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氨氮废水同时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3 14:11:32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7.09.27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氮废水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氨氮废水在生化曝气池内利用扩散阻力在活性污泥内部产生的氧深度梯度形成的好氧部、缺氧部及厌氧部,在好氧部由于氧的存在而进行氨的硝化反应,在厌氧部因缺氧条件利用氨的氧化产物进行反硝化反应,氮氨废水在生化曝气池内经硝化菌作用生成硝化液,硝化液从生化曝气池的末端回流,与氨氮废水一同进入生化曝气池,本发明实现了氨氮废水处理的同时硝化和反硝化,脱氮效率高,能够有效减小生化曝气池的尺寸,简化氨氮废水处理的工艺,降低了处理设备投资及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氨氮废水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包括生化曝气池、含有硝化菌的活性污泥,其特征在于:氨氮废水在所述生化曝气池内利用扩散阻力在活性污泥内部产生的氧深度梯度形成的好氧部、缺氧部及厌氧部,在所述好氧部由于氧的存在而进行氨的硝化反应,在所述厌氧部因缺氧条件利用氨的氧化产物进行反硝化反应;

  氮氨废水在所述生化曝气池内经硝化菌作用生成硝化液,所述硝化液从所述生化曝气池的末端回流,与氨氮废水一同进入所述生化曝气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反应和/或反硝化反应,温度为20~35℃,pH值为7.5~8.8,亚硝酸菌氧饱和常数为0.2~0.4mg/L,活性污泥的泥龄为1~2.5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液的回流比为3~8。

  说明书

  一种氨氮废水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氨氮废水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工、冶金、钢铁等企业,其氨氮主要以铵盐或NH4OH的形式存在于废水中。氨氮废水的NH3-N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会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的NO2-是一种致癌物质,还可引起胎儿畸形和破坏备注结合氧的能力。大量的氨氮废水的直接排放会刺激藻类等植物过度生长,出现赤湖、赤潮等富营养化的污染现象,其中一些藻类蛋白质毒素可富集在水产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使人中毒。《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对氮氮的排放作了严格的规定:一级标准为NH3-N的质量浓度≤15mg/L;二级标准为NH3-N的质量浓度≤25mg/L,目前国内氨氮废水排放达标的企业很少,因此,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氨氮废水的脱氮处理技术,已成为氨氮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的重点问题,而生物脱氮凭借其特有的经济性和无二次污染的优点被公认为是一种最有前途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目前,通过膜反应器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SND),主要是在反应器内放入膜组件,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附着处并为发生SND提供条件,从而去除水中污染物,但该工艺存在膜污染问题,随着系统的运行,膜组件会受到污染,导致膜通量下降,影响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氨氮废水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实现了氨氮废水处理的同时硝化和反硝化,脱氮效率高,能够有效减小生化曝气池的尺寸,简化氨氮废水处理的工艺,降低了处理设备投资及生产成本。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氨氮废水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包括生化曝气池、含有硝化菌的活性污泥,氨氮废水在所述生化曝气池内利用扩散阻力在活性污泥内部产生的氧深度梯度形成的好氧部、缺氧部及厌氧部,在所述好氧部由于氧的存在而进行氨的硝化反应,在所述厌氧部因缺氧条件利用氨的氧化产物进行反硝化反应;

  氮氨废水在所述生化曝气池内经硝化菌作用生成硝化液,所述硝化液从所述生化曝气池的末端回流,与氨氮废水一同进入所述生化曝气池。

  进一步的,所述硝化反应和/或反硝化反应,温度为20~35℃,pH值为7.5~8.8,亚硝酸菌氧饱和常数为0.2~0.4mg/L,活性污泥的泥龄为1~2.5天。

  进一步的,所述硝化液的回流比为3~8。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现了氨氮废水处理的同时硝化和反硝化,脱氮效率高,能够有效减小生化曝气池的尺寸,简化氨氮废水处理的工艺,降低了处理设备投资及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