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旋流式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

发布时间:2018-4-23 14:09:0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4.20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IPC分类号E03F5/22; E03F1/00; E03F5/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流式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包括设备功能区和储水箱;设备功能区内设有固液分离装置和球形双向排污装置。进水口与固液分离装置相连,固液分离装置的下端出水口与球形双向排污装置连接;球形双向排污装置下端的出水口与储渣管连接,储渣管与排渣口连接;球形双向排污装置侧方通过压力进水管与储水箱相连,储水箱的压力出水口处设有加压水泵。污废水进入固液分离装置,分离后的污水进入储水箱,杂物经过球形双向排污装置进入储渣管;当水泵工作时,储水箱内的带压污水端进入储渣管,与储渣管内的杂物一起排出室外。本设备有效杜绝了杂物进入储水箱与水泵直接接触造成水泵堵塞,避免了杂物在过滤器内停留造成过滤网孔堵塞。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旋流式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本体包括设备功能区和储水箱;所述的设备功能区内设有固 液分离装置和球形双向排污装置;

  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内腔室和外腔室;所述内腔室包括由上 至下设置的进水管、滤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滤水管和出水管 的内壁均为螺旋形结构;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延伸至所述设备本体顶 部的上方;所述出水管的下端为第一出水口;所述内腔室与设于所述 内腔室外围的壳体之间的空间为所述的外腔室,所述壳体侧面的上方 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所述储水箱相连;

  所述的球形双向排污装置为三通结构;所述三通结构包括互相垂 直的轴向管道和横向管道;所述的轴向管道包括轴向上管道和轴向下 管道;所述的轴向上管道、横向管道和轴向下管道之间通过阀室相连; 所述阀室内设置有圆弧整体式滑道和球形阀瓣,所述球形阀瓣在所述 圆弧整体式滑道上滚动;所述圆弧整体式滑道采用全水流通道;

  所述轴向上管道的上方为自重进水口,所述自重进水口与所述第 一出水口相连;所述轴向下管道的下方为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 口与储渣管相连;所述储渣管的排渣口延伸至所述设备本体顶部的上 方;所述横向管道的右端为压力进水口,所述压力进水口通过压力进 水管与储水箱的压力出水口相连;所述的压力出水口处设置有加压水 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式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滤水管和出水管由上至下连为一体;所述进 水管的管径从上至下逐渐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式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滤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滤水孔,所述滤水孔的高 度低于所述排水口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式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外腔室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便于清洗外腔室;所述 的排污口和所述的排水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外腔室壳体的两侧;所述外 腔室的通径为所述内腔室通径的两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式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圆弧整体式滑道包括两段,分别为第一圆弧滑道和第 二圆弧滑道;所述第一圆弧滑道的左端与所述轴向管道的管壁相连, 所述第一圆弧滑道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圆弧滑道的左端相连;所述第二 圆弧滑道的右端与所述横向管道的管壁相连;所述第一圆弧滑道的圆 心位于所述第一圆弧滑道的下方,所述第二圆弧滑道的圆心位于所述 第二圆弧滑道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式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轴向上管道的左侧管壁上设有向左凸起的第一弧形面, 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球形阀瓣相匹配;所述第一弧形面的下端与所 述圆弧整体式滑道的左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式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横向管道的管口处设有第二弧形面,所述的第二弧形面 设于所述横向管道管口的上、下两方;位于所述横向管道下方的第二 弧形面与所述圆弧整体式滑道的右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式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轴向上管道和所述轴向下管道的管径为公称口径,所述 横向管道的管径为所述公称口径的1.1~1.5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式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球形阀瓣采用空心碳钢球外包橡胶;所述压力进水管 与所述横向管道之间通过拆卸式法兰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式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其 特征在于:所述储渣管为U型储渣管。

  说明书

  一种旋流式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提升设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流式一体 化污水提升设备。应用在给排水行业上,特别适用于建筑物低于市政 排污管道的固液分离污、废水排放行业上。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地下室污水提升一体化设备为防止污物堵塞水泵,采用 反冲洗过滤装置让污物和水泵不直接接触,污物不会堵塞水泵,不用 清掏污物,水泵寿命延长。但污水进入设备储水箱时,污水量大会产 生水泵反转,造成叶轮紧固件松落和水泵电机发电降低使用寿命。另 设备储水箱内水泵启动会造成带压污水在反冲洗过滤装置内泄压、泄 流,同时污物也会阻塞过滤网眼,仍需要人工清堵。从而造成设备不 能长期连续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上述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 种旋流式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该污水提升设备可确保污、废水中的 固体杂物不与集水箱内水泵接触,能把污、废水中杂物彻底排出室外, 不会堵塞水泵。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流式一体化污 水提升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设备功能区和储水箱; 所述的设备功能区内设有固液分离装置和球形双向排污装置。

  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内腔室和外腔室;所述内腔室包括由上 至下设置的进水管、滤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滤水管和出水管 的内壁均为螺旋形结构;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延伸至所述设备本体顶 部的上方;所述出水管的下端为第一出水口;所述内腔室与设于所述 内腔室外围的壳体之间的空间为所述的外腔室,所述壳体侧面的上方 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所述储水箱相连。

  所述的球形双向排污装置为三通结构;所述三通结构包括互相垂 直的轴向管道和横向管道;所述的轴向管道包括轴向上管道和轴向下 管道;所述的轴向上管道、横向管道和轴向下管道之间通过阀室相连; 所述阀室内设置有圆弧整体式滑道和球形阀瓣,所述球形阀瓣在所述 圆弧整体式滑道上滚动;所述圆弧整体式滑道采用全水流通道。

  所述轴向上管道的上方为自重进水口,所述自重进水口与所述第 一出水口相连;所述轴向下管道的下方为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 口与储渣管相连;所述储渣管的排渣口延伸至所述设备本体顶部的上 方;所述横向管道的右端为压力进水口,所述压力进水口通过压力进 水管与储水箱的压力出水口相连;所述的压力出水口处设置有加压水 泵。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管、滤水管和出水管由上至下连为一体; 所述进水管的管径从上至下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所述滤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滤水孔,所述滤水 孔的高度低于所述排水口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外腔室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便于清洗外腔室; 所述的排污口和所述的排水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外腔室壳体的两侧;所 述外腔室的通径为所述内腔室通径的两倍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圆弧整体式滑道包括两段,分别为第一圆弧滑 道和第二圆弧滑道;所述第一圆弧滑道的左端与所述轴向管道的管壁 相连,所述第一圆弧滑道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圆弧滑道的左端相连;所 述第二圆弧滑道的右端与所述横向管道的管壁相连;所述第一圆弧滑 道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圆弧滑道的下方,所述第二圆弧滑道的圆心位 于所述第二圆弧滑道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上管道的左侧管壁上设有向左凸起的第一弧 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球形阀瓣相匹配;所述第一弧形面的下 端与所述圆弧整体式滑道的左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管道的管口处设有第二弧形面,所述的第二 弧形面设于所述横向管道管口的上、下两方;位于所述横向管道下方 的第二弧形面与所述圆弧整体式滑道的右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上管道和所述轴向下管道的管径为公称口 径,所述横向管道的管径为所述公称口径的1.1~1.5倍。

  进一步地,所述的球形阀瓣采用空心碳钢球外包橡胶;所述压力 进水管与所述横向管道之间通过拆卸式法兰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储渣管为U型储渣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旋流式 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运行可靠,球形阀瓣不易堵塞。

  (2)双向止回,污水、污物分开排放,污物与加压水泵完全不 接触,避免造成加压水泵堵塞;同时也避免了污水回流对设备造成的 伤害。

  (3)圆弧整体式滑道采用全水流通道,流量大,阻力小,节能、 噪音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