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4.30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IPC分类号C12R1/38; C02F101/38; C12R1/01; C02F3/34; C12N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是由类芽孢杆菌、施氏假单胞菌、假产碱假单胞菌和食油假单胞菌组成的菌悬液,其中,类芽胞杆菌活菌数为1.69×1010CFU/ml以上,施氏假单胞菌活菌数为2.35×1010CFU/ml以上,假产碱假单胞菌活菌数为2.18×1010CFU/ml以上,食油假单胞菌活菌数为2.26×1010CFU/ml以上。所述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可以用于处理含硝态氮废水,具体的应用方法为:调整含硝态氮废水的pH值至7.0~7.2,然后将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以1%~10%的接种量接种到含硝态氮废水中,30~35℃静置培养,培养4天后脱氮效果明显,可实现完全脱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类芽孢杆菌、施氏假单胞菌、假产碱假 单胞菌和食油假单胞菌组成的菌悬液,其中,类芽胞杆菌活菌数为1.69×1010CFU/ml以上, 施氏假单胞菌活菌数为2.35×1010CFU/ml以上,假产碱假单胞菌活菌数为2.18×1010CFU/ml以上,食油假单胞菌活菌数为2.26×1010CFU/ml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类芽孢杆菌选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120的菌种,该菌种分类命名为: Paenibacillus sp.XP1,保藏日期为2011年4月10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 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
所述施氏假单胞菌选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431的菌种,该菌种分类命名为 Pseudomonas stutzeri XP2,保藏日期为2011年11月27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 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
所述假产碱假单胞菌选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2225的菌种,该菌种分类命名为 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CL-1,保藏日期为2012年6月13日,保藏单位为:中国 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
所述食油假单胞菌选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2226的菌种,该菌种分类命名为 Pseudomonas oleovorans CL-3,保藏日期为2012年6月13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 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平板划线活 化类芽孢杆菌1~3天;活化后,挑取单菌落接种于种子培养液中,30~35℃,150~180r/min, 摇床震荡培养18~24h,获得种子液;取种子液接种于富集培养液中,30~35℃,150~180 r/min,摇床震荡培养18~24h,获得富集培养菌液;富集培养菌液在5000~8000r/min下 离心15~20min,去上清液获得浓缩的菌体细胞,用无菌水稀释成1.5g湿菌体/L的菌悬液, 得类芽孢杆菌菌悬液;同样的方法制备得到施氏假单胞菌菌悬液、假产碱假单胞菌菌悬液和 食油假单胞菌菌悬液;将四种菌悬液等体积量混合,混匀,即得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子培养液为LB培养液;
所述富集培养液的组成为:酒石酸钾钠2%;KNO30.2%;K2HPO40.05%;MgSO4·7H2O0.02%; 余量为水;pH值7.0~7.2。制备时,将各组分混合混匀,调节pH值至7.0~7.2,110℃高 压灭菌20min,即得。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在处理含硝态氮废水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应用方法为:调整含硝态氮废水的pH 值至7.0~7.2,然后将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以1%~10%的接种量接种到含硝态氮废水中,30~ 35℃静置培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静置培养8~96小时。
说明书
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及其在处理含硝态氮废水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及其在处理含硝态氮废水中的应用,属于环保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水体中氮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突出,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日趋恶化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大多数地 区的地下水在不同程度上遭受到硝态氮污染。水体中过量的硝酸盐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 在人体内,硝态氮会在微生物作用下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及婴儿青紫症。 另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亚硝胺和亚硝酰胺,它们是高度致癌、致变、 致畸的物质,因此水体的防治及治理迫在眉睫。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硝酸盐氮含量必须低 于10mg/L。目前处理水体中硝态氮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反硝化法。 生物反硝化法与物理化学法相比,具有低能、高效、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反硝化反应发生在 缺氧或厌氧条件下,通过异养菌以NO2-和NO3-作为电子受体,将其还原成气态物质排出,从而 使氮循环顺利进行,从而降低由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积累对生物造成的有毒侵害,对水质保 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表明,反硝化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土壤、层积岩和水生态环境中,但在分类学上并没 有固定的分布。到目前为止,已经在50个属的150个种中检测到有反硝化能力的微生物,包 括细菌、放线菌、古生菌和真菌,并且反硝化微生物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其中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奈瑟菌属(Neisseria)和芽胞杆菌属(Bacillus)是较为常见的反硝化细 菌,并且其反硝化过程均在厌氧和半厌氧条件下发生。假单胞菌属含有反硝化中的全部酶系, 能将NO3-还原成N2。芽胞杆菌属可利用NO3-或NO2-作为电子受体。
目前已经有研究从废水中分离鉴定反硝化微生物如Achromobacter,Alcaligenes, Aquaspirillum,Azoarcus,Bacillus,Brachymonas,Paracoccus,Pseudomonas,Rhodocyclus, Thauera等,在混合培养的条件下能成功的进行反硝化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结合我国水污染现状以及发明人所在实验室前期从湿地植物根际土 壤及活性污泥中分离的反硝化菌株,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及其在处理含 硝态氮废水中的应用,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是由类芽孢杆菌、施氏假单胞菌、假产碱假单胞菌和食油假 单胞菌组成的菌悬液,其中,类芽胞杆菌活菌数为1.69×1010CFU/ml以上,施氏假单胞菌 活菌数为2.35×1010CFU/ml以上,假产碱假单胞菌活菌数为2.18×1010CFU/ml以上,食 油假单胞菌活菌数为2.26×1010CFU/ml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类芽孢杆菌选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120的菌种,该菌种分类 命名为:Paenibacillus sp.XP1,保藏日期为2011年4月10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 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记载在申请人的另一项中 国专利中,专利号201110121394.2,公开号102220265A。
进一步地,所述施氏假单胞菌选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1431的菌种,该菌种分 类命名为Pseudomonas stutzeri XP2,保藏日期为2011年11月27日,保藏单位为:中国 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记载在申请人的另 一项中国专利申请中,专利申请号201210201671.5,公开号102899263A。
进一步地,所述假产碱假单胞菌选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2225的菌种,该菌种 分类命名为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CL-1,保藏日期为2012年6月13日,保藏单 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记载在 申请人的另一项中国专利申请中,专利申请号201310032730.5,公开号103114062A。
进一步地,所述食油假单胞菌选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2226的菌种,该菌种分 类命名为Pseudomonas oleovorans CL-3,保藏日期为2012年6月13日,保藏单位为:中 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记载在申请人的 另一项中国专利中,专利号201210269891.1,公开号102776145A。
所述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用平板划线活化类芽孢杆菌1~3天;活化后,挑取单菌落接种于种子培养液中,30~35 ℃,150~180r/min,摇床震荡培养18~24h,获得种子液;取种子液接种于富集培养液(接 种量为15~20%,体积百分数)中,30~35℃,150~180r/min,摇床震荡培养18~24h,获 得富集培养菌液;富集培养菌液在5000~8000r/min下离心15~20min,去上清液获得浓 缩的菌体细胞,用无菌水稀释成1.5g湿菌体/L的菌悬液,得类芽孢杆菌菌悬液;同样的方 法(步骤、参数、培养基均相同)制备得到施氏假单胞菌菌悬液、假产碱假单胞菌菌悬液和 食油假单胞菌菌悬液;将四种菌悬液等体积量混合,混匀,即得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
所述平板划线活化时所用的培养基为LB培养基,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培养基。
所述种子培养液为LB培养液,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培养基。
所述富集培养液的组成为(下述各组分的百分数的单位为g/ml):酒石酸钾钠2%;KNO30.2%;K2HPO40.05%;MgSO4·7H2O0.02%;余量为水;pH值7.0~7.2。制备时,将各组分混合 混匀,调节pH值至7.0~7.2(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调节),110℃高压灭菌20min,即得。
所述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可以用于处理含硝态氮废水,具体的应用方法为:调整含硝 态氮废水的pH值至7.0~7.2(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调整),然后将本发明的混合菌群微生 物制剂以1%~10%(体积百分数)的接种量接种到含硝态氮废水中,30~35℃静置培养。
优选的,静置培养8~96小时,最优选的,静置培养96小时(4天),脱氮效果明显。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反复研究和实践发现,利用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施氏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假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和食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leovorans)组成的混合菌群微生物制剂来处理含硝态氮废 水,可实现氮的高效去除。本发明的成果可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生物脱氮工艺,同时对 各种环境的NO3-/NO2-修复以及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防治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