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9.05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IPC分类号C02F11/00
摘要
蚀刻液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复杂,而重金属不能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分解,而是通过食物链以生物放大或生物积累的形式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属于高危废液,是一类有潜在危害性的污染物。本发明主要采用类铁氧体固化技术,将重金属离子固化在铁氧体的尖晶石结构中,从而使危废固体再次得到资源化利用,如可将这种铁氧体材料作为颜料添加在油漆中、烧制陶瓷等。经过此固化技术处理后的蚀刻液废液,出水中的铬和铜均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第一类污水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要求,为此方法处理蚀刻行业的废水的工艺条件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蚀刻污泥的固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一定量的蚀刻污泥并加入一定量的水于容器中,调节pH值,将容器放在恒温水浴锅中,并充分搅拌,并使水浴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待用;取一定量的的硫酸亚铁,水浴温度达恒温水浴锅中温度时,边搅拌边加入,待添加完后,向容器中滴加几滴双氧水至颜色为棕黑色,60℃保温1h,反应完后,将反应液抽滤并水洗至中性,并将沉淀物自然风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蚀刻污泥的固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蚀刻污泥水溶液的pH调节为为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蚀刻污泥的固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恒温水浴锅的温度为5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蚀刻污泥的固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硫酸亚铁加入一定污泥水溶液中搅拌强度为70r/min,反应保温时间是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蚀刻污泥的固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沉淀物自然风干后,在pH为1-14的不同酸碱溶液中不溶解,浸出毒性国标检测方法判定为非危废品。
说明书
一种蚀刻污泥的固化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蚀刻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蚀刻液废液,具体来说是一种以蚀刻污泥为原料添加一种固化技术,而使蚀刻污泥变为一种可资源化利用的产品。
背景技术
蚀刻液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复杂,而重金属不能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分解,而是通过食物链以生物放大或生物积累的形式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属于高危废液,是一类有潜在危害性的污染物。
处理蚀刻液废液的方法主要有化学还原法、电化学方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等,其中电化学法能耗高、处理费用高、处理时间长;离子交换法技术要求高,一次性投资大、回收要求高;吸附法存在再生操作复杂和二次污染的问题,这些处理方法普遍存在着工艺处理工艺复杂、处理效率低、易造成二次污染等。
蚀刻行业,一般会添加碱片使金属离子沉淀,但是这种做法只是从危废液体变成危废固体,对再次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发明主要采用类铁氧体固化技术,将重金属离子固化在铁氧体的尖晶石结构中,从而使危废固体再次得到资源化利用,如可将这种铁氧体材料作为颜料添加在油漆中、烧制陶瓷等。
经过此固化技术处理后的蚀刻液废液,出水中的铬和铜均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第一类污水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要求,为此方法处理蚀刻行业的废水的工艺条件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蚀刻污泥的固化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蚀刻污泥的固化技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一定量的蚀刻污泥并加入一定量的水于容器中,调节pH值,将容器放在恒温水浴锅中,并充分搅拌,并使水浴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待用;取一定量的的硫酸亚铁,水浴温度达恒温水浴锅中温度时,边搅拌边加入,待添加完后,向容器中滴加几滴双氧水至颜色为棕黑色,60℃保温1h。反应完后,将反应液抽滤并水洗至中性,并将沉淀物自然风干。
所述的一种蚀刻污泥的固化技术的方法,先将蚀刻污泥溶化在pH为9的碱性溶液中。
所述的一种蚀刻污泥的固化技术的方法,恒温水浴锅的温度为50-60℃。
所述的一种蚀刻污泥的固化技术的方法,硫酸亚铁加入一定污泥水溶液中搅拌强度为70r/min,反应保温时间是60min。
所述的一种蚀刻污泥的固化技术的方法,将沉淀物自然风干后,在pH为1-14的不同酸碱溶液中不溶解,浸出毒性国标检测方法判定为非危废品。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主要采用类铁氧体固化技术,将重金属离子固化在铁氧体的尖晶石结构中,从而使危废固体再次得到资源化利用,可将这种铁氧体材料作为颜料添加在油漆中、烧制陶瓷等。
经过此固化技术处理后的蚀刻液废液,出水中的铬和铜均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第一类污水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要求,为此方法处理蚀刻行业的废水的工艺条件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