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毛草龙在处理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中应用

发布时间:2018-5-20 10:32:4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4.11.11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IPC分类号C02F3/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毛草龙在处理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中的应用,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在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中种植毛草龙,充分利用毛草龙吸收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中的NH4+—N、TN、TP、CODcr等污染物质,以及毛草龙多年生的特性,永久性地解决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效果好,操作简单易行。收割的毛草龙根可用于治疗臌胀,疟疾,乳痈。全草用于水肿,带下病,痔疮,无名肿毒,咽喉肿痛,口疮,天泡疮,发烧。利用毛草龙处理废水,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将有望改变传统生态工程常年累月依靠政府投入资金的运作模式,意义深远。

  权利要求书

  1.毛草龙在处理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中的应用,将含羞草种植于自动供氧人工湿地系统中净化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供氧人工湿地系统内部填充混合基质以及页岩空心砖,通过页岩空心砖的孔隙对湿地系统内部自动供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供氧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基质为混合基质1——砾石:废砖石=1:2、混合基质2——页岩:蛭石=1:1、混合基质3——沙土:废砖石=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供氧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中填充15-20cm厚、粒径20~30mm的混合基质1,30-35cm厚粒径为5~10mm混合基质2以及25-30cm厚、粒径为1~5mm的混合基质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供氧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系统中混合基质1和混合基质2底部均铺设一层页岩空心砖。

  5.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供氧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净水方式采用间隔式潜流式进水,废水自左侧进入,经湿地系统处理后进入右侧集水槽,并经排水口排除;每次进水间隔时间为6d,然后停止进水1d。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供氧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供氧人工湿地系统尺寸为120cm×50cm×90cm(L×W×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定期收割部分毛草龙植株药用,清除老叶避免二次污染。

  说明书

  毛草龙在处理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植物净化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污废水排放量也显著增加。据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农村污水排放总量已超过90亿吨,而实际处理率尚不及1%。此外,农村地形复杂、布局分散,难以像城镇污水一样集中收集处理。农村污废水的随意排放,是造成江河、湖泊、地下水等水环境受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农村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治理农村污水,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是控制和减缓流域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关键步骤之一。

  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处理效果好、应用广泛,但建造和运行成本费用较高,运行复杂;农村人口文化相对较低,难以操作传统污水处理系统,并且农村生活污水具有量少、分散排放等特点,故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并不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因此,寻找适合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的“三低”技术显得尤为迫切。人工湿地技术具有适应规模灵活、建设成本低廉、维护费用低等优点,特别适合在土地资源丰富,资金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污水排放分散的广大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已用于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有芦苇、香根草、水稻、石菖蒲、凤眼莲、旱伞草、灯心草、水蕹菜、水芹菜、美人蕉等植物,均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但现有湿地植物多为普通植物,经济价值较低,很难体现湿地技术的经济效益;同时,现有人工湿地植物多为一年生植物,死亡后的植株进入水体,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湿地系统的净化效果。湿地植物死亡后还需重新更换,无形中会增加湿地技术的运行成本,会进一步降低湿地技术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与城市生活污水成分差异较大,现有湿地植物并不一定适应于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的净化,因此筛选出适应于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的高经济价值的湿地植物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湿地植物经济价值低、一年生等问题,提供一种经济价值较高多年生的并可用于净化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的新植物资源。利用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净化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将环境保护与景观建设相结合,体现了污水处理、生态修复以及景观建设和经济效益相兼顾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特点,这为农村污水治理实践应用提供新颖思路和理论依据。这将有望改变传统生态工程常年累月依靠政府投入资金的运作模式,具有深远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人工湿地中种植毛草龙,利用构建湿地系统净化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

  毛草龙(Ludwigiaoctovalvis):双子叶植物纲丁香蓼属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有时基部木质化,甚至亚灌木状,高50-200厘米,粗5-18毫米,多分枝,稍具纵棱,常被伸展的黄褐色粗毛。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 0.5-2.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渐狭,侧脉每侧9-17条,在近边缘处环结,两面被黄褐色粗毛,边缘具毛;叶柄长至5毫米,或无柄;托叶小,三角状卵形,长至3毫米,或近退化。

  毛草龙药用价值:根用于治疗臌胀,疟疾,乳痈。 全草用于水肿,带下病,痔疮,无名肿毒,咽喉肿痛,口疮,天泡疮,发烧。

  发明人在长期大量的实验程中发现,毛草龙能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湿地植物,能有效降低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中的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cr)等污染物。基于上述发现,将毛草龙种植于人工湿地用于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的处理。通过定期对种植有毛草龙的湿地系统废水进水及其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充分证实毛草龙对废水中的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cr)等具有较高的净化能力,可用于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而且毛草龙生命力非常旺盛,易成活,极其耐低温,而且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不需每年栽种,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需特殊管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经过长期大量实验发现毛草龙对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中的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cr)等污染物质具有显著的净化效果。因此,将其通过人工湿地技术净化农村合流制生活污水,吸收积累废水中的NH4+—N、TN、TP、CODcr等污染物质,从而降低废水中的NH4+—N、TN、TP、CODcr等污染物质含量;待其长到一定生物量时,通过人工收割,就可降低废水中NH4+—N、TN、TP、CODcr等污染物含量,实现净化废水的目的。

  2、由于毛草龙本身的生理特性,为多年生植物,不需每年栽种,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需进行特殊的管理,因而运行成本低、效果好,操作简单易行。同时,也丰富了人工湿地技术植物库,为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深入发展带来新的进步和发展空间。

  3、经过定期收割,可实现对废水中NH4+—N、TN、TP、CODcr等污染物的净化,防止其枯枝落叶掉入水中形成二次污染。收割的毛草龙根用于治疗臌胀,疟疾,乳痈。 全草用于水肿,带下病,痔疮,无名肿毒,咽喉肿痛,口疮,天泡疮,发烧。

  4、毛草龙不但具有较好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论在运行成本、操作维护、处理效果,还是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