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8.30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絮凝沉淀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转轴、变频电机、絮凝罐和沉淀罐,工作台的内部中空,变频电机、絮凝罐和沉淀罐均固定在工作台上,变频电机的主轴垂直向下并伸入到工作台内,变频电机的主轴上固定有主动轮;絮凝罐的顶部设有出气口和投药口,絮凝罐的上部连接有混合进料管道,絮凝罐的下部设有蒸汽进口,絮凝罐内部上侧固定设有支撑架,转轴垂直位于絮凝罐内,转轴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转轴的下侧部转动连接在絮凝罐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搅拌效果好并且搅拌充分,使污水中的悬浮微粒集聚变大,形成絮团,最终经过沉淀作用清理污水。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絮凝沉淀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转轴、变频电机、絮凝罐和沉淀罐,工作台的内部中空,变频电机、絮凝罐和沉淀罐均固定在工作台上,变频电机的主轴垂直向下并伸入到工作台内,变频电机的主轴上固定有主动轮;絮凝罐的顶部设有出气口和投药口,絮凝罐的上部连接有混合进料管道,絮凝罐的下部设有蒸汽进口,絮凝罐内部上侧固定设有支撑架,转轴垂直位于絮凝罐内,转轴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转轴的下侧部转动连接在絮凝罐底部,转轴的下端穿过絮凝罐的底部并伸入到工作台内,转轴的下端固定设有从动轮,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转轴上沿轴向方向间隔并均匀设有若干根搅拌棒;絮凝罐的底部通过连接管道与沉淀罐的底部连接,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
沉淀罐的上部连接有出水接头,沉淀罐的下部连接有出泥接头,出泥接头上设有第二阀门,出泥接头和连接管道相对设在沉淀罐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沉淀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进料管道上设有流量计。
说明书
絮凝沉淀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旋式絮凝沉淀反应器。
背景技术
使水或液体中悬浮颗粒集聚变大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离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称作絮凝,在污水处理领域,常常用到絮凝原理;但是现有的絮凝处理污水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处理成本高,搅拌效果不好,针对以上情况,如何改进现有的絮凝净化处理污水的技术,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搅拌效果好、处理污水成本低廉的絮凝沉淀污水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絮凝沉淀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转轴、变频电机、絮凝罐和沉淀罐,工作台的内部中空,变频电机、絮凝罐和沉淀罐均固定在工作台上,变频电机的主轴垂直向下并伸入到工作台内,变频电机的主轴上固定有主动轮;絮凝罐的顶部设有出气口和投药口,絮凝罐的上部连接有混合进料管道,絮凝罐的下部设有蒸汽进口,絮凝罐内部上侧固定设有支撑架,转轴垂直位于絮凝罐内,转轴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转轴的下侧部转动连接在絮凝罐底部,转轴的下端穿过絮凝罐的底部并伸入到工作台内,转轴的下端固定设有从动轮,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转轴上沿轴向方向间隔并均匀设有若干根搅拌棒;絮凝罐的底部通过连接管道与沉淀罐的底部连接,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
沉淀罐的上部连接有出水接头,沉淀罐的下部连接有出泥接头,出泥接头上设有第二阀门,出泥接头和连接管道相对设在沉淀罐的两侧。
混合进料管道上设有流量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为:首先将污水由混合进料管道通入到絮凝罐内,然后从投药口处向絮凝罐内投入药物絮凝剂,启动变频电机,变频电机的主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转轴上的从动轮转动,转轴开始转动,转轴上的搅拌棒开始搅拌絮凝罐内的污水,搅拌棒搅动的同时,从蒸汽进口向絮凝罐内通入蒸汽,蒸汽进入污水内形成气泡,气泡有助于加速搅拌,搅拌充分且均匀,而且通入的是蒸汽,蒸汽的温度使污水的絮凝反应更加激烈,絮凝剂与水中微小的悬浮物、胶体颗粒发生絮凝反应,小颗粒絮凝聚集成大颗粒;经过一段时间絮凝反应后,打开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絮凝罐内的污水通过连接管道进入沉淀罐,经过沉淀作用,上清液通过出水接头向外排出,沉淀的污泥通过出泥接头排出;另外,混合进料管道上设有流量计,流量计用于观察混合进料管道上污水的流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搅拌效果好并且搅拌充分,使污水中的悬浮微粒集聚变大,形成絮团,最终经过沉淀作用清理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