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4-30 15:08:1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08.12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28; B01D21/08; C02F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设置有顺序相连的筛网、混凝沉淀池、浅层气浮机、厌氧水解池和接触氧化池,所述混凝沉淀池、浅层气浮机、接触氧化池均连接有污泥浓缩池,该污泥浓缩池连接有压泥机,所述筛网连接有浆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满足排放标准的情况下简化了工艺步骤,并通过改进的混凝沉淀池和接触氧化池提高了处理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设置有顺序相连的筛网 (1)、混凝沉淀池(2)、浅层气浮机(3)、厌氧水解池(4)和接触氧化池(5), 所述混凝沉淀池(2)、浅层气浮机(3)、接触氧化池(5)均连接有污泥浓缩池 (7),该污泥浓缩池(7)连接有压泥机(8),所述筛网(1)连接有浆池(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1) 为水力筛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 池(2)包括反应池(201)和沉淀池(202),该反应池(201)内设有与顶部相 距一定距离的第一挡板(214)及与底部相距一定距离的第二挡板(215),该第 一挡板(214)及第二挡板(215)将所述反应池(201)分隔为室Ⅰ、室Ⅱ和室 Ⅲ,该室Ⅰ设有进水口(211),所述室Ⅰ、室Ⅱ和室Ⅲ内均设有搅拌装置;所 述沉淀池(202)设有第三挡板(221),该第三挡板(221)将所述沉淀池(202) 上下分隔为清水区A和沉淀区B,该沉淀区B的底部呈锥形并设有污泥出口 (223),该清水区A设有出水口(222),所述第三挡板(221)设有连通清水区 A与沉淀区B的若干斜管,该沉淀区B与所述室Ⅲ相连,所述室Ⅰ设有加絮凝剂 装置(212),所述室Ⅱ设有加助凝剂装置(2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水解 池(4)内设有潜水搅拌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 池(5)包括池体(501)、进水管(514)、曝气管(515)和出水管(507),所 述池体(501)内设置第一隔板(512)、第二隔板(503)和第三隔板(505)将 该池体(501)上下分隔为第一室(510)、第二室(509)、第三室(508)和第 四室(504),该第一隔板(512)、第二隔板(503)和第三隔板(505)分别设 有第一格栅(511)、第二格栅(502)和第三格栅(506),该第二格栅(502) 分别与该第一格栅(511)和第三格栅(506)错位设置,所述第二室(509)和 第三室(508)内均填充有填料,所述进水管(514)和曝气管(515)位于所述 第一室(510),所述出水管(507)位于所述第四室(504),所述第三室(508) 内填料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室(509)内填料的密度,所述池体(501)的底部 为锥形并设有排污管(5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 池(7)为竖流式浓缩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泥机(8) 为带式压泥机。

  说明书

  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造纸企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如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对 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由于结构过于复杂,投资成本大,处 理工艺过剩,并不适合中小造纸企业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的造纸厂污水处理系 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 设置有顺序相连的筛网、混凝沉淀池、浅层气浮机、厌氧水解池和接触氧化池, 所述混凝沉淀池、浅层气浮机、接触氧化池均连接有污泥浓缩池,该污泥浓缩 池连接有压泥机,所述筛网连接有浆池。

  较优地,混凝沉淀池包括反应池和沉淀池,该反应池内设有与顶部相距一 定距离的第一挡板及与底部相距一定距离的第二挡板,该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 将所述反应池分隔为室Ⅰ、室Ⅱ和室Ⅲ,该室Ⅰ设有进水口,所述室Ⅰ、室Ⅱ 和室Ⅲ内均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沉淀池设有第三挡板,该第三挡板将所述沉淀 池上下分隔为清水区A和沉淀区B,该沉淀区B的底部呈锥形并设有污泥出口, 该清水区A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三挡板设有连通清水区A与沉淀区B的若干斜 管,该沉淀区B与所述室Ⅲ相连,所述室Ⅰ设有加絮凝剂装置,所述室Ⅱ设有 加助凝剂装置。反应池设置三个室并在每个室内设置搅拌装置可有效加速絮状 物的形成,沉淀池底部的锥形设计使得沉淀效果更好并有利于污物的排放。

  较优地,所述接触氧化池包括池体、进水管、曝气管和出水管,所述池体 内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该池体上下分隔为第一室、第二室、 第三室和第四室,该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分别设有第一格栅、第二 格栅和第三格栅,该第二格栅分别与该第一格栅和第三格栅错位设置,所述第 二室和第三室内均填充有填料,所述进水管和曝气管位于所述第一室,所述出 水管位于所述第四室,所述第三室内填料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室内填料的密度, 所述池体的底部为锥形并设有排污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满足排放标准的情况下简化了工艺步骤,并通过 改进的混凝沉淀池和接触氧化池提高了处理效率。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