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瓷泥生产废水回收技术

发布时间:2018-4-20 15:21:3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8.04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IPC分类号B01D36/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该装置主要包括蓄泥池和沿周向设在蓄泥池外围的若干过滤池,各过滤池依序导通;所述蓄泥池底部与过滤池底部连通,在其中两个过滤池上分别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废水由入水口进入并经过过滤池逐级沉淀后从出水口流出;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用于废水回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包括蓄泥池(1)和沿周向设在蓄泥池(1)外围的若干过滤池(2),各过滤池(2)依序导通;所述蓄泥池(1)底部与过滤池(2)底部连通,在其中两个过滤池(2)上分别设有入水口(3)和出水口(4),废水由入水口(3)进入并经过过滤池(2)逐级沉淀后从出水口(4)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2)外墙倾斜设置,过滤池(2)外墙下端与蓄泥池(1)外墙之间的距离小于过滤池(2)外墙上端与蓄泥池(1)外墙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过滤池(2) 外墙的内端面上设有防着附玻璃层(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设在蓄泥池(1)内的吸泥管(6),吸泥管(6)的一端伸入蓄泥池(1)底部,另一端与泥浆泵(7)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过滤池(2) 之间设有隔墙(8),在各隔墙(8)上端设有溢流缺口(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3)和出水口(4)分别设在相邻的两个过滤池(2)上。

  说明书

  一种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瓷泥生产过程中的废水一般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掉,这样造成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而且也造成一定的浪费。同时,传统的过滤池一般是采用直线的排列方式,占用的空间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蓄泥池和沿周向设在蓄泥池外围的若干过滤池,各过滤池依序导通;所述蓄泥池底部与过滤池底部连通,在其中两个过滤池上分别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废水由入水口进入并经过过滤池逐级沉淀后从出水口流出。

  上述的一种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中,所述过滤池外墙倾斜设置,过滤池外墙下端与蓄泥池外墙之间的距离小于过滤池外墙上端与蓄泥池外墙之间的距离。

  上述的一种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中,在过滤池外墙的内端面上设有防着附玻璃层。

  上述的一种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中,该装置还包括设在蓄泥池内的吸泥管,吸泥管的一端伸入蓄泥池底部,另一端与泥浆泵连接。

  上述的一种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中,相邻的过滤池之间设有隔墙,在各隔墙上端设有溢流缺口。

  上述的一种瓷泥生产废水回收装置中,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在相邻的两个过滤池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在蓄泥池外围的若干过滤池,能使废水在过滤池中一级一级被沉淀、过滤,沉淀后的瓷泥流入到蓄泥池中,而后被泥浆泵抽走并重新利用,减少废水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的同时,还节省了大量的空间;通过防着附玻璃层可以有效地减少瓷泥的着附。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