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06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IPC分类号E04H12/28; E02D27/42; E04H4/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用构筑物,具体地说是一种烟囱与清水池及污水池的一体化结构,包括烟囱本体、清水池、污水池及烟囱基础,其中烟囱本体的底部安装在烟囱基础上,并在所述烟囱基础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烟囱本体连接为一体的清水池及污水池;所述烟囱本体上开有至少一个烟道口,并在该烟囱本体上分别设有检测平台、信号平台,所述烟囱本体上安装有用于连接地面与检测平台及信号平台的梯子。本实用新型利用烟囱基础底部空间,将烟囱与清水池、污水体设计成了一体化结构,合并土地利用面积,节省清水池、污水池构筑物的占地面积,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程施工周期;有效减短二次回收再利用水循环线路,提高利用效率缩短水处理时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烟囱与清水池及污水池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烟囱本体(1)、清水池(7)、污水池(8)及烟囱基础(9),其中烟囱本体(1)的底部安装在烟囱基础(9)上,并在所述烟囱基础(9)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烟囱本体(1)连接为一体的清水池(7)及污水池(8);所述烟囱本体(1)上开有至少一个烟道口(2),并在该烟囱本体(1)上分别设有检测平台(3)、信号平台(4),所述烟囱本体(1)上安装有用于连接地面与检测平台(3)及信号平台(4)的梯子(5)。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烟囱与清水池及污水池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本体(1)轴向截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清水池(7)、污水池(8),该清水池(7)、污水池(8)由内向外设置,并在连接部位设有隔水墙。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烟囱与清水池及污水池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7)及污水池(8)的深度与烟囱基础(9)的深度相同,包裹于所述烟囱基础(9)的外侧。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烟囱与清水池及污水池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口(2)设于烟囱本体(1)的中部偏下位置。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烟囱与清水池及污水池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3)设于烟囱本体(1)的中部位置。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烟囱与清水池及污水池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平台(4)设于烟囱本体(1)靠近顶部的位置。
7.按权利要求1、2、4、5或6所述烟囱与清水池及污水池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本体(1)的顶部设有避雷针(6)。
说明书
一种烟囱与清水池及污水池的一体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用构筑物,具体地说是一种烟囱与清水池及污水池的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烟囱是一种常用的工业用构筑物,主要用于民用采暖项目,如热源厂、锅炉房等,以及部分工业厂区内部采暖系统。一般60米高度内采用砖砌烟囱下设钢筋混凝土基础,60米以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烟囱下设钢筋混凝土圆壳式基础。污水池、清水池为水处理用构筑物,用于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多为钢筋混凝土地下池体结构,分为有盖池体和无盖池体。由于占地空间的限制,目前的烟囱与污水池、清水池无法同时存在,造成了土地使用上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囱与清水池及污水池的一体化结构。该工业烟囱解决了部分工业或民用供热用户存在烟囱与污水池、清水池同时存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烟囱本体、清水池、污水池及烟囱基础,其中烟囱本体的底部安装在烟囱基础上,并在所述烟囱基础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烟囱本体连接为一体的清水池及污水池;所述烟囱本体上开有至少一个烟道口,并在该烟囱本体上分别设有检测平台、信号平台,所述烟囱本体上安装有用于连接地面与检测平台及信号平台的梯子。
其中:所述烟囱本体轴向截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清水池、污水池,该清水池、污水池由内向外设置,并在连接部位设有隔水墙;所述清水池及污水池的深度与烟囱基础的深度相同,包裹于所述烟囱基础的外侧;所述烟道口设于烟囱本体的中部偏下位置;所述检测平台设于烟囱本体的中部位置;所述信号平台设于烟囱本体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烟囱本体的顶部设有避雷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利用烟囱基础底部空间,将烟囱与清水池、污水体设计成了一体化结构,合并土地利用面积,节省清水池、污水池构筑物的占地面积,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程施工周期;有效减短二次 回收再利用水循环线路,提高利用效率缩短水处理时间。
2.本实用新型共用烟囱钢筋混凝土地下圆形基础墙壁与污水池、清水池池壁,减少混凝土及钢筋用量。
3.本实用新型减少场地土方开挖面积与体积,减少环境污染,节约人力及机械使用数量,缩短施工周期。
4.本实用新型缩短水处理循环线路,提高水处理效率,解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