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8.31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IPC分类号C02F11/12; C02F10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存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污泥入口,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污泥滤网支架,所述污泥滤网支架上可拆卸设置有污泥滤网;所述污泥滤网的内壁与装置本体的底壁构成污泥存储腔,所述污泥滤网外壁与装置本体的侧壁以及装置本体的底壁构成蓄水腔;所述污泥存储腔底部设置有污泥出口;所述蓄水腔底部或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污泥存储过程中持续进行自然脱水的污泥存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大大提高脱水效果等优点。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存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污泥入口,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污泥滤网支架,所述污泥滤网支架上可拆卸设置有污泥滤网;所述污泥滤网的内壁与装置本体的底壁构成污泥存储腔,所述污泥滤网外壁与装置本体的侧壁以及装置本体的底壁构成蓄水腔;所述污泥存储腔底部设置有污泥出口;所述蓄水腔底部或侧壁设置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污泥滤网包括滤网框架和滤网,所述滤网可拆卸设置于滤网框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污泥滤网支架包括设置于装置本体底部的第一限位扣和设置于装置本体侧壁的第二限位扣;所述滤网框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环形圈和下环形圈,所述上环形圈和下环形圈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扣和第一限位扣相适应的卡口。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环形圈为磁性橡胶或者下环形圈外包覆有磁性橡胶,所述下环形圈和上环形圈的底部均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存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污泥出口处设置有弧形阀门,且凸向装置本体的内部。
说明书
污泥存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储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脱水的污泥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纺织业尤其发达,其中印染行业的工业污水是一种难处理的有机工业废水,里面含有的污泥不得随意排出或落地,需要先将污泥存储在污泥存储装置中,然后统一转移到运输车或运输装置上运输到规定地方进行污泥处理。
为了提高污泥处理效率和节省污泥存储装置以及运输车的空间需要将污泥先脱水然后进行存储运输以及脱水。
现有技术会先采用机械脱水、造粒法脱水等多种方法进行脱水,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脱水效果均不佳,而现有技术的污泥存储装置又只有存储功能,经过上述方法脱水的污泥直接存储于现有技术的存储装置中等待被运输和处理使存储装置的无效空间增多,不利于存储和运输,而且含水量过多的污泥会导致细菌大量滋生进一步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存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污泥入口,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污泥滤网支架,所述污泥滤网支架上可拆卸设置有污泥滤网;所述污泥滤网的内壁与装置本体的底壁构成污泥存储腔,所述污泥滤网外壁与装置本体的侧壁以及装置本体的底壁构成蓄水腔;所述污泥存储腔底部设置有污泥出口;所述蓄水腔底部或侧壁设置有出水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装置本体被污泥滤网分隔为两个腔室,污泥通过污泥入口进入污泥存储腔,在静置过程中,污泥中的水分纷纷通过滤网进入到蓄水腔,蓄水腔内的水通过出水口持续外排,存储一段时间以后污泥均能达到进一步脱水的目的,弥补机械脱水、造粒法脱水等脱水方法的不足;污泥滤网可拆卸设置,随时更换清洗滤网,结构简单且十分方便。
优选的,所述污泥滤网包括滤网框架和滤网,所述滤网可拆卸设置于滤网框架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滤网安装在滤网框架上便于安装和拆卸。
优选的,所述污泥滤网支架包括设置于装置本体底部的第一限位扣和设置于装置本体侧壁的第二限位扣;所述滤网框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环形圈和下环形圈,所述上环形圈和下环形圈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扣和第一限位扣相适应的卡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框架通过其上环形圈和下环形圈与第二限位扣和第一限位扣的配合固定在装置本体内,配合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滤网都十分方便。
优选的,所述下环形圈为磁性橡胶或者下环形圈外包覆有磁性橡胶,所述下环形圈和上环形圈的底部均为平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覆或者直接为磁性橡胶使环形圈吸合于存储装置底部,平面形的底部使环形圈与污泥存储装置的底部和限位扣底部贴合的更好,防止污泥渗漏到蓄水腔。
优选的,所述污泥出口处设置有弧形阀门,且凸向装置本体的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向装置本体内部的弧形阀门使污泥在被储存的过程中水分均往两边流直至流入蓄水腔,水分通过出水口排出于蓄水腔,而卸载污泥的时候只需打开弧形阀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污泥在存储当中可持续进行自然脱水,在脱水过程中及时将水排出,充分利用静置时间,弥补机械脱水或造粒法脱水等脱水手段的不足,便于运输和存储,同时可防止滋生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