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5.04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IPC分类号C02F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有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垃圾渗沥液处理装置,包括收集池、循环池,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腔体,腔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一和出口一,在腔体的顶部连接有用于产生脉冲正负电流的电源,在收集池内放置垃圾渗沥液,在收集池内部设置有呈圆锥状的盘管,盘管上分布有若干个小孔,出口一通过第一管道与盘管连接,收集池壁设置有出口二、出口三和回流口,出口二用于气体排出,出口三与循环池的入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循环池的出口连接有主管道,在主管道上连接有第一支路管道和第二支路管道,第二支路管道与回流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增大气液的接触面积,并且通过循环池增加了液体的流动,提高了处理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装置,其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收集池及循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一和出口一,在所述腔体的顶部连接有用于产生脉冲正负电流的电源,在所述收集池内放置垃圾渗沥液,在所述收集池内部设置有呈圆锥状的盘管,所述盘管上分布有若干个小孔,所述出口一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盘管连接,所述收集池壁设置有出口二、出口三和回流口,所述出口二用于气体排出,所述出口三与所述循环池的入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循环池的出口连接有主管道,在所述主管道上连接有第一支路管道和第二支路管道,所述第二支路管道与所述回流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沥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沥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管道上连接有真空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沥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位于底部的盘管连接。
说明书
含有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垃圾渗沥液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垃圾渗沥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是焚烧或者深埋,由于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焚烧生活垃圾带来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深埋成为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但是垃圾在土壤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渗入地下水或者残留于土壤,引起不必要的污染,目前对垃圾渗沥液处理过程预处理通常采用厌氧、好氧等生物处理方法,后处理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吸附等物理化学方法,渗沥液中的COD,BOD降解效果也不佳,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垃圾渗沥液处理不完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含有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垃圾渗沥液处理装置,在该处理装置的垃圾渗沥液收集池底部设置呈圆锥体状的盘管,可增大气液的接触面积,并且通过循环池增加了液体的流动,提高了处理效率。
其技术解决方案包括:
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装置,其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收集池及循环池,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口一和出口一,在所述腔体的顶部连接有用于产生脉冲正负电流的电源,在所述收集池内放置垃圾渗沥液,在所述收集池内部设置有呈圆锥状的盘管,所述盘管上分布有若干个小孔,所述出口一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盘管连接,所述收集池壁设置有出口二、出口三和回流口,所述出口二用于气体排出,所述出口三与所述循环池的入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循环池的出口连接有主管道,在所述主管道上连接有第一支路管道和第二支路管道,所述第二支路管道与所述回流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路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路管道上连接有真空泵。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与位于底部的盘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等离子体发生器与收集池内的盘管相互配合,当装置运行时,等离子体发生器在电源的作用下,将从进口一进入的气体中的含氧自由基、含氮自由基通过第一管道输送至盘管,在盘管中,含氧自由基、含氮自由基等在与渗沥液作用过程中能有效降低垃圾渗沥液中的BOD和COD,处理后的液体通过第二管道进入循环池,循环池中的液体在真空泵的作用下,大部分液体通过第二支路管道反混入收集池,促进流体的流动,使混合均匀化,从而达到增大处理效果的目的;少部分液体从第一支路管道排出进行检测,若达标即可排出。
将盘管设置为圆锥状,自下而上可以减少气体的排放,使得含氧自由基等与垃圾渗沥液充分接触,提高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