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食用菌菌渣制备污水处理吸附剂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4-29 16:22:0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7.31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IPC分类号B01J20/24; C02F1/58; C02F1/28; B01J20/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吸附剂的方法,具体为食用菌菌渣制备污水处理吸附剂的方法,以食用菌菌渣为原料,经粉碎、微波辅助碱法降解、洗涤、甲醛改性、洗涤、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用上述方法所制得的污水处理吸附剂,不仅解决了菌渣资源浪费问题,同时将其用于污水处理的前期处理吸附沉降悬浮颗粒、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等,实现了食用菌菌渣回收利用的功能。

  权利要求书

  1.食用菌菌渣制备污水处理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食用菌菌渣为 原料,将食用菌菌渣经过微波辅助碱法降解和交联改性制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将食用菌菌渣粉碎,并过40~60目筛,成菌渣粉末;

  (2)微波辅助碱法降解,对菌渣粉末进行微波辅助碱法降解,菌渣粉末与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混合,用微波进行处理;

  (3)洗涤,用水将菌渣粉末洗至pH为中性;

  (4)甲醛改性,甲醛、菌渣粉末和盐酸溶液混合进行改性反应;

  (5)洗涤,将改性后的菌渣粉末洗至中性;

  (6)干燥,将菌渣粉末于45~55℃烘干,得到产品污水处理吸附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菌渣制备污水处理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步骤(2)微波辅助碱法降解,菌渣粉末质量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体积比为1∶14~16g/mL,混合后,用微波进行处理,微波功率1200~1500W/kg, 处理时间为8~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用菌菌渣制备污水处理吸附剂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甲醛改性,甲醛质量与菌渣粉末质量比0.05∶1~2, 盐酸浓度0.8~1.2mol/L,菌渣粉末质量与盐酸溶液体积比1∶18~22g/ml,甲醛、 菌渣粉末和盐酸溶液混合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55~65℃,反应时间2.5~3.5h。

  说明书

  食用菌菌渣制备污水处理吸附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吸附剂的方法,具体为食用菌菌渣制备污水处理吸附剂 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称为菌渣或菌糠,我国每年产生的菌渣,至少有400 万吨,处理这些菌渣的传统方法是丢弃或燃烧。燃烧是对生物量的不合理利用, 因为只能快速地取得其中10%左右的热能,而随意丢弃又是对资源的浪费,同时 还导致霉菌和害虫的滋生,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合理的开发利用食用菌菌渣, 不仅可以化废为宝,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目前食用菌菌渣再利用主要作为食 用菌再生产的配料,动物饲料,发霉的菌渣不宜作二次栽培料和动物饲料时可用 作肥料,但这些利用途径也存在投资成本高,受市场影响大,对环境造成二次污 染等问题,因而未能得到很好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食用菌菌渣再利用的方法, 利用食用菌菌渣制备用于污水处理的吸附剂。

  为达到上诉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食用菌菌渣制备污水处理吸附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将食用菌菌渣粉碎,并过40~60目筛,成菌渣粉末;

  食用菌菌渣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可以增大食用菌菌渣的表面积,提高后续反 应速率。

  (2)微波辅助碱法降解,对菌渣粉末进行微波辅助碱法降解,菌渣粉末与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混合,菌渣粉末质量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体积比为1∶14~ 16g/mL,混合后,用微波进行处理,微波功率1200~1500W/kg,处理时间为8~ 15min;

  食用菌菌渣的木质纤维素材料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 碱性物质可以部分地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子中的醇羟基或酚羟基反应 生成醇盐。以增加内部孔隙率和表面积,羧基数目的增加和醇盐的生成及表面积 和孔隙率的增加都有利于提高生物吸附剂的吸附效率。

  (3)洗涤,用水将菌渣粉末洗至pH为中性;

  经过洗涤处理,以除去降解中产生的水溶性物质。

  (4)甲醛改性,甲醛质量与菌渣粉末质量比0.05∶1~2,盐酸浓度0.8~ 1.2mol/L,菌渣粉末质量与盐酸溶液体积比1∶18~22g/ml,甲醛、菌渣粉末和盐 酸溶液混合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55~65℃,反应时间2.5~3.5h;

  甲醛改性是通过原位固化作用减少多羟基酚类物质溶出,提高吸附剂吸附性 能,解决水处理时变色问题。

  (5)洗涤,将改性后的菌渣粉末洗至中性;

  然后将改性交联后的产品洗至中性,以除去多余杂质。

  (6)干燥,将菌渣粉末于45~55℃烘干,得到产品污水处理吸附剂。

  本发明提供的食用菌菌渣制备污水处理吸附剂的方法,以食用菌菌渣为原料, 经粉碎、微波辅助碱法降解、洗涤、甲醛改性、洗涤、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

  收获食用菌产品后剩余的菌渣,由于其角质层被破坏而呈疏松多孔结构,同 时在菌渣中还含有大量的菌丝体和代谢产物,对水体中的金属离子和悬浮颗粒具 有良好的吸附沉降作用,菌渣作为一种生物吸附剂可以应用于废水处理中。但直 接投放存在吸附效率较低,一些水溶性多酚溶出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因 此需对菌渣进行改性。

  本发明提供的食用菌菌渣制备污水处理吸附剂的方法,采用了微波辅助碱法 降解与甲醛交联改性相结合的技术。在传统碱法热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工艺上采用 微波技术辅助降解,一方面,微波辐射高频电磁波穿透介质到达菌渣内部,破坏 木质素结构和纤维素问化学键,降低木质纤维素中高分子聚合物的聚合程度,使 更多活性基团被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微波所产生的电磁场加速菌渣中半纤维素 等水溶性物质的扩散速率,缩短半纤维素等由物料内部扩散到溶剂界面的时间, 从而使降解速率提高数倍,增加内部孔隙率和表面积,使木质纤维素材料更易膨 胀。通过微波辅助降解,不仅可以增加菌渣的孔隙率和表面积,增大活性基团和 化学键数量,显著提高了菌渣生物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同时极大缩短了碱法降解 的反应时间,提高了热效率,降低了能耗。

  多羟基酚是菌渣吸附过程中的功能组分,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容易进行化 学改性,可以用来处理废水,但直接利用天然多酚类物质作为吸附成分,吸附容 量相对小,选择性相对低,而且其中含有的可溶性酚也容易引起水变色现象。为 了增强菌渣吸附功能以及克服水变色问题,以甲醛为交联剂对菌渣进行改性,在 酸性条件下,多酚物质与甲醛缩合而生成半缩醛或缩醛,从而得到稳定结构,可 以阻断有色物质的流出,保持有效成分,提高化学稳定性,得到适用范围更大, 功能更强的生物吸附剂。

  用上述方法所制得的污水处理吸附剂,不仅解决了菌渣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等问题,同时将其用于污水前期处理吸附沉降悬浮颗粒、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 等,实现了食用菌菌渣回收利用的功能。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