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防堵塞、易启动式污水抽排技术

发布时间:2018-4-30 19:00:2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12.04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IPC分类号E03F1/00

  摘要

  防堵塞、易启动式污水抽排装置,包括污水池,污水池上设有支架,污水泵设在支架上,污水泵的进口连接有垂直伸入到污水池水面下的入水管,入水管下端设有底阀,污水泵的出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入水管下端设有可沿入水管上下移动的杂物过滤器;出水管连接有排气管。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拦截了杂物,解决了底阀堵塞后不便清洗维修的难题,另外,本实用新型能直观的了解泵的出水状态,如遇长期停运有气堵现象造成泵不出水时,勿需拆卸泵体。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力,节省了时间;另外此法操作方式简单,只需操作人员打开排气阀,排出内部气体或稠泥就可实现正常运转状态。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防堵塞、易启动式污水抽排装置,包括污水池,污水池上设有支架,污水泵设在支架上,污水泵的进口连接有垂直伸入到污水池水面下的入水管,入水管下端设有底阀,污水泵的出口连接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下端设有可沿入水管上下移动的杂物过滤器;

  杂物过滤器包括第一上半圆环、第二上半圆环、第一下半圆环和第二下半圆环,第一上半圆环和第二上半圆环的半径相等,第一下半圆环和第二下半圆环的半径相等,第一上半圆环的半径小于第一下半圆环的半径,第一上半圆环与第二上半圆环合围成套在入水管上的上圆环,第一下半圆环和第二下半圆环合围成下圆环,上圆环和下圆环的中心连线与入水管的中心线重合,第一上半圆环与第一下半圆环之间设有至少两根第一连接杆,第二上半圆环与第二下半圆环之间设有至少两根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二过滤网,相邻一侧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另相邻一侧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卡扣连接,第一上半圆环中部和第二上半圆环中部分别设有一个吊环,两个吊环分别连接有一根拉线,拉线上端连接在支架上;

  还包括第一排气管和三通管,出水管垂直设置,第一排气管水平设置,第一排气管的进口与出水管连接,第一排气管的出口与三通管的第一个接口连接,三通管的第二个接口和第三个接口分别朝上和朝下设置,三通管的第二个接口连接有测压管,测压管上端通过压力表弯连接有压力表,测压管上设有检修阀,三通管的第三个接口连接有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

  说明书

  防堵塞、易启动式污水抽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草薄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易启动式污水抽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烟草薄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在处理设备中污水泵是必不可少的,但污水泵在长期停用后,开机时经常出现不上水现象。经分析,污水泵停用后,与污水泵出口连接的出水管内会存有大量污泥,污泥经长时间的停滞会发酵进而产生气体。另外由于污水池底部也会积聚沉泥流入出水管,因污泥比较稠,流通性不好,通过污水泵头部自带排气螺丝旋钮无法将气体、积泥排出,在启动污水泵时就产生空转,进而产生出水不畅现象。每次重新开机都需要拆卸泵体,不仅耗费了大量维修力和时间,也影响了生产效率。

  另外,污水泵的入水管的进水口处设有底阀,该处常有异物、树叶、泥浆堵塞底阀,造成水量供应不畅,引起污水溢池影响生产。因现场情况的制约,目前,每次维护均不能借助有效吊装设备,只能依靠6到8个人力用手拉葫芦吊出400斤重的入水管道,方可维护。每次维修至少花费4个小时,耗费大量人力、时间,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易于操作、省时省力、污水泵可快速启动、避免杂物堵塞、降低维修频率的防堵塞、易启动式污水抽排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污水池,污水池上设有支架,污水泵设在支架上,污水泵的进口连接有垂直伸入到污水池水面下的入水管,入水管下端设有底阀,污水泵的出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入水管下端设有可沿入水管上下移动的杂物过滤器;

  杂物过滤器包括第一上半圆环、第二上半圆环、第一下半圆环和第二下半圆环,第一上半圆环和第二上半圆环的半径相等,第一下半圆环和第二下半圆环的半径相等,第一上半圆环的半径小于第一下半圆环的半径,第一上半圆环与第二上半圆环合围成套在入水管上的上圆环,第一下半圆环和第二下半圆环合围成下圆环,上圆环和下圆环的中心连线与入水管的中心线重合,第一上半圆环与第一下半圆环之间设有至少两根第一连接杆,第二上半圆环与第二下半圆环之间设有至少两根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二过滤网,相邻一侧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另相邻一侧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卡扣连接,第一上半圆环中部和第二上半圆环中部分别设有一个吊环,两个吊环分别连接有一根拉线,拉线上端连接在支架上;

  还包括第一排气管和三通管,出水管垂直设置,第一排气管水平设置,第一排气管的进口与出水管连接,第一排气管的出口与三通管的第一个接口连接,三通管的第二个接口和第三个接口分别朝上和朝下设置,三通管的第二个接口连接有测压管,测压管上端通过压力表弯连接有压力表,测压管上设有检修阀,三通管的第三个接口连接有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正常抽排污水时,第一上半圆环和第二上半圆环套在入水管上并放置在底阀上,底阀下端的进水口位于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当中。第一下半圆环和第二下半圆环位于底阀下方并与污水池底部接触,这样就可以使杂物被隔离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外,从而避免了杂物堵塞底阀。当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被杂物堵塞严重时,可以向上拉动拉线,将杂物过滤器顺着入水管拉出水面,杂物过滤器此时位于第一排气管下方,将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表面的杂物清理后,再放下拉线将杂物过滤器顺着入水管放置到最下端。

  相邻一侧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另相邻一侧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卡扣连接,这一结构便于从入水管上拆卸和安装杂物过滤器。

  当污水泵停止较长时间后再开启污水泵时,第一排气管上的检修阀和第二排气管上的排气阀打开,由于在出水管上连接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出水管内的污泥发酵产生的气体就会通过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排出。观察压力表,等气体排完之后,污水泵正常运行,将排气阀关闭。通过压力表可以实时监控出水管中的水压,确保抽污水作业的正常运行。当第一排气管、三通管 第二排气管堵塞时,可以打开检修阀和三通管进行检修疏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排除了现有的污水泵底阀的过滤问题,有效的拦截了杂物,解决了底阀堵塞后不便清洗维修的难题,操作时人员勿需拆卸入水管,便可操作拉线,吊起杂物过滤器进行清洁,操作方式简单、省时省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能直观的了解泵的出水状态,如遇长期停运有气堵现象造成泵不出水时,勿需拆卸泵体。 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力,节省了时间;另外此法操作方式简单,只需操作人员打开排气阀,排出内部气体或稠泥就可实现正常运转状态。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