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井施工的支护结构

发布时间:2018-4-20 14:09:1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7.04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IPC分类号E02D17/08; E02D33/00; E02D19/14; E02D15/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井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放坡高度为1.5~2m,放坡坡度为35°~40°,放坡部位插入锚杆,锚杆角度为30°~35°,放坡表面喷射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厚度为20~30mm;第一排冷冻管离污水井距离为0.7m~0.9m,间距为0.7~0.8m,第一排冻土管深度比污水井施工深度要深1~1.5m;第二排冷冻管间距为0.9~1.0m,第二排冻土管深度比污水井施工深度要深1~1.5m。第一排冷冻管和第二排冷冻管呈梅花形错位布置;测温管位于第一排冷冻管和第二排冷冻管中间,测温管每隔15~20m设置一根,测温管深度为冷冻管的一半;离第二排冷冻管6~8m部位设置防挤孔,孔径为300~350mm,深度为12~15m,防挤孔间距为5~7m。本发明施工进度快,安全性能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井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放坡高度为1.5~2m,放坡坡度为35 °~40°,放坡部位插入锚杆,锚杆角度为30°~35°,放坡表面喷射玻化微珠保 温砂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厚度为20~30mm;第一排冷冻管离污水井距离为 0.7m~0.9m,间距为0.7~0.8m,第一排冻土管深度比污水井施工深度要深1~1.5m; 第二排冷冻管间距为0.9~1.0m,第二排冻土管深度比污水井施工深度要深1~1.5m。 第一排冷冻管和第二排冷冻管呈梅花形错位布置;测温管位于第一排冷冻管和第二 排冷冻管中间,测温管每隔15~20m设置一根,测温管深度为冷冻管的一半;离第 二排冷冻管6~8m部位设置防挤孔,孔径为300~350mm,深度为12~15m,防挤孔 间距为5~7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井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施工步骤包 括:

  (1)放坡

  (2)钻冷冻孔

  冷冻孔直径为250~300mm。

  (3)注入水玻璃进行底部封水

  在冷冻孔内插入注浆管,压力灌注水玻璃进行封水,压力采用2.5MPa;

  (4)插入冷冻管

  冷冻管在使用前必须对每孔进行打压试漏,试验压力为2.5MPa,稳压30min, 压力不变为合格;

  (5)下测温管

  (6)插入锚杆

  (7)挂设钢丝网

  放坡表面挂设钢丝网;

  (8)喷射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9)设置防挤孔;

  (10)进行冷冻施工

  冷冻施工采用盐水作为冷冻介质;

  (11)绑扎钢筋

  (12)支设模板

  (13)浇注混凝土

  (14)脱模

  脱模时间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6~10h;

  (15)防挤孔灌入细砂

  污水井施工完毕土体解冻后土体会出现收缩,土体解冻前防挤孔灌入细砂减少 土体移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井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对于淤泥质 土,盐水温度采用-24℃~-25℃;对于粘土,盐水温度采用-25℃~-26℃;对于粉 质粘土,盐水温度采用-27℃~-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井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维护冻结期 盐水温度采用-18℃~-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井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步骤(11) 竖筋采用直螺纹钢套筒连接,先清理上下段高预留的钢筋丝头,再安装套筒和竖筋; 环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为40倍钢筋直径,搭接位置要错位布置,每4道环 筋范围内,不能在同一截面有两道环筋进行搭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井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步骤(13) 混凝土中掺入磨细矿渣,使用低发热量的矿渣水泥,在混凝土墙中部布置冷却水管, 以降低浇筑混凝土水化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井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步骤(13) 采用底卸式吊桶下料至吊盘,吊盘上设接灰盘,混凝土经由溜槽、下灰管入模板内。 下灰管采用耐磨钢丝缠绕塑料管,直径为160mm,每根长度为4~6m。混凝土在 接灰盘和溜槽中进行人工二次搅拌,对称入模,每高度为300mm振捣一次,振动 棒振动范围为500mm,肉眼观察以混凝土面基本流平、灰浆均匀饱满,没有明显 气泡逸出。

  说明书

  一种污水井施工的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井施工,特别涉及一种污水井施工的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污水井深度较深,施工方法一般有沉井法或大开挖法,沉井法一方面施工工 期会很长,要待上一节混凝土达到28天龄期后才能进行沉井,另一方面在遇到 地质为流沙是时沉井倾斜度难以控制。但是如果采取大开挖法由于深度较深安全 度又难以保证安全。可以采用污水井四周冷冻方法形成围护墙,使土弹性模量增 大,进而增加冻土墙的强度与稳定性,以抵抗土压力、水压并隔绝地下水与开挖 体之间的联系,然后在该封闭冻土墙支护下进行污水井混凝土墙壁的施工。但是 冷冻作业时的冻融变化对周边土体会造成较大影响,另外,如何确保冷冻作业时 会形成封闭的支护体仍然是工程中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污水井施工的支护结构,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由于沿海地区上面一般有2m左右的硬壳层,可以利用硬壳层的支护作用来 减少冻土成本。另外浅层部位冻结效果较差,会影响支护效果,本发明在浅部进 行放坡开挖,放坡开挖后插入锚杆以增加支护效果。

  放坡高度为1.5~2m,放坡坡度为35°~40°,放坡部位插入锚杆,锚杆角度 为30°~35°,放坡表面喷射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厚度为 20~30mm。

  第一排冷冻管离污水井距离为0.7m~0.9m,间距为0.7~0.8m。冷冻作业后污 水井外围会形成冻土墙,为了使冻土墙形成封闭空间,第一排冻土管深度比污水 井施工深度要深1~1.5m。

  第二排冷冻管间距为0.9~1.0m。第二排冷冻管间距比第一排冷冻管间距大的 目的是使冷冻作业时第一排冷冻管附近形成高应力区,第二排冷冻管形成低应力 区,从而冷冻作业时,背离污水井方向的土体位移会有一定的减少。第二排冻土 管深度比污水井施工深度要深1~1.5m。第一排冷冻管和第二排冷冻管呈梅花形 错位布置。测温管位于第一排冷冻管和第二排冷冻管中间,测温管每隔15~20m 设置一根,测温管深度为冷冻管的一半。

  考虑到冷冻作业时土体会出现膨胀,对冷冻作业范围外的土体产生侧向挤压 力,为了避免侧向挤压力对毗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影响,离第二排冷冻管6~8m 部位设置防挤孔,孔径为300~350mm,深度为12~15m,防挤孔间距为5~7m。

  施工步骤包括:

  (1)放坡

  (2)钻冷冻孔

  冷冻孔直径为250~300mm。

  (3)注入水玻璃进行底部封水

  如果冻土管处于承压水范围,必须要采取止水措施,不然会因承压水影响底 部冻土效果。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承压水采取水玻璃进行底部封水。在冷冻孔内插 入注浆管,压力灌注水玻璃进行封水,压力采用2.5MPa。

  (4)插入冷冻管

  冷冻管在使用前必须对每孔进行打压试漏,试验压力为2.5MPa,稳压30min, 压力不变为合格。

  (5)下测温管

  (6)插入锚杆

  (7)挂设钢丝网

  放坡表面挂设钢丝网。

  (8)喷射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为了减少冻土范围与外部环境的热量交换,在放坡表面喷射玻化微珠保温砂 浆。

  (9)设置防挤孔。

  (10)进行冷冻施工

  冷冻施工采用盐水作为冷冻介质。对于淤泥质土,盐水温度采用-24℃~-25 ℃;对于粘土,盐水温度采用-25℃~-26℃;对于粉质粘土,盐水温度采用-27 ℃~-28℃。维护冻结期盐水温度采用-18℃~-20℃。

  (11)绑扎钢筋

  竖筋采用直螺纹钢套筒连接,先清理上下段高预留的钢筋丝头,再安装套筒 和竖筋。环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为40倍钢筋直径,搭接位置要错位布置, 每4道环筋范围内,不能在同一截面有两道环筋进行搭接。

  (12)支设模板

  (13)浇注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可能会产生水化热冻土墙与支护界面处温度较高,可 能导致冻土墙边缘的融化。为确保冻土墙的安全,采取以下措施:混凝土中掺入 磨细矿渣,使用低发热量的矿渣水泥,在混凝土墙中部布置冷却水管,以降低浇 筑混凝土水化热。

  由于污水井浇筑高度较高,为了避免混凝土离析,采用底卸式吊桶下料至吊 盘,吊盘上设接灰盘,混凝土经由溜槽、下灰管入模板内。下灰管采用耐磨钢丝 缠绕塑料管,直径为160mm,每根长度为4~6m。混凝土在接灰盘和溜槽中进 行人工二次搅拌,对称入模,每高度为300mm振捣一次,振动棒振动范围为500 mm,肉眼观察以混凝土面基本流平、灰浆均匀饱满,没有明显气泡逸出。

  (14)脱模

  脱模时间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6~10h。

  (15)防挤孔灌入细砂

  污水井施工完毕土体解冻后土体会出现收缩,土体解冻前防挤孔灌入细砂减 少土体移位。

  本发明施工进度快,安全性能好,在工期缩短和造价节省有明显的效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