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养殖业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4-29 21:45:0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8.21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IPC分类号C02F103/20;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殖业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输水管道依次连通的初沉池、UASB反应器和生化反应池,生化反应池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中间沉淀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除磷反应池和终沉池,一级缺氧池与一级好氧池、一级缺氧池与中间沉淀池、二级缺氧池与二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与终沉池间均设有污泥回流通道,与初沉池、中间沉淀池和终沉池导通设有污泥池。本系统运行成本低,基建投资少,占地面积小。其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经处理后废水的排放水质达到国家及当地有关排放标准;本着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操作管理简单的原则选择废水处理工艺,使其灵活性、先进性和可靠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养殖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输水管道依次连通的初沉池、UASB反应器和生化反应池,所述生化反应池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中间沉淀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除磷反应池和终沉池,所述一级缺氧池与一级好氧池、一级缺氧池与中间沉淀池、二级缺氧池与二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与终沉池间均设有污泥回流通道,与所述初沉池、中间沉淀池和终沉池导通设有污泥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各养殖间的隔渣池、汇集各所述隔渣池污水且内设搅拌机和潜污泵的集水池以及设于所述集水池和初沉池间的固液分离机,集水池内的污水通过潜污泵流经所述固液分离机后进入初沉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和UASB反应器间设有水解酸化调节池。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养殖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反应池还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于所述终沉池后侧的pH回调池和消毒池。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养殖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压滤机,所述污泥压滤机通过装有输泥泵的管道与所述污泥池连通。

  说明书

  一种养殖业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养殖业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养殖业污水之所以难以处理,其主要原因是有机物(COD)、氨氮(NH3-N)总磷(TP)浓度高,是大部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数十甚至上百倍。其处理难度和处理成本可想而知。实际上,国内外目前的环保技术已经能够彻底地将养殖业污水做到达标治理,甚至可以实现零排放。但由于高昂的投资和处理成本,让所有养殖企业无法祈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约投资和处理成本,满足养殖业污水处理标准,实现零排放的养殖业废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养殖业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输水管道依次连通的初沉池、UASB反应器和生化反应池,所述生化反应池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中间沉淀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除磷反应池和终沉池,所述一级缺氧池与一级好氧池、一级缺氧池与中间沉淀池、二级缺氧池与二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与终沉池间均设有污泥回流通道,与所述初沉池、中间沉淀池和终沉池导通设有污泥池。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设于各养殖间的隔渣池、汇集各所述隔渣池污水且内设搅拌机和潜污泵的集水池以及设于所述集水池和初沉池间的固液分离机,集水池内的污水通过潜污泵流经所述固液分离机后进入初沉池。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初沉池和UASB反应器间设有水解酸化调节池。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生化反应池还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于所述终沉池后侧的pH回调池和消毒池。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污泥压滤机,所述污泥压滤机通过装有输泥泵的管道与所述污泥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借助本养殖业废水处理系统,提供了一种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可高效简洁地对污水实施净化处理,有效降低污水净化处理工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养殖业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成本低,基建投资少,占地面积小。其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经处理后废水的排放水质达到国家及当地有关排放标准;本着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操作管理简单的原则选择废水处理工艺,使其灵活性、先进性和可靠性有机的结合起来;用成熟的先进技术工艺,同时充分考虑废水的冲击负荷对系统的影响,确保系统在稳定状态下运行 ;强化除臭和噪音防治措施,避免二次污染。

  其中,UASB 反应器具有以下优点:

  (1)反应器的有机负荷很高;

  (2)污泥颗粒化后使反应器抗冲击负荷性大大提高;

  (3)在一定的水力负荷条件下,反应器可以靠产生的气体进行搅拌混合,不需要另设任何搅拌装置,使污泥和基质充分混合接触;

  (4)反应器上部设置三相分离器有效地将气、固、液三相进行分离,不需要再增加其它沉淀、脱气等辅助装置。简化了工艺,节省运行费用,并可将反应器产生的沼气有效的收集后利用;

  (5)根据对化工难降解和高浓有机污水处理的经验,本方案增加了内部填料和载体,提高了反应器的耐冲击处理能力和稳定性。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