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1.12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一种沉淀水处理装置。高效沉淀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设有反应池、混凝池A和混凝池B,反应池上部与混凝池A相通,所述混凝池A和混凝池B之间底部相通,设备本体还设置有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池对称线位置处设置有配水区,所述配水区向下延伸至斜板沉淀池的底部,斜板沉淀池圆周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外围的壁比集水池与斜板沉淀池之间的壁高,斜板沉淀池呈倾斜设置并固定有若干倾斜放置的斜板,斜板之间有空隙,斜板沉淀池下方、斜板的下端设置污泥收集池。本实用新型采用斜板填料,具有模块化设计、一体化构造、占地面积小、单位容积处理能力大、节能、处理效率高、运营管理方便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高效沉淀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设有反应池、混凝池A和混凝池B,反应池上部与混凝池A相通,所述混凝池A和混凝池B之间底部相通,设备本体还设置有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池对称线位置处设置有配水区,所述配水区向下延伸至斜板沉淀池的底部,斜板沉淀池圆周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外围的壁比集水池与斜板沉淀池之间的壁高,斜板沉淀池呈倾斜设置并固定有若干倾斜放置的斜板,斜板之间有空隙,斜板沉淀池下方、斜板的下端设置污泥收集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沉淀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污泥收集池底部设置有排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沉淀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集水池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沉淀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沉淀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本体固定在设备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沉淀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排泥口连接有空气隔膜泵,自动控制系统连接空气隔膜泵。
说明书
高效沉淀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沉淀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现有的水处理设备多是由多个只有单一功能的装置串联组成。现有技术更多的寻求某一方面的效率,如处理量大,从而忽视其他方面的需求,不能做到诸多功能集于一体对污水进行处理,而需要多种设备的配合对污水进行处理。导致现有设备处理量较大,但是该设备体积大,不方便移动,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空间、结构紧凑,同时设计科学合理、污水处理量大、动力消耗低、维护方便的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高效沉淀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设有反应池、混凝池A和混凝池B,反应池上部与混凝池A相通,所述混凝池A和混凝池B之间底部相通,设备本体还设置有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池对称线位置处设置有配水区,所述配水区向下延伸至斜板沉淀池的底部,斜板沉淀池圆周设置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外围的壁比集水池与斜板沉淀池之间的壁高,斜板沉淀池呈倾斜设置并固定有若干倾斜放置的斜板,斜板之间有空隙,斜板沉淀池下方、斜板的下端设置污泥收集池。
具体的,污泥收集池底部设置有排泥口。
具体的,集水池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具体的,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5°。
具体的,设备本体固定在设备支架上。
优选的,排泥口连接有空气隔膜泵,自动控制系统连接空气隔膜泵。
本实用新型采用斜板填料,具有模块化设计、一体化构造、占地面积小、单位容积处理能力大、节能、处理效率高、运营管理方便的特点,解决传统混凝反应器运行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管理不方便、排泥困难、处理能力低、处理效果差和混凝反应设备与沉淀设备相分离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本设备布水由传统的单侧底部进水,改为斜板沉淀池上方中间两侧进水,降低了进水的水流速度和流态,有效利用了斜板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使颗粒物沉淀速度加快。
2、本设备管理维护方便,解决了斜板沉淀池斜板孔隙堵塞和需要定期更换斜板的问题,斜板根据需要随时可以拿出清洗,斜板终身使用,不用定期更换。
3、本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处理能力高,在相同处理水量的情况下,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斜板沉淀池的二分之一。
4、本专利排泥采用全自动脉冲排泥,无需管理人员操作。采用空气隔膜泵和自动控制系统,利用空气隔膜泵的脉冲振动,将污泥自动沉淀到污泥收集池底部,通过空气隔膜泵排出,减少了刮泥机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