废水中毒性物质对前面隔室的冲击,同时可为后面隔室提供足够的微生物营养;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提升泵,在不增加水泵扬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泵势能,增加污泥流动性,提高厌氧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