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4.13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IPC分类号B01D36/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预处理的截流格栅沉砂池,沉砂池形状为长方体,一面墙上设置有污水进水管,与设置污水进水管的墙相连的墙上设置溢流管,与设置污水进水管的墙相对的墙上设置污水出水管,污水进水与污水出水管之间的池底上设置挡墙,在挡墙上放置格栅,格栅为倾斜放置,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8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设置有截流格栅的沉砂池,解决了农村地区泥沙、悬浮物、漂浮物、汇入雨水对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适用于农村地区小型污水处理站的预处理。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预处理的截流格栅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格栅沉砂池形状为长方体,一面墙上设置有污水进水管(1),与设置污水进水管(1)的墙相连的墙上设置溢流管(2),与设置污水进水管(1)的墙相对的墙上设置污水出水管(5),
污水进水管(1)与污水出水管(5)之间的池底上设置挡墙(3),在所述挡墙(3)上放置格栅(4),格栅为倾斜放置,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格栅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2)的管内底标高高于进水管(1)的管内底标高,所述污水出水管(5)的管内底标高低于污水进水管(1)管内底的标高,但高于挡墙(3)的墙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截流格栅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高为300~500mm,为混凝土材质,挡墙顶部有放置格栅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截流格栅沉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
说明书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预处理的截流格栅沉砂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 预处理的沉砂池。
背景技术
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多以生物处理为主,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更 以膜生物反应器居多,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进行水处 理。农村地区生活污水中夹带的悬浮物、漂浮物较多,并且路面尘沙 较多,降雨时雨水携带泥沙通过污水检查井汇入污水管道中,如果漂 浮物及泥沙不能在污水处理站前端得到有效去除而进入污水处理站, 将会影响后续生物处理的处理效果,严重时可导致膜生物反应器淤 堵、断丝,对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大。另外当雨水汇入污水 处理站会在短时间内加大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荷,由于农村污水处理 站本身的处理规模较小,雨水的大量汇入将会严重影响污水处理效 果。而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由于规模受限,无法采用与大型污水处理 厂类似的整套工艺通过设置独立的构筑物对泥沙、悬浮物、漂浮物进 行处理,对以上问题进行集成解决显得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预处理的截流格栅沉砂 池,所设计的截流格栅沉砂池适用于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的预处理。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站预处理的截流格栅沉砂池,沉砂池形状 为长方体,一面墙上设置有污水进水管,与设置污水进水管的墙相连 的墙上设置溢流管,与设置污水进水管的墙相对的墙上设置污水出水 管,
污水进水管与污水出水管之间的池底上设置挡墙,在所述挡墙上 放置格栅,格栅为倾斜放置,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80°。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截流格栅沉砂池设在农村污水处理站前端,污 水经出水管进入污水处理站。
进一步,所述溢流管的管内底标高高于进水管的管内底标高,所 述出水管的管内底标高低于进水管管内底标高,但高于挡墙的墙顶。
本实用新型中,标高是以沉砂池池底为基准。
优选地,所述挡墙高为300~500mm,为混凝土材质,挡墙顶部 有放置格栅的凹槽。该挡墙既用于倾斜格栅的基础,又用做沉砂挡板。 将进水中携带的泥沙停留在格栅挡板前,通过定期抽排的方式去除。 在格栅池后设置污水出水管,污水经出水管进入污水处理站,混凝土 挡墙与出水管之间的区域又可以进一步截流泥沙。
更优选地,所述格栅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设置有截流格栅的沉砂池,解决了农村地区泥 沙、悬浮物、漂浮物、汇入雨水对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效果 的影响,适用于农村地区小型污水处理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