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泥脱水系统及技术

发布时间:2018-4-29 11:04:1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11.13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安置污泥的旋转内筒、穿设于旋转内筒内的搅拌棒、套设于旋转内筒外的固定外筒及支撑架;旋转内筒两端分别形成两内端盖,搅拌棒两端分别与两内端盖内壁可拆卸连接;固定外筒两端分别形成两可拆卸的外端盖,两内端盖外壁设有穿出外端盖的旋转轴,两旋转轴端部均连接动力电机;支撑架包括固定于固定外筒中间底部的旋转部和与地面接触的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两端与外界相通的限位槽,旋转部可转动地设于限位槽内,旋转部通过铰接轴与固定部铰接;固定外筒一端设有一高度低于支撑架的倾斜支脚。增强了污泥的脱水效果和脱水速度,设置该支撑架可方便装卸污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置污泥的旋转内筒(1)、穿设于旋转内筒(1)内的搅拌棒(2)、套设于旋转内筒(1)外的固定外筒(3)及支撑固定外筒(3)的支撑架(4);旋转内筒(1)两端分别形成两内端盖(11),搅拌棒(2)两端分别与两内端盖(11)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外筒(3)两端分别形成两可拆卸的外端盖(31),两内端盖(11)外壁设有穿出外端盖(31)的旋转轴(111),两旋转轴(111)端部均连接动力电机(5),动力电机(5)外套设有可与地面连接的固定架(6);所述固定外筒(3)与旋转内筒(1)之间形成容水间隙,固定外筒(3)底部设有连通容水间隙与外界的排管(32),排水管(32)上设有排水阀;所述支撑架(4)包括固定于固定外筒(3)中间底部的旋转部(41)和与地面接触的固定部(42),固定部(42)上设有两端与外界相通的限位槽,旋转部(41)可转动地设于限位槽内,旋转部(41)通过铰接轴与固定部(42)铰接;固定外筒(3)一端设有一高度低于支撑架(4)的倾斜支脚(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2)的侧面交错设置搅拌污泥的短杆(21),搅拌棒(1)两端形成多边形的插接端,所述两内端盖(11)内壁设有与插接端插接配合的多边形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11)穿出外端盖(31)处固定一连接部(8),该连接部(8)通过皮带(7)连接所述动力电机(5),所述动力电机(5)位于连接部(8)的正上方,固定架(6)上设有供旋转轴(111)插入的固定孔,固定孔与旋转轴(111)之间设有减磨轴承,固定架(6)与连接部(8)之间设有减震器。

  说明书

  污泥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据《2013-2017年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2010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有25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每天1.22亿吨,为实现国家的减排目标和水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污水厂的建设及运行伴随产生了大量剩余污泥,以含水率80%计,全国年污泥总产水量将很快突破3000万吨,污泥处理形势十分严峻。

  而污泥的治理技术十分多,如污泥燃料化技术、微生物吸附处理技术、超声波处理污泥技术等。而最为普遍的就是污泥干燥技术。

  污泥机械脱水(也包括污泥浓缩),其应用的目的以减少污泥处理的体积为主(污泥浓缩和机械脱水通常均可使污泥体积减少4倍左右)。污泥脱水的过程,一般为浓缩(重力浓缩、机械浓缩)-脱水(机械脱水)-干燥(自然晾干、机械干燥)-最终处理(堆肥、焚烧、填埋)。目前污泥脱水机,脱水量只能达到21%左右,脱水效果差;同时污泥十分重,旋转离心力大,装置容易损坏;在脱水过程中污泥的装卸量大,且麻烦,而污泥在脱水过程中会结成块,不利于后期的干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脱水效果好,装卸污泥方便的污泥脱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安置污泥的旋转内筒、穿设于旋转内筒内的搅拌棒、套设于旋转内筒外的固定外筒及支撑固定外筒的支撑架;旋转内筒两端分别形成两内端盖,搅拌棒两端分别与两内端盖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外筒两端分别形成两可拆卸的外端盖,两内端盖外壁设有穿出外端盖的旋转轴,两旋转轴端部均连接动力电机,动力电机外套设有可与地面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固定外筒与旋转内筒之间形成容水间隙,固定外筒底部设有连通容水间隙与外界的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于固定外筒中间底部的旋转部和与地面接触的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两端与外界相通的限位槽,旋转部可转动地设于限位槽内,旋转部通过铰接轴与固定部铰接;固定外筒一端设有一高度低于支撑架的倾斜支脚。污泥脱水初期含水量较大,流动性较强,搅拌棒和旋转筒同时对污泥进行脱水,增强了脱水的效果,水分从搅拌棒搅出的间隙中流,加快脱水的速度,脱水量可到达33%-38%,同时有利于污泥的分离,方便后期的干燥,搅拌棒还增强了旋转筒旋转过程中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减小装置的震动,对装置起到保护作用;脱出的水可通过排水管排出,两内端盖、两外端盖配合支撑架可方便污泥的装入或卸出,支撑架可在装入或卸出污泥时倾斜放置,使用更加方便;而支脚增强污泥脱水装置在倾斜状态下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棒的侧面交错设置搅拌污泥的短杆,搅拌棒两端形成多边形的插接端,所述两内端盖内壁设有与插接端插接配合的多边形插槽。该设置的短杆可充分搅拌污泥,实现污泥的分离,而该搅拌棒与内端盖的传动效果好,且连接稳定、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穿出外端盖处固定一连接部,该连接部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位于连接部的正上方,固定架上设有供旋转轴插入的固定孔,固定孔与旋转轴之间设有减磨轴承,固定架与连接部之间设有减震器。该设置可避免旋转筒旋转产生的震动过大而损坏动力电机,而该设置的固定架还可对旋转轴也起到固定作用,进一步增强了装置安置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减磨轴承可减小旋转轴与固定架的摩擦,减震器则减小装置旋转筒旋转产生的震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增强了污泥的脱水效果和脱水速度,支撑架可方便装卸污泥。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