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基于快速脱水机污泥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4-18 10:11:2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4.07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IPC分类号C02F11/00; 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属于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该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包括依序连接的污泥脱水系统、污泥造粒系统、污泥干化系统、污泥回收系统,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用于脱出污泥中的大部分水分,所述污泥造粒系统用于将脱出水分的污泥制成条状或粒状,所述污泥干化系统用于将条状或粒状的污泥烘干,所述污泥回收系统用于将干化后的污泥进行收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泥处理成本、节约水资源,减少二次污染。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连接 的污泥脱水系统、污泥造粒系统、污泥干化系统、污泥回收系统,所 述污泥脱水系统用于脱出污泥中的大部分水分,所述污泥造粒系统用 于将脱出水分的污泥制成条状或粒状,所述污泥干化系统用于将条状 或粒状的污泥烘干,所述污泥回收系统用于将干化后的污泥进行收 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污泥脱水系统主要由快速脱水机构成,所述快速脱水机包括 长方体形漏斗、导管和真空泵,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漏斗底部相连 接,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真空泵相连接,所述真空泵用于给所述 漏斗底部提供真空吸力,在所述漏斗内部设置有抽滤板和刮板,所述 刮板垂直于所述抽滤板并与所述抽滤板相接触,所述刮板通过机械臂 固定在所述抽滤板上方且可在所述抽滤板上方左右移动,在所述漏斗 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可开合的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门为自动升降门,所述自动升降门包括门板、滑槽以及自动 升降机构,所述滑槽为“U”型凹槽,位于所述漏斗的侧边上且与所 述抽滤板垂直,所述门板与所述抽滤板垂直的两条边位于所述滑槽中 且可在所述滑槽中上下滑动,所述门板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相连接, 所述自动升降机构可带动所述门板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所述门的开 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为丝杆升降机构且位于自动升降门的下方,所 述丝杆升降机构包括丝杆和驱动器,所述丝杆靠近驱动器的一端为带 有螺纹的螺纹杆,所述丝杆靠近门的一端为光滑的圆柱杆,所述圆柱 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螺纹杆的横截面积,所述圆柱杆穿过所述漏斗 底部并与所述滑槽相配合,当所述驱动器推动所述丝杆向上运动时, 所述丝杆推动所述自动升降门向上运动,当所述驱动器推动所述丝杆 向下运动时,所述自动升降门在重力作用下将落回所述抽滤板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滑槽为半圆柱形,所述半圆柱的直径等于所述圆柱杆的直径, 即当所述圆柱杆与所述滑槽相配合时,所述圆柱杆的一半陷入所述滑 槽,所述圆柱杆的另一半位于所述滑槽外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漏斗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污泥收集槽,所述污泥收集槽呈 “U”型且倾斜地设置在所述门外,所述污泥收集槽的宽度等于所述 门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污泥脱水系统还包括污泥泵入装置,所述污泥泵入装置具有 两个出口,所述出口分别位于所述漏斗上方的两端,在所述出口处设 置有污泥排放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污泥造粒系统包括污泥接收部、污泥造粒部、污泥挤压部、 污泥输出部;所述污泥接收部位于所述污泥脱水机一侧,用于接收从 所述污泥脱水机排出的污泥;所述污泥造粒部为带孔的平板且与所述 污泥接收部相连接;所述污泥挤压部位于所述污泥造粒部上方,用于 挤压污泥,使污泥从污泥造粒部中的孔漏出;所述污泥输出部位于所 述污泥造粒部下方,用于将污泥输出所述污泥造粒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回转干化窑和污泥传送构件,所述污泥传 送构件用于接收污泥造粒系统送来的污泥,然后将污泥带入回转干化 窑中,最后将污泥输送出所述回转干化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污泥脱水系统、所述污泥造粒系统、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和 所述污泥回收系统均由PLC控制,整个污泥处理系统实现全自动流 水线生产。

  说明书

  一种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快速脱 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在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净化过程中产生 的沉淀物质,它是一种固液混合物,是一种可回收再利用的初级有机 固体产品。但是由于污泥的含水量较高而体积庞大,且污泥中含有各 种病源微生物、多种有机或无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不 及时合理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极大地威胁人们的生活与 健康。

  现有的污泥处理方法一般为将污泥的含水率降至80%,然后拉到 火电厂进行二次干化,使污泥的含水率降低至50%后再入炉燃烧。然 而,含有大量水分的污泥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由于 含水污泥体积大、质量重从而造成运输成本极高。此外,污泥中的水 分不能被有效地“榨取”出来,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该 污泥处理系统不仅可以解决运输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还 可达到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快速脱水机的污泥处理系统,包括依序连接的污泥脱水 系统、污泥造粒系统、污泥干化系统、污泥回收系统,所述污泥脱水 系统用于脱出污泥中的大部分水分,所述污泥造粒系统用于将脱出水 分的污泥制成条状或粒状,所述污泥干化系统用于将条状或粒状的污 泥烘干,所述污泥回收系统用于将干化后的污泥进行收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脱水系统主要 由快速脱水机构成,所述快速脱水机包括长方体形漏斗、导管和真空 泵,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漏斗底部相连接,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所 述真空泵相连接,所述真空泵用于给所述漏斗底部提供真空吸力,在 所述漏斗内部设置有抽滤板和刮板,所述刮板垂直于所述抽滤板并与 所述抽滤板相接触,所述刮板通过机械臂固定在所述抽滤板上方且可 在所述抽滤板上方左右移动,在所述漏斗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可开合 的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门为自动升降门, 所述自动升降门包括门板、滑槽以及自动升降机构,所述滑槽为“U” 型凹槽,位于所述漏斗的侧边上且与所述抽滤板垂直,所述门板与所 述抽滤板垂直的两条边位于所述滑槽中且可在所述滑槽中上下滑动, 所述门板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相连接,所述自动升降机构可带动所述 门板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所述门的开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升降机构为丝 杆升降机构且位于自动升降门的下方,所述丝杆升降机构包括丝杆和 驱动器,所述丝杆靠近驱动器的一端为带有螺纹的螺纹杆,所述丝杆 靠近门的一端为光滑的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螺纹 杆的横截面积,所述圆柱杆穿过所述漏斗底部并与所述滑槽相配合, 当所述驱动器推动所述丝杆向上运动时,所述丝杆推动所述自动升降 门向上运动,当所述驱动器推动所述丝杆向下运动时,所述自动升降 门在重力作用下将落回所述抽滤板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槽为半圆柱形, 所述半圆柱的直径等于所述圆柱杆的直径,即当所述圆柱杆与所述滑 槽相配合时,所述圆柱杆的一半陷入所述滑槽,所述圆柱杆的另一半 位于所述滑槽外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漏斗的一侧或两 侧设置有污泥收集槽,所述污泥收集槽呈“U”型且倾斜地设置在所 述门外,所述污泥收集槽的宽度等于所述门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脱水系统还包 括污泥泵入装置,所述污泥泵入装置具有两个出口,所述出口分别位 于所述漏斗上方的两端,在所述出口处设置有污泥排放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造粒系统包括 污泥接收部、污泥造粒部、污泥挤压部、污泥输出部;所述污泥接收 部位于所述污泥脱水机一侧,用于接收从所述污泥脱水机排出的污 泥;所述污泥造粒部为带孔的平板且与所述污泥接收部相连接;所述 污泥挤压部位于所述污泥造粒部上方,用于挤压污泥,使污泥从污泥 造粒部中的孔漏出;所述污泥输出部位于所述污泥造粒部下方,用于 将污泥输出所述污泥造粒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 回转干化窑和污泥传送构件,所述污泥传送构件用于接收污泥造粒系 统送来的污泥,然后将污泥带入回转干化窑中,最后将污泥输送出所 述回转干化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脱水系统、所 述污泥造粒系统、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和所述污泥回收系统均由PLC 控制,整个污泥处理系统实现全自动流水线生产。

  有益效果

  1)快速脱水机能够极大程度地脱出污泥中的水分,且可将污泥 中的水分进行回收利用,节约了水资源,降低后处理的成本。

  2)污泥造粒系统将污泥制成条状或粒状,从而增大了污泥的比 表面积,加大了蒸发面积,有利于污泥的干化。

  3)回转式干化窑干化效果后,且与污泥脱水系统、污泥造粒系 统、污泥回收系统可形成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劳力,污泥处理成本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