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3.30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3/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镇污水分散处理方法和装置,其是采用间歇式循环上流推进方式,将污水处理的运行周期分为进水、排水阶段和反应阶段,所述进水、排水阶段是使污水进入曝气池,曝气后的污水从下向上进入反应池;所述反应阶段是使进入反应池内污水通过推流泵向上循环推动,使反应池内污泥床处于流化状态;反应结束时,停止循环上流反应,反应池进入下一周期,且在下一阶段进水的同时,将上一个反应期得到的净化污水从反应池上部推出实现排水。本发明采用循环上流推进使污泥床内的颗粒污泥处于流化状态,污水中的基质与污泥充分接触和完全混合,加快了传质速度,容和负荷高、出水含悬浮物的浓度低,其装置结构简单、能耗低、占地面积少和投资省。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城镇污水分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间歇式循环上流推进方式, 将污水处理的运行周期分为进水、排水阶段和反应阶段,所述进水、排水阶段 是使污水进入曝气池,然后使曝气后的污水从下向上进入反应池;所述反应阶 段是使进入反应池内污水通过推流泵向上循环推动,使反应池内污泥床处于流 化状态;当反应结束时,停止循环上流反应,反应池进入下一周期的进水、排 水阶段,且在下一阶段污水进水的同时,将上一个反应期得到的净化污水从反 应池上部推出实现排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污水分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 池内还设有循环系统,使反应池内净化后的水再次回流于所述曝气池内,进行 多次循环净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城镇污水分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曝气后 的污水通过生物填料初步净化处理后再进入反应池。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城镇污水分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水进入反应池内时的上流速度低于0.5m/h。
5.城镇污水分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池和反应池,所述曝气 池包括上部连通的好氧区和兼氧区,所述好氧区上部设有进水管,底部设有曝 气元件;所述反应池包括缓冲区和厌氧反应区,所述缓冲区底部设有可将污水 循环上推的推流泵,所述反应池上部设有出水口,在所述反应池的底部,还设 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延伸至所述兼氧区的底部使所述反应池与所述兼氧区连 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城镇污水分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 区内布设有生物填料,使曝气后的污水通过所述生物填料初步净化后再进入所 述兼氧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镇污水分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 填料采用人工水草,成行排列于所述好氧区内,底部用水草支架支撑,所述曝 气元件置于所述人工水草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城镇污水分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池水面位置且靠近出水口处还设有循环泵,通过回流管与所述好氧区 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城镇污水分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 泵带有射流曝气管,使所述反应池内向上循环推动净化后的水流通过所述循环 泵和所述射流曝气管组合形成的气水混合液经所述回流管重新回到所述好氧 区。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城镇污水分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池出水口处设有溢流装置。
说明书
城镇污水分散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城镇污水分散处理方法及该方法 设计的装置在城镇污水分散处理中的应用,尤其涉及生活污水和食品工业废水 中富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
背景技术
中国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且水污染非常严重,由于很多人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并有继续加重的趋势, 长江、黄河等七大水系及湖泊水库普遍受到污染,沿海水体发生赤潮和富营养 化现象日益增多。
为保护水环境,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污染治理,全面加强了工业有 机废水的治理和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 年3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及部分重点建制镇(以下简称"城镇")共建成污水处 理厂1590座,处理能力达9204万立方米/,全国在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1885个, 设计能力约5517万立方米/。然而,目前全国仍有约1/4的设市城市和近80%的 县城未建成污水处理厂。在国家不断采取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措施推动下,县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太湖流域、三峡库区等地区重点镇的污 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是,由于中小城镇产生的污水或者大型工厂 生活污水离污水处理厂较远,如果采用集中处理方法会造成集水管线长,投资 成本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城镇污水分散处理模式的缺陷,提供一种 用于城镇污水分散处理方法及由该方法设计的装置在城镇污水分散处理中的应 用。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城镇污水分散处理方法,其是采用间歇式循环 上流推进方式,将污水处理的运行周期分为进水、排水阶段和反应阶段,所述 进水、排水阶段是使污水进入曝气池,然后使曝气后的污水从下向上进入反应 池;所述反应阶段是使进入反应池内污水通过推流泵向上循环推动,使反应池 内污泥床处于流化状态;当反应结束时,停止循环上流反应,反应池进入下一 周期的进水、排水阶段,且在下一阶段污水进水的同时,将上一个反应期得到 的净化污水从反应池上部推出实现排水。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池内还设有循环系统,使反应池内净化后的水再次回 流于所述曝气池内,进行多次循环净化处理。
进一步地,曝气后的污水可通过生物填料初步净化处理后再进入反应池。
作为本发明方法优选的一种方式,所述污水进入反应池内时的上流速度低 于0.5m/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城镇污水分散处理装置,包括曝气池和反应池, 所述曝气池包括上部连通的好氧区和兼氧区,所述好氧区上部设有进水管,底 部设有曝气元件;所述反应池包括缓冲区和厌氧反应区,所述缓冲区底部设有 可将污水循环上推的推流泵,所述反应池上部设有出水口,在所述反应池的底 部,还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延伸至所述兼氧区的底部使所述反应池与所述 兼氧区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区内布设有生物填料,使曝气后的污水通过所述生物 填料初步净化后再进入所述兼氧区。
更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填料采用人工水草,成行排列于所述好氧区内,底部 用水草支架支撑,所述曝气元件置于所述人工水草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池水面位置且靠近出水口处还设有循环泵,通过回流 管与所述好氧区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带有射流曝气管,使所述反应池内向上循环推动 净化后的水流通过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射流曝气管组合形成的气水混合液经所述 回流管重新回到所述好氧区。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池出水口处设有溢流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城镇污水分散处理方法及该方法设计的装置,采用间歇 式循环上流推进方式,较高的循环上流速度能使污泥床内的颗粒污泥处于流化 状态,使污水中的基质与污泥充分接触和完全混合,加快了传质速度,容和负 荷高、反应速度快、出水含悬浮物的浓度低;剩余污泥少、耐负荷冲击能力强; 结构简单、能耗低、占地面积少和投资省,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时能 耗仅为ICEAS反应器的1/4、容积负荷则是ICEAS工艺的2倍以上,投资仅是 ICEAS工艺的60%,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