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18-4-12 17:27:3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10.22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IPC分类号B01D71/16; C02F1/44; B01D69/12; B01D6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提取竹纤维,再将其与冰醋酸、乙酸酐混合,在其乙酰化的过程中,向其中加入四三苯基膦钯,对其进行初步改性,然后将其与二丁基氧化锡进行混合,生成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负载于醋酸纤维素,通过在四三苯基膦钯的作用下,与加入的游离的镍发生络合,最终经制模获得一种耐腐蚀,耐酸碱不易降解的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通过实力证明本发明所制得的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处理含油污水,无需使用化学试剂,且截油率达到98.8%以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吸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方法为:

  (1)选取生长3~4年的竹子,在距离竹子底部10~15cm处截取30~50cm的竹块,将所得的竹块进行自然晾晒,待其含水量为5~8%时,将其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筛得30~40目颗粒物;

  (2)取300~400g上述所得的颗粒物,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淹没颗粒物3~5cm,然后加热至90~100℃,保持温度1~2h后,冷却至室温,再向其中加入20~40g半纤维素酶,搅拌30~40min后过滤,收集过滤物;

  (3)将上述所得的过滤物放入容器中,分别向其中加入500~600mL乙酸酐、700~800mL冰醋酸及120~130g月桂酸,然后将容器置于水浴中加热至温度为50~60℃,搅拌40~50min后,向其中加入10~15g四三苯基膦钯,继续搅拌20~30min;

  (4)待上述搅拌结束后,将容器中的混合物倒入50L反应釜中,分别向其中加入30~50g四(三苯基膦)镍,100~110g二丁基氧化锡,使用氮气对反应釜进行加压至0.3~0.5MPa,以6℃/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5~70℃,在500~6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2h;

  (5)待上述搅拌结束后,温度降至室温,压力降至为标准大气压后出料,将所得的出料物放入温度为10~15℃的去离子水中浸泡10~15min后,搅拌20~25min,然后静置分层,取下层物;

  (6)将所得的下层物与无水乙醇按固液比1:1进行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开放式炼胶机中,控制温度为90~110℃,反复滚压成膜,直至膜的厚度为150~200μm,再将压成的膜取出放入温度为20~25℃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中浸泡40~50min,再将其取出放入风干机中风干,即可得到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

  说明书

  一种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膜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含油污水是环境的严重污染源,水体中的油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会乳化成稳定的乳化油,油滴之间相互粘结,处理困难。传统的处理方法有絮凝法、重力分离法或者刮渣法,但这些方法要么添加过多的化学试剂造成二次污染,要么能耗过高、费用昂贵。而超滤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在分离的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而且操作简单,油的回收相对容易,在乳化油污水处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醋酸纤维素(CA)是纤维素的衍生物,具有易溶于有机溶剂、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可生物降解等特点。由醋酸纤维素制备的膜具有选择性高、透水量大、制备工艺简单及光学特性优良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过滤、吸附等领域。但这种多孔醋酸纤维素膜也存在吸附效率低,选择性差的缺点。醋酸纤维素滤膜的平均孔径一般在0.2~1.0μm,可对悬浮液中较大粒径的颗粒直接过滤,也可作为废水处理工艺中超滤、纳滤和反渗透膜的前处理。醋酸纤维素滤膜的缺点在于不耐微生物腐蚀、不耐酸碱以及易被降解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含油污水的传统处理方法过程中,需添加过多化学试剂造成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使用醋酸纤维素膜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时,由于醋酸纤维素滤膜不耐微生物腐蚀、不耐酸碱的缺点使其处理效果,及使用时间受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提取竹纤维,再将其与冰醋酸、乙酸酐混合,在其乙酰化的过程中,向其中加入四三苯基膦钯,对其进行初步改性,然后将其与二丁基氧化锡进行混合,生成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负载于醋酸纤维素,通过在四三苯基膦钯的作用下,与加入的游离的镍发生络合,最终经制模获得一种耐腐蚀,耐酸碱不易降解的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选取生长3~4年的竹子,在距离竹子底部10~15cm处截取30~50cm的竹块,将所得的竹块进行自然晾晒,待其含水量为5~8%时,将其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筛得30~40目颗粒物;

  (2)取300~400g上述所得的颗粒物,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淹没颗粒物3~5cm,然后加热至90~100℃,保持温度1~2h后,冷却至室温,再向其中加入20~40g半纤维素酶,搅拌30~40min后过滤,收集过滤物;

  (3)将上述所得的过滤物放入容器中,分别向其中加入500~600mL乙酸酐、700~800mL冰醋酸及120~130g月桂酸,然后将容器置于水浴中加热至温度为50~60℃,搅拌40~50min后,向其中加入10~15g四三苯基膦钯,继续搅拌20~30min;

  (4)待上述搅拌结束后,将容器中的混合物倒入50L反应釜中,分别向其中加入30~50g四(三苯基膦)镍,100~110g二丁基氧化锡,使用氮气对反应釜进行加压至0.3~0.5MPa,以6℃/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5~70℃,在500~6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2h;

  (5)待上述搅拌结束后,温度降至室温,压力降至为标准大气压后出料,将所得的出料物放入温度为10~15℃的去离子水中浸泡10~15min后,搅拌20~25min,然后静置分层,取下层物;

  (6)将所得的下层物与无水乙醇按固液比1:1进行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开放式炼胶机中,控制温度为90~110℃,反复滚压成膜,直至膜的厚度为150~200μm,再将压成的膜取出放入温度为20~25℃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中浸泡40~50min,再将其取出放入风干机中风干,即可得到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是:将本发明所制得的醋酸纤维素膜放置于含油污水处理池中,然后将COD为700~800mg/L,含油浓度为50~70ppm的含油污水经本发明所制得的醋酸纤维素膜进行过滤,循环过滤2~4次,检测的废水中COD为1.5~3.2mg/L,含油浓度为0.2~0.6pp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制得的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种耐腐蚀,耐酸碱不易降解,与传统醋酸纤维素膜相比,使用寿命增加了43~52%;

  (2)使用本发明所制得的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处理含油污水,无需使用化学试剂,且截油率达到98.8%以上;

  (3)本发明制作简单,易于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选取生长3~4年的竹子,在距离竹子底部10~15cm处截取30~50cm的竹块,将所得的竹块进行自然晾晒,待其含水量为5~8%时,将其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筛得30~40目颗粒物;取300~400g上述所得的颗粒物,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淹没颗粒物3~5cm,然后加热至90~100℃,保持温度1~2h后,冷却至室温,再向其中加入20~40g半纤维素酶,搅拌30~40min后过滤,收集过滤物;将上述所得的过滤物放入容器中,分别向其中加入500~600mL乙酸酐、700~800mL冰醋酸及120~130g月桂酸,然后将容器置于水浴中加热至温度为50~60℃,搅拌40~50min后,向其中加入10~15g四三苯基膦钯,继续搅拌20~30min;待上述搅拌结束后,将容器中的混合物倒入50L反应釜中,分别向其中加入30~50g四(三苯基膦)镍,100~110g二丁基氧化锡,使用氮气对反应釜进行加压至0.3~0.5MPa,以6℃/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5~70℃,在500~6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2h;待上述搅拌结束后,温度降至室温,压力降至为标准大气压后出料,将所得的出料物放入温度为10~15℃的去离子水中浸泡10~15min后,搅拌20~25min,然后静置分层,取下层物;将所得的下层物与无水乙醇按固液比1:1进行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开放式炼胶机中,控制温度为90~110℃,反复滚压成膜,直至膜的厚度为150~200μm,再将压成的膜取出放入温度为20~25℃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中浸泡40~50min,再将其取出放入风干机中风干,即可得到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

  实例1

  选取生长3年的竹子,在距离竹子底部10cm处截取30cm的竹块,将所得的竹块进行自然晾晒,待其含水量为5%时,将其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筛得30目颗粒物;取300g上述所得的颗粒物,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淹没颗粒物3cm,然后加热至90℃,保持温度1h后,冷却至室温,再向其中加入20g半纤维素酶,搅拌30min后过滤,收集过滤物;将上述所得的过滤物放入容器中,分别向其中加入500mL乙酸酐、700mL冰醋酸及120g月桂酸,然后将容器置于水浴中加热至温度为50℃,搅拌40min后,向其中加入10g四三苯基膦钯,继续搅拌20min;待上述搅拌结束后,将容器中的混合物倒入50L反应釜中,分别向其中加入30g四(三苯基膦)镍,100g二丁基氧化锡,使用氮气对反应釜进行加压至0.3MPa,以6℃/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5℃,在5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h;待上述搅拌结束后,温度降至室温,压力降至为标准大气压后出料,将所得的出料物放入温度为10℃的去离子水中浸泡10min后,搅拌20min,然后静置分层,取下层物;将所得的下层物与无水乙醇按固液比1:1进行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开放式炼胶机中,控制温度为90℃,反复滚压成膜,直至膜的厚度为150μm,再将压成的膜取出放入温度为20℃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中浸泡40min,再将其取出放入风干机中风干,即可得到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

  将本发明所制得的醋酸纤维素膜放置于含油污水处理池中,然后将COD为700mg/L,含油浓度为50ppm的含油污水经本发明所制得的醋酸纤维素膜进行过滤,循环过滤2次,检测的废水中COD为1.5mg/L,含油浓度为0.2ppm。

  实例2

  选取生长4年的竹子,在距离竹子底部15cm处截取50cm的竹块,将所得的竹块进行自然晾晒,待其含水量为8%时,将其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筛得40目颗粒物;取400g上述所得的颗粒物,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淹没颗粒物5cm,然后加热至100℃,保持温度2h后,冷却至室温,再向其中加入40g半纤维素酶,搅拌40min后过滤,收集过滤物;将上述所得的过滤物放入容器中,分别向其中加入600mL乙酸酐、800mL冰醋酸及130g月桂酸,然后将容器置于水浴中加热至温度为60℃,搅拌50min后,向其中加入15g四三苯基膦钯,继续搅拌30min;待上述搅拌结束后,将容器中的混合物倒入50L反应釜中,分别向其中加入50g四(三苯基膦)镍,110g二丁基氧化锡,使用氮气对反应釜进行加压至0.5MPa,以6℃/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70℃,在600r/min的转速下,搅拌2h;待上述搅拌结束后,温度降至室温,压力降至为标准大气压后出料,将所得的出料物放入温度为15℃的去离子水中浸泡15min后,搅拌25min,然后静置分层,取下层物;将所得的下层物与无水乙醇按固液比1:1进行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开放式炼胶机中,控制温度为110℃,反复滚压成膜,直至膜的厚度为200μm,再将压成的膜取出放入温度为25℃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中浸泡50min,再将其取出放入风干机中风干,即可得到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

  将本发明所制得的醋酸纤维素膜放置于含油污水处理池中,然后将COD为800mg/L,含油浓度为70ppm的含油污水经本发明所制得的醋酸纤维素膜进行过滤,循环过滤4次,检测的废水中COD为3.2mg/L,含油浓度为0.6ppm。

  实例3

  选取生长4年的竹子,在距离竹子底部12cm处截取40cm的竹块,将所得的竹块进行自然晾晒,待其含水量为7%时,将其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筛得35目颗粒物;取350g上述所得的颗粒物,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淹没颗粒物4cm,然后加热至95℃,保持温度1h后,冷却至室温,再向其中加入30g半纤维素酶,搅拌35min后过滤,收集过滤物;将上述所得的过滤物放入容器中,分别向其中加入550mL乙酸酐、750mL冰醋酸及125g月桂酸,然后将容器置于水浴中加热至温度为55℃,搅拌45min后,向其中加入13g四三苯基膦钯,继续搅拌25min;待上述搅拌结束后,将容器中的混合物倒入50L反应釜中,分别向其中加入40g四(三苯基膦)镍,105g二丁基氧化锡,使用氮气对反应釜进行加压至0.4MPa,以6℃/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8℃,在550r/min的转速下,搅拌1h;待上述搅拌结束后,温度降至室温,压力降至为标准大气压后出料,将所得的出料物放入温度为12℃的去离子水中浸泡12min后,搅拌22min,然后静置分层,取下层物;将所得的下层物与无水乙醇按固液比1:1进行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开放式炼胶机中,控制温度为100℃,反复滚压成膜,直至膜的厚度为170μm,再将压成的膜取出放入温度为23℃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中浸泡45min,再将其取出放入风干机中风干,即可得到复合改性醋酸纤维素膜。

  将本发明所制得的醋酸纤维素膜放置于含油污水处理池中,然后将COD为750mg/L,含油浓度为60ppm的含油污水经本发明所制得的醋酸纤维素膜进行过滤,循环过滤3次,检测的废水中COD为2.4mg/L,含油浓度为0.4ppm。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