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4-23 9:00:5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10.20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装置腔体,所述装置腔体被腔体隔断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前处理区、曝气处理区和深度处理区;所述装置腔体的一侧上方开有进水口,另一侧的下方开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前处理区处;所述腔体隔断的下部都开有进水通孔;所述前处理区内水平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内放置具有前期过滤效果的多孔介质;所述曝气处理区内由三个腔体组成,分别为微曝气腔、曝气腔和缓冲腔。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环保材料为外壳和主要构架,实现了可自然降解的效果,同时在装置内添加了多介质的微生物附着材料,达到了集物理、化学和生物共同作用的污水处理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腔体(1),所述装置腔体(1)被腔体隔断(2)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前处理区(3)、曝气处理区(4)和深度处理区(5);所述装置腔体(1)的一侧上方开有进水口(6),另一侧的下方开有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6)位于前处理区(3)处;所述腔体隔断(2)的下部都开有进水通孔(8);所述前处理区(3)内水平设置有托盘(9);所述托盘(9)内放置具有前期过滤效果的多孔介质(10);所述曝气处理区(4)内由三个腔体组成,分别为微曝气腔(11)、曝气腔(12)和缓冲腔(13);所述微曝气腔(11)内设置有一能使水流S型流动的隔断(14);所述微曝气腔(11)内填充有球状生物质材料(15);所述曝气腔(12)内设置有连接太阳能曝气机的输氧管(16);所述曝气腔(12)内铺满改性砾石材料;所述缓冲腔(13)内填充多层结构的管束类植物根茎生产的柔性填料(17);所述深度处理区(5)分为三层,上层采用多孔的吸附填料,中层为依据水质特点不同设置的两种组件模块(18);所述深度处理区(5)后连接一出水区(19),出水口(7)位于出水区(1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6)前可设置做初步过滤用的可提起更换式的垃圾桶;所述出水口(7)处设置有防止淤泥进入和生物介质溢出的生物膜(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腔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对起吊把手(21)。

  说明书

  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处理,多使用生物、化学手段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若使用不当容易发生二次污染事故。同时,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多设置在污染源的附近或者河流的上游,既影响景观又占用河道面积。而且,大型的处理设备就算移除后,也不可再次使用,还造成了过多的垃圾,影响了后续的河道清淤工作,加速了河道的清淤周期。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能够延长河道的清淤周期的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多介质自降解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腔体,所述装置腔体被腔体隔断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前处理区、曝气处理区和深度处理区;所述装置腔体的一侧上方开有进水口,另一侧的下方开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前处理区处;所述腔体隔断的下部都开有进水通孔;所述前处理区内水平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内放置具有前期过滤效果的多孔介质;所述曝气处理区内由三个腔体组成,分别为微曝气腔、曝气腔和缓冲腔;所述微曝气腔内设置有一能使水流S型流动的隔断;所述微曝气腔内填充有球状生物质材料;所述曝气腔内设置有连接太阳能曝气机的输氧管;所述曝气腔内铺满改性砾石材料;所述缓冲腔内填充多层结构的管束类植物根茎生产的柔性填料;所述深度处理区分为三层,上层采用多孔的吸附填料,中层为依据水质特点不同设置的两种组件模块;所述深度处理区后连接一出水区,出水口位于出水区内。

  上述方案的解释及进一步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口前可设置做初步过滤用的可提起更换式的垃圾桶;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防止淤泥进入和生物介质溢出的生物膜。

  2.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一对起吊把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环保材料为外壳和主要构架,实现了可自然降解的效果,同时在装置内添加了多介质的微生物附着材料,达到了集物理、化学和生物共同作用的污水处理目的。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