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小区雨污水收集和处理人工湿地

发布时间:2018-4-28 8:30:0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11.14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小区雨污水收集和处理的生态组合人工湿地,包括进水渠和与进水渠连接的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渠和蓄水池之间先后连接有人工湿地和净水绿化池;人工湿地上种植有湿地植物,人工湿地的顶部设置有与进水渠连通的布水管,人工湿地的底部连通集水池;集水池通过一虹吸管与净水绿化池连接,净水绿化池内设有浮岛;所述蓄水池设于净水绿化池下方,净水绿化池的上部设置有一出水管连通蓄水池;蓄水池内设有水泵,水泵连接一穿至地面上的用水管。本实用新型在净化、收集、利用雨污水的同时,增加了小区的景观设施,美化了环境,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小区雨污水收集和处理的生态组合人工湿地,包括进水渠(1)和与进水渠连接的蓄水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渠(1)和蓄水池(4)之间先后连接有人工湿地(2)和净水绿化池(3);人工湿地(2)上种植有湿地植物,人工湿地(2)的顶部设置有与进水渠(1)连通的布水管(21),人工湿地(2)的底部连通集水池(5);集水池(5)通过一虹吸管(51)与净水绿化池(3)连接,净水绿化池(3)内设有浮岛(31);所述蓄水池(4)设于净水绿化池(3)下方,净水绿化池(3)的上部设置有一出水管(31)连通蓄水池(4);蓄水池(4)内设有水泵(41),水泵(41)连接一穿至地面上的用水管(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区雨污水收集和处理的生态组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2)为垂直流人工湿地,从上自下依次包括沙土层、砂砾层和碎石层,在所述碎石层内设置有连通集水池(5)的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区雨污水收集和处理的生态组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绿化池(3)的底部边缘与蓄水池(4)顶部边缘相接,蓄水池(4)内设有可支撑净水绿化池(3)底面的支撑柱(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区雨污水收集和处理的生态组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绿化池(4)呈圆形,其两侧分别依次设置有进水渠(1)、人工湿地(2)和集水池(5)。

  说明书

  用于小区雨污水收集和处理的生态组合人工湿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景观人工湿地,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小区雨污水收集和处理的生态组合人工湿地,适用于对生活小区的雨污水进行收集、生态化处理以及利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用水紧张,尤其是城市居民用水占了城市用水的40%,水资源的利用主要以地下水和地表水为主,对雨水的利用率较少。降雨初期的雨水由于冲刷地面、大气污染等原因,含有较多的杂质、有机污染物等,若不经处理排入市政雨水管道,将成为城市非点源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各城市小区绿化用水一般直接采用自来水,需水量大,绿化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小绿化和净水成本,合理利用小区雨污水的用于小区雨污水收集和处理的生态组合人工湿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小区雨污水收集和处理的生态组合人工湿地,包括进水渠(1)和与进水渠连接的蓄水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渠(1)和蓄水池(4)之间先后连接有人工湿地(2)和净水绿化池(3);人工湿地(2)上种植有湿地植物,人工湿地(2)的顶部设置有与进水渠(1)连通的布水管(21),人工湿地(2)的底部连通集水池(5);集水池(5)通过一虹吸管(51)与净水绿化池(3)连接,净水绿化池(3)内设有浮岛(31);所述蓄水池(4)设于净水绿化池(3)下方,净水绿化池(3)的上部设置有一出水管(31)连通蓄水池(4);蓄水池(4)内设有水泵(41),水泵(41)连接一穿至地面上的用水管(42)。经收集后的雨污水经过人工湿地和净水绿化池在的处理后,成为可供小区绿化用的回收水,减少了市政雨污水的处理量,节约了小区绿化用水;同时,人工湿地和净水绿化池作为人工景观,成为小区景观的一部分,节约了用地,美化了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湿地(2)为垂直流人工湿地,从上自下依次包括沙土层、砂砾层和碎石层,在所述碎石层内设置有连通集水池(5)的水管。雨污水经多层净化,净化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净水绿化池(3)的底部边缘与蓄水池(4)顶部边缘相接,蓄水池(4)内设有可支撑净水绿化池(3)底面的支撑柱(43)。结构紧凑,节约用地,美化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净水绿化池(4)呈圆形,其两侧分别依次设置有进水渠(1)、人工湿地(2)和集水池(5)。在最大化满足集水、净水效果的同时,兼顾本实用新型的景观效果,美化环境。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合理利用小区雨污水,降低生活小区绿化和净水成本,且节约用地,美化环境。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