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12.15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的回用处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预处理:城市污水依次经过粗格栅、细格栅及超细格栅过滤除杂后进入后续处理;可变功能生化A2O-MBR处理:预处理后的出水进入可变功能生化A2O-MBR系统进行处理;絮凝沉淀:向可变功能生化A2O-MBR系统的氧化区投加絮凝剂PAC,与氧化区污泥形成较大絮块,去除水中剩余的胶体、悬浮颗粒,絮凝处理后污水进入后续处理;臭氧-紫外催化氧化消毒处理:使絮凝沉淀后出水进入臭氧-紫外催化氧化消毒系统,在臭氧与紫外联合作用下进行臭氧-紫外催化氧化消毒处理去除出水含有的环状有机物、部分毒性物质和难降解物质,处理后达标水进行回用。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污染物,使出水达标回用。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城市污水的回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处理:城市污水依次经过粗格栅、细格栅及超细格栅过滤除杂后进入后续处理;
可变功能生化A2O-MBR处理:预处理后的出水进入设有进水区、非氧化区、可变功能 区、氧化区、出水区、膜区和回流区的可变功能生化A2O-MBR系统进行处理;
絮凝沉淀:向所述可变功能生化A2O-MBR系统的氧化区投加絮凝剂PAC,与所述氧化 区污泥形成较大絮块,去除水中剩余的胶体、悬浮颗粒,絮凝处理后污水进入后续处理;
臭氧-紫外催化氧化消毒处理:使所述絮凝沉淀后出水进入臭氧-紫外催化氧化消毒系 统,在臭氧与紫外联合作用下进行臭氧-紫外催化氧化消毒处理去除出水含有的环状有机 物、部分毒性物质和难降解物质,臭氧-紫外催化氧化处理后达到中水回用标准进行回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的回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格栅 的间隙为20mm;所述细格栅的间隙为5mm;所述超细格栅的间隙为1~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的回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 紫外催化氧化系统由前臭氧接触池、封闭式紫外系统、后臭氧接触消毒池、计量槽和出水 池构成;所述臭氧-紫外催化氧化消毒处理中,臭氧总投加量5~30mg/l,前臭氧接触池的 臭氧投加量2~12mg/l,后臭氧接触池的臭氧投加量3~18mg/l,紫外光强度0.5~ 80mW/cm2。
4.一种城市污水的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 所述的处理方法,包括:
预处理系统、可变功能生化A2O-MBR系统和臭氧-紫外催化氧化系统顺次连接而成;其 中,
所述预处理系统设有池体,池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从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池 体内依次设置过滤用粗格栅、细格栅及超细格栅;
所述可变功能生化A2O-MBR系统的池体内设有进水区、非氧化区、可变功能区、氧化 区、膜区、出水区和回流区;
所述臭氧-紫外催化氧化系统设有达标水回用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的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格栅 的间隙为20mm;所述细格栅的间隙为5mm;所述超细格栅的间隙为1~3mm。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的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 变功能生化A2O-MBR系统池体内的非氧化区由厌氧区和缺氧区顺次连接而成,缺氧区顺次 与可变功能区、氧化区、膜区、出水区连接;
所述进水区设置在所述非氧化区与可变功能区侧面,该进水区设有三个出水口,分别 与所述非氧化区的厌氧区、缺氧区以及可变功能区连接;
所述回流区设在所述非氧化区可变功能区、氧化区和膜区的侧面,该回流区设有由所 述膜区向氧化区回流的回流管、氧化区向非氧化区的缺氧区回流的回流管、氧化区向非氧 化区的厌氧区回流的回流管以及非氧化区的缺氧区向厌氧区回流的回流管;
所述膜区内设置浸没式超滤膜。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的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 氧-紫外催化氧化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前臭氧接触池、封闭式紫外系统、后臭氧接触消毒 池、计量槽和出水池;所述前臭氧接触池和后臭氧接触消毒池内均设有与臭氧供给管连接 的曝气头;所述封闭式紫外系统内设有紫外光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的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臭氧 接触池的臭氧投加量为2~12mg/l,后臭氧接触池臭氧投加量为3~18mg/l,所述紫外光模 块的紫外光强度为0.5~80mW/cm2。
说明书
一种城市污水的回用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污水的回用处理方法及系统,属于环境保护中的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工业企业大量增加,现有污水处理 规模及出水水质满足不了城市建设的需求,水体污染主要源自超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和未经 处理的直接排入水体的城市生活污水,而处理后的污水仅占总水量的一小部分,水污染日 益严重,氮磷过量的排放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河流湖泊日益增长的绿藻,严重影响人类的 健康和安全。
污水处理系统不仅去除有机物,而且需要脱氮除磷,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传统的生 物脱氮技术,包括A/O、改良A2/O、氧化沟等工艺,虽然具有一定处理效果,但在工程实 际运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脱氮和除磷之间存在着碳源竞争,而城市污水存在着碳源浓度 相对较低,很难同时达到高效的脱氮除磷效果,而且目前日益增长的城市污水中往往混合 大量工业污水,氨氮高,磷含量高,有机物难降解等特点日益显现,即使增大停留时间至 10h~20h往往也效果不佳,所以仅靠传统的生化脱氮除磷工艺难以达到严格的出水排放及 回用标准,必须适当增加后续处理。
出水回用是实现污水资源化的重要来源,是城市改善缺水状况的主要途径,尤其在资 源缺乏地区,污染严重地区,需要回用程度高的地区,环境容量低的地区,处理后的污水 可以进行回用,经过不同程度处理后的中水可用于工业用水、补充地下水、城市绿化、消 防或补给湖泊等,可大大缓解目前水资源缺乏的现状。
目前污水处理厂往往占地非常紧张,大多还是利用升级改造来解决新问题,如何在有 限资源和空间下达到目前高标准的回用要求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急需一种适合现状城市污 水的回用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污水的回用处理方法及系统, 可以解决目前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存在处理效果不好,出水无法达到相应回用标准的问题。 出水标准可达到主要指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中 表1的B标准后回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污水的回用处理方法,包括:
预处理:城市污水依次经过粗格栅、细格栅及超细格栅过滤除杂后进入后续处理;
可变功能生化A2O-MBR处理:预处理后的出水进入设有进水区、非氧化区、可变功能 区、氧化区、出水区、膜区和回流区的可变功能生化A2O-MBR系统进行处理;
絮凝沉淀:向所述可变功能生化A2O-MBR系统的氧化区投加絮凝剂PAC,与所述氧化 区污泥形成较大絮块,去除水中剩余的胶体、悬浮颗粒,絮凝处理后污水进入后续处理, 污泥外排进行处理;
臭氧-紫外催化氧化消毒处理:使所述絮凝沉淀后出水进入臭氧-紫外催化氧化消毒系 统,在臭氧-紫外催化氧化系统的臭氧与紫外联合作用下进行臭氧-紫外催化氧化消毒处理 去除出水含有的环状有机物、部分毒性物质和难降解物质,臭氧-紫外催化氧化处理后达到 中水回用标准进行回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城市污水的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处理方 法,包括:
预处理系统、可变功能生化A2O-MBR系统和臭氧-紫外催化氧化系统顺次连接而成;其 中,
所述预处理系统设有池体,池体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从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池 体内依次设置过滤用粗格栅、细格栅及超细格栅;
所述可变功能生化A2O-MBR系统的池体内设有进水区、非氧化区、可变功能区、氧化 区、膜区、出水区和回流区;
所述臭氧-紫外催化氧化系统设有达标水回用出水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三级过滤的预处理,以及设有进水区、非氧化区、可变功 能区、氧化区、出水区、膜区和回流区的可变功能生化A2O-MBR处理,,再配合臭氧-紫外 催化氧化消毒,使得对城市污水中COD去除率达到98%以上,氨氮去除率达到97%以上, SS去除率达到99%以上,色度去除率达到99%以上,而臭氧-紫外催化氧化联合作用提高了 臭氧单独作用对消毒和去除微量有机物的效率,同时保障出水中色度、TOC、细菌等达标, 能常年运转保证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中表1 的B标准,具有处理效果好且稳定,占地面积小、便于自动控制、运行管理方便、运转灵 活等特点,并可根据不同的进水水质调整运行方式和参数,最大限度地发挥处理装置和构 筑物的处理能力。该工艺灵活,可模块化设计,宜于分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