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含铬污水处理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18-4-18 10:46:1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4.27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IPC分类号B01J20/26; C02F1/62; C02F1/28; B01J20/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含铬污水处理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吡咯单体为基体,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为填料,以三氯化铁为原料和氧化剂,在超声条件下氧化聚合而得聚吡咯/四氧化三铁/氯化银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聚吡咯/四氧化三铁/氯化银纳米复合材料对不同浓度(600~1000mg/L)的含铬污水在30min的吸附率都超过99%。在对1g/L的含铬污水处理研究发现,30min后吸附率超过99%,最大吸附量为99.95mg/g。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对含铬污水吸附效率高,作为磁性复合材料又可二次利用,具有良好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含铬污水处理的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 米复合材料是聚吡咯/四氧化三铁/氯化银纳米复合材料。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含铬污水处理的纳米复合材料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以吡咯单体为基体,纳米四氧化三 铁粒子为填料,同时引入银离子,以三氯化铁为原料和氧化剂,在超 声条件下氧化聚合而得聚吡咯/四氧化三铁/氯化银纳米复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含铬污水处理的聚吡咯基纳米复合材料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先将Fe3O4、无水乙醇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于室温下超声分散1 h;在冰水浴下继续超声反应15~30min,Fe3O4与无水乙醇的重量体 积比为0.2:5-15g/mL,Fe3O4与十二烷基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00:1-3; 然后往混合溶液中加入吡咯单体超声分散5-10min,吡咯单体与 Fe3O4的体积重量比为1-2:1-2mL/g,接着再加入AgNO3溶液,AgNO3与吡咯的重量体积比是1-5:100g/mL,再往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FeCl3溶液,FeCl3与吡咯的摩尔比是2.33-1:1,继续反应2h,于室温下搅 拌反应4~6h,最后洗涤过滤,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在50℃下 真空干燥24h得目标产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含铬污水处理的聚吡咯基纳米复合材料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Fe3O4与无水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0.2:10 g/mL。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含铬污水处理的聚吡咯基纳米复合材料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Fe3O4与十二烷基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00: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含铬污水处理的聚吡咯基纳米复合材料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吡咯单体与Fe3O4的体积重量比为2:1 mL/g。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含铬污水处理的聚吡咯基纳米复合材料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gNO3与吡咯的重量体积比是3:100g/mL。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含铬污水处理的聚吡咯基纳米复合材料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FeCl3与吡咯的摩尔比是2.33:1。

  说明书

  一种用于含铬污水处理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含铬污水处理 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成为威胁和 制约人群健康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对含重金属污水处理的 方法主要有氧化还原法、滤膜法、吸附分离、微生物综合治理等物理 化学方法。其中吸附法以成本少,操作简单而广泛应用。吸附法主要 是利用吸附剂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表面能以及对污染物有较强的 吸附能力,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其优点在于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 吸附反应具有速度快、效率高、适应性强和易操作等。因此,开发具 有大的比表面积、高活性表面位点和快速吸附速率的纳米材料成为吸 附法污水处理的新兴技术,已引起广泛关注。

  复合型吸附材料通常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通过某 种方法途径复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新型材料。这种复合型 吸附材料对某些特定离子或分子具有选择性亲和作用,得到的复合材 料拥有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成为现代吸附与分离技术不可 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导电聚合物/无机复合型材料是将有机相导电聚合物和无机相材 料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而形成的新型材料。它整合了导电聚合物和无 机材料的性能,使复合型材料呈现出一种协同效应,大大提髙和改善 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亲水性能,热稳定和化学稳定性,机械和结构 性能等,这些优异的性能是单一材料所不具有的。Ahmad等合成一 种新型的聚苯胺/氧化铁纳米复合材料吸附剂,研究发现,在测试温 度范围内,该复合材料对酰胺黑吸附动力学模型复合拟二级动力学方 程。Nan等研究了ZnLa0.02Fe1.98O4/PPy对污水中甲基橙(MO)的吸 附活性。研究表明,具有核-壳结构的该复合材料对于MO的最大吸 附量为76.34mg g-1,实验数据符合Langmuir模型下的单层吸附。但 从大量的文献看出,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材料的研究还处于特定形 貌复合材料的合成研究阶段,对于在污水处理应用方面的研究报道非 常有限。正是由于聚合物/无机复合材料独特的结构,优越的性能和 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引起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兴趣,正在成为材料科学 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纳米铁氧体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剂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 注。它不但具备了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且具有效果优、 成本低、可以利用磁分离的优点。这使得重金属的回收利用得以简单 实现,杜绝了二次污染等问题,使得这种优异吸附剂的研究更加引 人瞩目。Chowdhury等研究了混合α-Fe2O3-Fe3O4纳米粒子作为吸附 剂对Cr(Ⅵ)的去除率。研究表明,吸附能力的提高随反应温度的升高 和自由能的降低而增加,将混合α-Fe2O3-Fe3O4纳米粒子吸附除去 Cr(Ⅵ)的机制假定为两者之间的静电引力和不同价态铬之间的氧化 还原的结果。

  因此,通过利用制备的聚吡咯/四氧化三铁/氯化银纳米复合材料 去除废水中常见Cr6+离子,为今后重金属污染的去除研究提供参考, 并发展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新型纳米修复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含铬污水处理的纳米复合材料及 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用于含铬污水处理的纳米复合材料是聚吡咯(PPy)/ 四氧化三铁/氯化银纳米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用于含铬污水处理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吡 咯单体为基体,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为填料,同时引入少量银离子, 以三氯化铁为原料和氧化剂,在超声条件下氧化聚合而得聚吡咯/四 氧化三铁/氯化银纳米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用于含铬污水处理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具体 步骤如下:

  先将Fe3O4、无水乙醇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于室温下超声分散1 h;在冰水浴下继续超声反应15~30min,Fe3O4与无水乙醇的重量体 积比为0.2:5-15g/mL,Fe3O4与十二烷基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00:1-3; 然后往混合溶液中加入吡咯单体超声分散5-10min,吡咯单体与 Fe3O4的体积重量比为1-2:1-2mL/g,接着再加入AgNO3溶液,AgNO3与吡咯的重量体积比是1-5:100g/mL,再往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FeCl3溶液,FeCl3与吡咯的摩尔比是2.33-1:1,继续反应2h,于室温下搅 拌反应4~6h,最后洗涤过滤,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在50℃下 真空干燥24h得目标产物。

  优选:Fe3O4与无水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0.2:10g/mL。

  优选:Fe3O4与十二烷基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00:1。

  优选:吡咯单体与Fe3O4的体积重量比为2:1mL/g。

  优选:AgNO3与吡咯的重量体积比是3:100g/mL。

  优选:FeCl3与吡咯的摩尔比是2.33:1。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以吡咯单体为基体,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为填料,以三氯 化铁为原料和氧化剂,在超声条件下氧化聚合而得聚吡咯/四氧化三 铁/氯化银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聚吡咯/四氧化三铁/氯化银 纳米复合材料对不同浓度(600~1000mg/L)的含铬污水在30min的 吸附率都超过99%。在对1g/L的含铬污水处理研究发现,30min后 吸附率超过99%,最大吸附量为99.95mg/g。

  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对含铬污水吸 附效率高,作为磁性复合材料又可二次利用,具有良好的工业化生产 前景。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