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29 11:01:28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30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一种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隔油池、反应器、气浮区和清水区,所述气浮区底部设置有与溶气罐连通的释放头,所述反应器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气浮区底部,所述气浮区上部设置有刮渣机;所述气浮区和清水区之间通过隔板间隔,所述气浮区一侧底部与所述清水区连通,所述清水区上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气浮区底部靠近清水区的一侧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底部朝向所述清水区倾斜设置。本申请装置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经过撇油、加药反应、气浮等过程能够高效去除含油废水内的油分;折流板能够有效污泥挡住避免其进入清水区,经气浮后的清水绕过折流板进入清水区,有效降低清水区污染物含量。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隔油池(1)、反应器(2)、气浮区(3)和清水区(4),所述气浮区(3)底部设置有与溶气罐(5)连通的释放头(51),所述反应器(2)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气浮区(3)底部,所述气浮区(3)上部设置有刮渣机(33);

  所述气浮区(3)和清水区(4)之间通过隔板间隔,所述气浮区(3)一侧底部与所述清水区(4)连通,所述清水区(4)上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的气浮区(3)底部靠近所述清水区(4)的一侧设置有折流板(31),所述折流板(31)底部朝向所述清水区(4)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池(1)内设置有撇油器(11),所述反应器(2)内设置搅拌装置(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释放头(51)远离所述清水区(4)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浮区(3)上部设置有集污区(34),所述集污区(34)远离所述清水区(4)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水区(4)内设置有出水调节器(41),所述出水调节器(41)包括调节杆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杆底部的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清水区(4)侧壁滑动密封设置,所述挡块在所述清水区(4)内上下移动从而控制清水区(4)内的液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溶气罐(5)连通的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空压机(52)和与清水区(4)连通的回流泵(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气罐(5)设置在所述隔油池(1)和所述反应器(2)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浮区(3)靠近所述清水区(4)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挡泥板(32),所述挡泥板(32)下端远离所述清水区(4)设置,所述的折流板(31)设置在所述挡泥板(32)上。

  说明书

  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石化、食品等行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这些含油废水中的油份分散乳化在水中,难以去除。大量含油废水处理不彻底,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根据其成分以及作用原理一般可分为:物化法、化学法、生物法,但各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几种方法联合分级使用,从而实现良好的除油效果。如上所述为使得废水中油分的充分处理,通常需要多个设备进行处理,占地面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含油废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隔油池、反应器、气浮区和清水区,所述气浮区底部设置有与溶气罐连通的释放头,所述反应器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气浮区底部,所述气浮区上部设置有刮渣机;

  所述气浮区和清水区之间通过隔板间隔,所述气浮区一侧底部与所述清水区连通,所述清水区上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的气浮区底部靠近所述清水区的一侧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底部朝向所述清水区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隔油池内设置有撇油器,所述反应器内设置搅拌装置。利用撇油器能够初步撇去含油废水内的油分,含油废水进入反应器后向其中加入絮凝剂等药剂,利用搅拌器能够有效使药剂与含油废水充分接触,充分反应。

  作为优选,所述的释放头远离所述清水区设置。如此设置使得气浮池内靠近清水区处的污水及污泥沉淀更趋向与稳定,避免污泥进入清水区。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浮区上部设置有集污区,所述集污区远离所述清水区设置。即将集污区设置在气浮区进水一端,刮渣机逆水流方向将漂浮在污水上部的污物刮至集污区,由于处于气浮区上部的污水漂浮的渣体较多,且产生较快,逆向刮渣能够快速高效地将渣体刮至集污区,使得远离进水端的一侧漂浮的渣体较少,同时能够进一步避免沉淀进入清水区。

  作为优选,所述的清水区内设置有出水调节器,所述出水调节器包括调节杆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杆底部的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清水区侧壁滑动密封设置,所述挡块在所述清水区内上下移动从而控制清水区内的液位。当挡块向上滑动时,清水区内液位上升,气浮区水位相应下降,挡块向下滑动,清水区内液位下降,气浮区水位相应上升,利用出水调节器能够有效调节清水区内的水位,从而控制气浮区水位,从而有利于气浮区刮渣,避免气浮区内液位过高或过低造成刮渣机刮渣效率低的问题。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溶气罐连通的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空压机和与清水区连通的回流泵。将清水区的经初步处理后的水循环利用,避免引入新的水体,有利于节约用水,减轻整个装置的处理负荷。

  作为优选,为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所述的溶气罐设置在所述隔油池和所述反应器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浮区靠近所述清水区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挡泥板,所述挡泥板下端远离所述清水区设置,所述的折流板设置在所述挡泥板上。污泥沉淀在挡泥板的作用下,顺挡泥板沉淀下来,避免进入清水区。

  有益效果:本申请装置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经过撇油、加药反应、气浮等过程能够高效去除含油废水内的油分;折流板能够有效污泥挡住避免其进入清水区,经气浮后的清水绕过折流板进入清水区,并减少清水区内的水流扰动,有效降低清水区污染物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