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9.17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IPC分类号C02F3/3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培育基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只解决了微生物的依附性却不考虑废水透过率以及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培育基体,包括悬拉部和培育部,所述悬拉部由网状片对折或至少两片网状片首尾缝合组成,悬拉部设置有穿插孔,悬杆从穿插孔中穿过;所述培育部由至少1支培育部垂线和至上而下设置在培育部垂线上的若干鞭毛培育体线组成,培育部垂线至少有3支组线组成,至少1支鞭毛培育体线横向穿插过培育部垂线的中间组线固定在培育部垂线上;所述鞭毛培育体线由膨体线和鞭毛线组成,膨体线为主干,若干鞭毛线均匀分布包围在膨体线上。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培育基体,其特征是:包括悬拉部(1)和培育部(2),所述悬拉部由网状片对折或至少两片网状片首尾缝合组成,悬拉部设置有穿插孔(3),悬杆(4)从穿插孔中穿过;所述培育部由至少1支培育部垂线(5)和至上而下设置在培育部垂线上的若干鞭毛培育体线(6)组成,培育部垂线至少由3支组线(7)组成,至少1支鞭毛培育体线横向穿插过培育部垂线的中间组线固定在培育部垂线上;所述鞭毛培育体线由膨体线(8)和鞭毛线(9)组成,膨体线为主干,若干鞭毛线均匀分布包围在膨体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培育基体,其特征是:所述鞭毛培育体线材质为聚酯纤维、聚芳酰胺纤维、聚酰亚胺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培育基体,其特征是:所述培育部垂线材质为聚酯纤维、聚芳酰胺纤维、聚酰亚胺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培育基体,其特征是:所述鞭毛线为伞形,材质为聚酯纤维、聚芳酰胺纤维、聚酰亚胺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培育基体,其特征是:所述培育部垂线由一支主线和以螺旋形包围主线的6支辅线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培育基体,其特征是:所述鞭毛线的分布成蜂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培育基体,其特征是:所述鞭毛培育体线由上至下设置在培育部垂线上的形状为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螺旋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培育基体,其特征是:所述鞭毛培育体线单一一支横向设置在培育部垂线的中间组线形状为垂直或横向分布的S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培育基体,其特征是:所述培育部垂线设置2支或2支以上时其相互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设置在培育部垂线上的鞭毛培育体线最长长度,鞭毛培育体线长度10公分到20公分。
说明书
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培育基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培育基体。
背景技术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填料模拟天然水草形态,不易纳藏污泥,使用寿命长,耐高负荷性冲击,出水效果优良稳定,如专利号为CN201320292717.9的一种污水处理易更换组合填料装置,包括:组合填料装置和球形填料装置,组合填料装置采用纤维束均匀固定于塑料圆环上的方式进行组合,该组合填料与中空塑料管结合,通过绳索依次交替从中间串联,绳索上端固定于上层钢筋支架上,下端固定于球形填料上。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节约材料,可以方便对纤维上的微生物取样实验研究和日常运营维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技术只解决了微生物的依附性却不考虑废水透过率以及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性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培育基体,包括悬拉部和培育部,所述悬拉部由网状片对折或至少两片网状片首尾缝合组成,悬拉部设置有穿插孔,悬杆从穿插孔中穿过;所述培育部由至少1支培育部垂线和至上而下设置在培育部垂线上的若干鞭毛培育体线组成,培育部垂线至少有3支组线组成,至少1支鞭毛培育体线横向穿插过培育部垂线的中间组线固定在培育部垂线上;所述鞭毛培育体线由膨体线和鞭毛线组成,膨体线为主干,若干鞭毛线均匀分布包围在膨体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鞭毛培育体线材质为聚酯纤维、聚芳酰胺纤维、聚酰亚胺纤维。
合成纤维作为优选所述培育部垂线材质为聚酯纤维、聚芳酰胺纤维、聚酰亚胺纤维。
所述鞭毛线为伞形,材质为聚酯纤维、聚芳酰胺纤维、聚酰亚胺纤维。
作为优选所述培育部垂线由一支主线和以螺旋形包围主线的6支辅线组成。
作为优先所述鞭毛线的分布成蜂巢状。
作为优选所述鞭毛培育体线由上至下设置在培育部垂线上的形状为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螺旋状。
作为优选所述鞭毛培育体线单一一支横向设置在培育部垂线的中间组线形状为垂直或横向分布的S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培育部垂线设置2支或2支以上时其相互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设置在培育部垂线上的鞭毛培育体线最长长度,鞭毛培育体线长度10公分到20公分。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悬拉部上下穿了悬杆后能紧绷整个培养基体,最大量的制造出培育基的微生物生存空间,制作简单,能很方便的大量生产,亲水、亲油、对气泡有很好的切割作用,有储氧功能,吸附能力强。同时由于更容易受水流和气流的影响进行摆动、振动等,填料上的生物膜不断更新,生物活性高,传质效率高,鞭毛体模拟天然水草形态,不易纳藏污泥,使用寿命长,耐高负荷性冲击,出水效果优良稳定,材质使用无机纤维耐腐蚀、无毒害,在水中共振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