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5.29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1/40; C02F1/2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包括沉淀罐和反应罐;所述反应罐设置在所述沉淀罐的内部,所述反应罐的顶部为开口状;所述反应罐的下部设置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的进口端位于所述沉淀罐的外部;所述沉淀罐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槽,且所述导流槽固定在所述沉淀罐的侧壁;所述导流槽的上边缘与所述反应罐的上边缘齐平;所述沉淀罐的侧壁设有出水管和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管的高度,所述溢流管与所述导流槽连通。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含油污水的处理精度高,可以保证含油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罐和反应罐;所述反应罐设置在所述沉淀罐的内部,所述反应罐的顶部为开口状;所述反应罐的下部设置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的进口端位于所述沉淀罐的外部;所述沉淀罐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槽,且所述导流槽固定在所述沉淀罐的侧壁;所述导流槽的上边缘与所述反应罐的上边缘齐平;所述沉淀罐的侧壁设有出水管和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管的高度,所述溢流管与所述导流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罐的形状和所述反应罐的形状均呈圆柱状;所述反应罐包括混合区和反应区,所述混合区位于所述反应区的下方,所述混合区的径向最大尺寸小于所述反应区的径向最大尺寸;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混合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还包括过渡区,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混合区和所述反应区之间,所述过渡区由上向下逐渐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还包括溢流区,所述溢流区位于所述反应区的上方;所述溢流区的上边缘与所述导流槽的上边缘齐平,且所述溢流区的上边缘和所述导流槽的上边缘呈齿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区由上向下逐渐缩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罐底部设置有沉淀区,所述沉淀区由上向下逐渐缩小;所述沉淀区的底端设置有排污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设置有排污阀。
8.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出口端与所述混合区的侧壁相切。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的高度为所述沉淀罐的高度的65%-75%。
10.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的高度为反应罐的高度的55%-65%,所述过渡区的高度为反应罐的高度的15%-25%,所述混合区的高度为所述反应罐的高度的15%-25%。
说明书
一种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投入开发后,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油层本身能量将不断地被消耗,致使油层压力不断地下降,地下原油大量脱气,粘度增加,油井产量大大减少,甚至会停喷停产,造成地下残留大量死油采不出来。为了弥补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地下亏空,保持或提高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并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必须对油田进行注水,而注进去的水又会随着油从采油井出来,从采油井出来的水称为油田采出水。油田采出水中重金属元素多,含油量高、矿化度高,直接外排不仅污染环境,重金属元素对地下水源会造成严重损害。
目前绝大多数油田利用油田采出水作为注水水源,这样解决了注水水源问题,又保护了环境,为油田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油田采出水中含有很多油污,直接回注会堵塞输送管道和地层缝隙,对油田开采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必须通过对其进行一系列处理,防止其在管道中结垢或者对管道造成严重腐蚀,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但是如果直接将其经过含油污水处理系统,不利于含油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容易损坏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增加运行费用。
另外对于,汽车制造业以及石化炼制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的大量含油污水,直接将其经过含油污水处理系统,不利于含油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容易损坏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增加运行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含油污水对含油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包括沉淀罐和反应罐;所述反应罐设置在所述沉淀罐的内部,所述反应罐的顶部为开口状;所述反应罐的下部设置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的进口端位于所述沉淀罐的外部;所述沉淀罐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槽,且所述导流槽固定在所述沉淀罐的侧壁;所述导流槽的上边缘与所述反应罐的上边缘齐平;所述沉淀罐的侧壁设有出水管和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管的高度,所述溢流管与所述导流槽连通。
进一步地,沉淀罐的形状和反应罐的形状均呈圆柱状;所述反应罐包括混合区和反应区,所述混合区位于所述反应区的下方,所述混合区的径向最大尺寸小于所述反应区的径向最大尺寸;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混合区。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罐还包括过渡区,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混合区和所述反应区之间,所述过渡区由上向下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罐还包括溢流区,所述溢流区位于所述反应区的上方;所述溢流区的上边缘与所述导流槽的上边缘齐平,且所述溢流区的上边缘和所述导流槽的上边缘呈齿状。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区由上向下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罐底部设置有沉淀区,所述沉淀区由上向下逐渐缩小;所述沉淀区的底端设置有排污管。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管设置有排污阀。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出口端与所述混合区的侧壁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罐的高度为所述沉淀罐的高度的65%-75%。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区的高度为反应罐的高度的55%-65%,所述过渡区的高度为反应罐的高度的15%-25%,所述混合区的高度为所述反应罐的高度的15%-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含油污水预处理装置,先对含油污水加入絮凝剂和空气,然后使其进入反应罐实现混凝和絮凝,油污和絮凝剂反应物在气浮的作用下,上浮至反应罐的上边缘,进入导流槽,油污和比重较小的絮凝剂反应物从溢流管排出,而比重较大的絮凝剂反应物则逐渐在沉淀罐沉淀,经过处理后的水从沉淀罐的出水管排出,实现了一个装置同时具有混凝、絮凝、气浮和沉淀等多种功能,可以承受不同种类的含油污水的水质的波动,为含油污水处理系统的精处理提供了稳定的水质条件。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含油污水的处理精度高,可以保证含油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