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5.19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IPC分类号C02F101/16; C02F9/04
摘要
一种氨氮废水模块化脱氮装置,所述脱氮槽内设有将所述脱氮槽分隔为大小相同的多个独立脱氮槽的隔板,每块所述隔板在靠近所述脱氮槽内侧壁的位置设置一个过水口并且相邻所述隔板上的过水口错开设置,每个所述独立脱氮槽的底部设有模块化的与所述独立脱氮槽大小相匹配的曝气板,所述曝气板的进气支管与设置在所述脱氮槽一侧的总进气管连接,所述脱氮槽的侧面或顶部上设有与所述每个独立脱氮槽连通的排气支管,所述排气支管通过总排气管与氨回收塔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计量泵,本实用新型便于工厂化成批生产和运输,便于在现场进行组装,并且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流量氨氮废水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氨氮废水模块化脱氮装置,包括脱氮槽,所述脱氮槽为封闭的箱体并且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槽内设有将所述脱氮槽分隔为大小相同的多个独立脱氮槽的隔板,每块所述隔板在靠近所述脱氮槽内侧壁的位置设置一个过水口并且相邻所述隔板上的过水口错开设置,每个所述独立脱氮槽的底部设有模块化的与所述独立脱氮槽大小相匹配的曝气板,所述曝气板的进气支管与设置在所述脱氮槽一侧的总进气管连接,所述脱氮槽的侧面或顶部上设有与所述每个独立脱氮槽连通的排气支管,所述排气支管通过总排气管与氨回收塔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计量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模块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槽在靠近排水口的位置通过隔板隔离出回调槽,所述回调槽与所述排水口之间通过溢流板隔断,所述溢流板与所述脱氮槽内壁形成溢流出水过道,所述回调槽内设有与所述总进气管连接的空气搅拌管,所述回调槽设有加酸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氮废水模块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将所述脱氮槽分隔为六个独立的独立脱氮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氨氮废水模块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槽在进水管的位置还设有加碱管和加药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氨氮废水模块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独立脱氮槽的底部还设有排渣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氨氮废水模块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水口在垂直方向上距所述隔板底边20cm,所述过水口在水平方向上贴合在所述脱氮槽内侧壁上,所述过水口为马蹄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模块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进气支管上设有一蒸汽进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模块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气管设有风机供气。
说明书
一种氨氮废水模块化脱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氮废水模块化脱氮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废水脱氮装置主要有蒸氨塔和吹脱塔两种,由于它们去除效率低,能耗高,逐渐被新型专利设备脱氮槽(ZL200420066199.7)脱气塔(ZL200520076908.7)和一种全自动脱氮装置(ZL201120531631.6)所取代。但是这些专利设备虽然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脱氮效果,但是由于脱氮装置在工作过程有一个步骤是进行曝气,现有的设备都是需要将水存储在曝气池中,然后通过曝气板曝气6个小时左右,这个时间是由脱氮的原理来决定的,因此,在处理大流量的氨氮废水时,如果为了加快处理的时间,那么只能提高曝气池的容量,从而使得设备造型变得很大,而且现有的脱氮装置由于针对的处理的容量不一样,因此都是需要在现场制造,使得施工进度慢,而且往往如果核心部位加工不精确,还会影响出水不能稳定达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工厂化成批生产和运输,便于在现场进行组装,并且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流量氨氮废水处理的氨氮废水模块化脱氮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氨氮废水模块化脱氮装置,包括脱氮槽,所述脱氮槽为封闭的箱体 并且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脱氮槽内设有将所述脱氮槽分隔为大小相同的多个独立脱氮槽的隔板,每块所述隔板在靠近所述脱氮槽内侧壁的位置设置一个过水口并且相邻所述隔板上的过水口错开设置,每个所述独立脱氮槽的底部设有模块化的与所述独立脱氮槽大小相匹配的曝气板,所述曝气板的进气支管与设置在所述脱氮槽一侧的总进气管连接,所述脱氮槽的侧面或顶部上设有与所述每个独立脱氮槽连通的排气支管,所述排气支管通过总排气管与氨回收塔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计量泵。
所述脱氮槽在靠近排水口的位置通过隔板隔离出回调槽,所述回调槽与所述排水口之间通过溢流板隔断,所述溢流板与所述脱氮槽内壁形成溢流出水过道,所述回调槽内设有与所述总进气管连接的空气搅拌管,所述回调槽设有加酸管。
所述隔板将所述脱氮槽分隔为六个独立的独立脱氮槽。
所述脱氮槽在进水管的位置还设有加碱管和加药管。
每个所述独立脱氮槽的底部还设有排渣管,从而使得在停机时,能排尽除独立脱氮槽内的渣垢。
所述过水口在垂直方向上距所述隔板底边20cm,所述过水口在水平方向上贴合在所述脱氮槽内侧壁上,所述过水口为马蹄形。
每根所述进气支管上设有一蒸汽进口,以便对进入嚗气板内的冷空气进行预热,从而保征模块內的废水得到均匀有效的热量。
所述总进气管设有风机供气。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板将整个脱氮槽分割为多个独立脱氮槽,每个独立脱氮槽的大小相同,这样本专利整个可在工厂进行加工后 再到工地进行组装,通过需要处理水量的多少,设置多个本装置即可,本装置可以叠加放置,从而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处理成本;本装置通过隔板上错开设置的过水口,通过设置在进水管上的计量泵、过水口和独立脱氮槽的容量,通过计算可以通过控制过水口的高度、计量泵的流量,从而控制废水在每个独立脱氮槽中停留的时间,这样进水管可以一直进水,而水在每个独立脱氮槽内迂回前进,从而可以达到连续处理的效果;本装置还整合了回调槽,通过处理后的废水流入回调槽,通过加酸中和将废水PH值调至允许排放的范围,从而节省了再次收集废水统一处理的步骤,而设置六个独立的独立脱氮槽的目的是由于一般处理废水在脱氮槽内停留的时间为六个小时,这样设置可以控制在每个独立脱氮槽中停留一个小时即可,方便计算流量方便对时间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