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5.05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方法。该装置包括预缺氧池;厌氧池,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预缺氧池的出水口连通;缺氧池,所述缺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厌氧池的出水口连通;MBR膜反应池,所述MBR膜反应池的进水口与所述缺氧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池与一风机曝气系统连接,所述MBR膜反应池还通过回流泵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池的污泥口分别与预缺氧池以及一污泥池通过污泥泵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池的出水口与一紫外消毒装置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污泥池的上部与所述预缺氧池连通;清水池,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本发明所述装置,可同时去除氮和磷,且工艺简便,占地面积小,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缺氧池,具有生活污水入口;
厌氧池,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预缺氧池的出水口连通;
缺氧池,所述缺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厌氧池的出水口连通;
MBR膜反应池,所述MBR膜反应池的进水口与所述缺氧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池与一风机曝气系统连接,所述MBR膜反应池还通过回流泵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池的污泥口分别与预缺氧池以及一污泥池通过污泥泵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池的出水口与一紫外消毒装置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污泥池的上部与所述预缺氧池连通;
清水池,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的出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反应池包括好氧池与沉淀池。
3.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包括:
预缺氧池,具有生活污水入口;厌氧池,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预缺氧池的出水口连通;缺氧池,所述缺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厌氧池的出水口连通;MBR膜反应池,所述MBR膜反应池的进水口与所述缺氧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池与一风机曝气系统连接,所述MBR膜反应池还通过回流泵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池的污泥口分别与预缺氧池以及一污泥池通过污泥泵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池的出水口与一紫外消毒装置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污泥池的上部与所述预缺氧池连通;清水池,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的出水口连通;
S2、生活污水由生活污水入口进入预缺氧池,预缺氧池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活性污泥的内源代谢进行反硝化,去除生活污水中的硝态氮;反硝化后的污水进入厌氧池内与厌氧池内的污水混合,利用厌氧菌除去污水中的磷;
S3、厌氧池内除磷后的污水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反应,通过反硝化菌去除污水混合液中的硝态氮;
S4、缺氧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MBR膜反应池,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硝化反应,通过硝化菌将污水中的NH3-N转化成为硝态氮,转化后的污水通过回流泵回流至缺氧池,与缺氧池内的污水共同进行反硝化反应;同时,聚磷菌摄取磷酸盐,完成聚磷过程,形成高磷污泥,高磷污泥一部分通过污泥泵排出至污泥池,另一部分回流至预缺氧池;MBR膜反应池产生的清水通过紫外消毒装置消毒后流至清水池;
S5、污泥池内的污泥进行好氧消化处理,产生的上清液回流至预缺氧池循环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反应池的好氧池内进行硝化反应与聚磷过程,污泥沉淀至沉淀池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利用厌氧菌快速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的过程具体是:在厌氧条件下,污水中易生物降解的溶解性BOD被产酸菌和聚磷菌酸化分解成低分子脂肪酸,低分子脂肪酸诱导激发细胞将其体内累积的高能聚合磷分解,释放出磷酸根和键能,通过三磷酸腺苷到二磷酸腺苷的转换,聚磷菌将低分子脂肪酸摄入体内,并以PHB的形式存储起来,形成厌氧过程的磷释放。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聚磷菌摄取水体中的磷酸盐,完成聚磷过程具体是:处于“磷饥饿”状态下的聚磷菌消耗内部储存的PHB和外源基质,合成新细胞和进行新陈代谢,过量摄取水体中的磷酸盐,在细胞内完成聚磷过程。
说明书
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生活污水的二级生物处理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包括SBR(sequencingbatchreactoractivatedsludgeprocess,即在同一反应池(器)中,按时间顺序由进水、曝气、沉淀、排水和待机五个基本工序组成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方法)、氧化沟、AB(AdsorptionBiodegradation,吸附-生物降解工艺)法等常见工艺。活性污泥法普遍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基建费、运行费高,能耗大,管理较复杂,易出现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问题,且不能去除总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目前也有采用一体化设备来处理生活污水的,这样的一体化设备虽然占地面积小,但是在工艺设计上存在问题,往往只有好氧处理,忽视了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处理出水很难稳定达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去除氮和磷,且工艺简便,占地面积小,成本低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包括:
预缺氧池,具有生活污水入口;
厌氧池,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预缺氧池的出水口连通;
缺氧池,所述缺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厌氧池的出水口连通;
MBR膜反应池,所述MBR膜反应池的进水口与所述缺氧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池与一风机曝气系统连接,所述MBR膜反应池还通过回流泵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池的污泥口分别与预缺氧池以及一污泥池通过污泥泵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池的出水口与一紫外消毒装置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污泥池的上部与所述预缺氧池连通;
清水池,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的出水口连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BR膜反应池包括好氧池与沉淀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包括:预缺氧池,具有生活污水入口;厌氧池,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预缺氧池的出水口连通;缺氧池,所述缺氧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厌氧池的出水口连通;MBR膜反应池,所述MBR膜反应池的进水口与所述缺氧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池与一风机曝气系统连接,所述MBR膜反应池还通过回流泵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池的污泥口分别与预缺氧池以及一污泥池通过污泥泵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池的出水口与一紫外消毒装置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污泥池的上部与所述预缺氧池连通;清水池,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的出水口连通;
S2、生活污水由生活污水入口进入预缺氧池,预缺氧池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活性污泥的内源代谢进行反硝化,去除生活污水中的硝态氮;反硝化后的污水进入厌氧池内与厌氧池内的污水混合,利用厌氧菌除去污水中的磷;
S3、厌氧池内除磷后的污水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反应,通过反硝化菌去除污水混合液中的硝态氮;
S4、缺氧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MBR膜反应池,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硝化反应,通过硝化菌将污水中的NH3-N转化成为硝态氮,转化后的污水通过回流泵回流至缺氧池,与缺氧池内的污水共同进行反硝化反应;同时,聚磷菌摄取水体中的磷酸盐,完成聚磷过程,形成高磷污泥,高磷污泥一部分通过污泥泵排出至污泥池,另一部分回流至预缺氧池;MBR膜反应池产生的清水通过紫外消毒装置消毒后流至清水池;
S5、污泥池内的污泥进行好氧消化处理,产生的上清液回流至预缺氧池循环处理。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BR膜反应池的好氧池内进行硝化反应与聚磷过程,污泥沉淀至沉淀池内。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厌氧池利用厌氧菌快速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的过程具体是:在厌氧条件下,污水中易生物降解的溶解性BOD被产酸菌和聚磷菌酸化分解成低分子脂肪酸,低分子脂肪酸诱导激发细胞将其体内累积的高能聚合磷分解,释放出磷酸根和键能,通过三磷酸腺苷到二磷酸腺苷的转换,聚磷菌将低分子脂肪酸摄入体内,并以PHB的形式存储起来,形成厌氧过程的磷释放。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中聚磷菌摄取水体中的磷酸盐,完成聚磷过程具体是:处于“磷饥饿”状态下的聚磷菌消耗内部储存的PHB和外源基质,合成新细胞和进行新陈代谢,过量摄取水体中的磷酸盐,在细胞内完成聚磷过程。
本发明所述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MBR膜反应池、清水池以及污泥池,预缺氧池先除去硝态氮,厌氧池讲解有机物,再在缺氧池内再次除去硝态氮,最后在MBR膜反应池除去污水中的磷,其中MBR膜反应的污水回流至缺氧池反复除去硝态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除去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以保证处理后的污水符合排放标准;该装置全部流程一体化设置,占地面积小,成本低,且工艺也不复杂,操作简单。
MBR膜反应池集好氧池、沉淀池于一体,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了系统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同时也极大提升了系统的固液分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