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一体式双循环好氧反应器及废水处理工艺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30 10:30:08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29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16

  摘要

  一种一体式双循环好氧反应器及废水处理工艺,反应器包括曝气区、沉淀区,沉淀区设置在曝气区的内部,设置在曝气区上端的集水槽与沉淀区相连通,在沉淀区内设置有提气管路,该提气管路的一端从沉淀区的底部与曝气区内的曝气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从沉淀区的上端通入曝气区。本发明采用曝气、沉淀、气提、防淤排泥多种技术相结合工艺对除油后焦化废水进行预曝气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焦化废水中污染物含量,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有利条件。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体式双循环好氧反应器,包括曝气区、沉淀区,其特征在于,沉淀区设置在曝气区的内部,设置在曝气区上端的集水槽与沉淀区相连通,在沉淀区内设置有提气管路,该提气管路的一端从沉淀区的底部与曝气区内的曝气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从沉淀区的上端通入曝气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双循环好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区包括阶梯式多孔进水管、推流导板、回流管、曝气管路,阶梯式多孔进水管从上至下通入曝气区,多个推流导板在曝气区中纵向排布,回流管设置在曝气区的上部,曝气管路设置在曝气区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双循环好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包括提气管路、进水管、出水渠、污泥排放管,提气管路设置在沉淀区的侧壁上,进水管的下端通入沉淀区的下部,上端与集水槽相连通,出水渠设置在沉淀区的上部,污泥排放管设置在沉淀区底部的污泥区。

  4.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双循环好氧反应器进行废水处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经浮选除油处理后的焦化废水通过阶梯式多孔进水管进入曝气区中;设置在曝气区底部的曝气管路向上喷出空气,在气体的推动下,废水在曝气区中的推流导板和回流管之间形成回流,回流液与进水充分接触混合,进行充氧反应,快速有效的降解部分废水中的污染物;

  在曝气区中加入A-O生化处理的剩余污泥对浮选后废水进行预处理;

  曝气区出水从集水槽及沉淀区进水管进入沉淀区,在沉淀区内静置沉淀,上端经处理过的好水从出水渠排出进入后续生化处理;

  曝气管同时向提气管路冲入气体,在气体的推动下部分污泥从提气管路回流进曝气区中,用以增强曝气区的污泥浓度,提高降解效果;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排放管进入污泥池。

  说明书

  一种一体式双循环好氧反应器及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化废水的预处理反应器,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双循环好氧反应器及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焦化废水处理普遍采用A/O生物脱氮处理技术,由于预处理进水负荷高,生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高浓度的生化出水也为后续的进一步深度处理造成困难和阻碍,从而影响焦化废水回用的整体实施。综前所述,做好生化前预处理是焦化废水处理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式双循环好氧反应器及废水处理工艺,采用曝气、沉淀、气提、防淤排泥多种技术相结合工艺对除油后焦化废水进行预曝气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焦化废水中污染物含量,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有利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一体式双循环好氧反应器,包括曝气区、沉淀区,沉淀区设置在曝气区的内部,设置在曝气区上端的集水槽与沉淀区相连通,在沉淀区内设置有提气管路,该提气管路的一端从沉淀区的底部与曝气区内的曝气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从沉淀区的上端通入曝气区。

  所述曝气区包括阶梯式多孔进水管、推流导板、回流管、曝气管路,阶梯式多孔进水管从上至下通入曝气区,多个推流导板在曝气区中纵向排布,回流管设置在曝气区的上部,曝气管路设置在曝气区的底部。

  所述沉淀区包括提气管路、进水管、出水渠、污泥排放管,提气管路设置在沉淀区的侧壁上,进水管的下端通入沉淀区的下部,上端与集水槽相连通,出水渠设置在沉淀区的上部,污泥排放管设置在沉淀区底部的污泥区。

  一种采用一体式双循环好氧反应器进行废水处理的工艺,具体方法如下:

  经浮选除油处理后的焦化废水通过阶梯式多孔进水管进入曝气区中;设置在曝气区底部的曝气管路向上喷出空气,在气体的推动下,废水在曝气区中的推流导板和回流管之间形成回流,回流液与进水充分接触混合,进行充氧反应,快速有效的降解部分废水中的污染物;

  在曝气区中加入A-O生化处理的剩余污泥对浮选后废水进行预处理;

  曝气区出水从集水槽及沉淀区进水管进入沉淀区,在沉淀区内静置沉淀,上端经处理过的好水从出水渠排出进入后续生化处理;

  曝气管同时向提气管路冲入气体,在气体的推动下部分污泥从提气管路回流进曝气区中,用以增强曝气区的污泥浓度,提高降解效果;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排放管进入污泥池。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曝气区中管式回流与提气回流形成双回流,使回流液与进水充分接触混合,降解效果好。

  2)沉淀区在曝气区中的多斗设计控制反应器总高度H不超过8m,有效水深不超过7m,节省鼓风机能耗。

  3)利用A-O生化处理的剩余污泥对浮选后废水进行预处理,为后续A-O生化处理创造低负荷的有利条件,能够在反应器内形成更高的活性污泥浓度。

  4)布水均匀,独有的推流设计与管式回流使得曝气区内水质易于均和,无短流,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5)气提回流系统,不需回流污泥泵,节省能耗;沉淀区下部大角度(≥70°)锥形设计,使污泥靠重力静沉并排放,不需刮泥机,整体反应器无需电耗。

  6)反应器内的沉淀区和曝气区独立分区,单独运行,方便检修、维护、清淤。

  7)多种处理方式高效组合,将曝气、沉淀、气提、排泥技术结合一起,节省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